• 我的订阅
  • 教育

怎样当好大学生的“家长”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18 03: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孙连宇

近日,有关浙江大学等多所高校期末寄成绩单给家长的话题在网上引发关注和讨论。观点主要为这几类:大学生是成年人了,不应该以对待中小学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大学生;家长花钱送孩子去上大学,大学有责任和义务将学生情况通报给家长;给家长寄学生成绩单属于高校与学生和家长加强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

无独有偶,这几年大学建家长群的趋势也正在蔓延,大学生对这种操作非常抵触和反感,“会被父母和老师联合制约”的担忧经常萦绕于心。表面看,寄成绩单也好,建家长群也好,都是家校合作方式的一种,实际暴露了一些观念错位的隐忧。

抛开“少年班”不谈,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成年了,甚至有人在大学完婚,走上了成为“家长”的“漫漫征途”。如果家长只是想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基本信息,学校只是简单汇报一下教学进度,并无问题,也无须敏感。但现在“家长群”正在延续一种相当不好的趋势——教育责任互相推诿、教育边界模糊不清,恰恰最重要的学生成长反倒是缺乏关注度。

诚然,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一些缺乏基本学习习惯的孩子也进了大学,考试挂科并不鲜见。帮学生补基本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成了大学“必修课”。像对待中学生一样去管大学生,家长希望高校这样做,高校希望家长这样做,两相结合,就成了减轻自身责任的“办法”,尽管这涉嫌过度干预了孩子的学习生活。

永远不放手,就永远放不了手。事无巨细“管制”“监控”孩子的大学生活,显然弊大于利。大学管理体系复杂且庞大,这就决定了家校沟通合作的方式不可能是中小学阶段的复制版。家长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某种程度上更要建立在与孩子的新型关系上,而大学则要避免“照本宣科”,与时俱进探索本科生导师制,把导师参与指导学生的过程作为考核、评价导师的指标,让导师意识到对学生进行规划指导的重要性。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培养有独立人格的人、不被量化的人。在坚持基本的学业要求标准之外,最主要是给大学生提供多元的选择机会和多元的评价机制。理想的大学应该依据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状况,以及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的需要,进行个性化教育,理想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个性化选择,独立培养兴趣爱好。可现实当中,部分高校、家长仍主要将学生学业课程情况作为教育要求标准,这过于简单了。

我们希望,学校也好家长也好,要让大学生真正成长起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把自己的优势潜能与学校的课程资源结合起来。鼓励他们交到真诚的朋友,形成良好的未来职业基础,而不是无时无刻不处在被“管制”被“监控”的焦虑当中。

成长和远行密切相关,而大学是孩子真正迈出人生远行的第一步,也是成长为独立个体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要完成初步的社会化,必须独自去面对和经历探索现实生活的美好,并承受挫折乃至打击。挫败并非坏事,反而可以从中获益和成长,使孩子更愿意接受不确定性和挑战,进而不断修炼自己的“反脆弱”新能力。

我们应该相信,即便孩子走了一些弯路,通过努力、良好的策略、其他人的帮助和反馈,自己的能力可以被提高。家长与其过度操心孩子的生活起居、学业安排,不如多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有没有问题,以及自己能不能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提供有效的资源和情感支持。而学校呢,能不能摆脱填鸭式教学和甩手掌柜式教育,更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0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平台引发讨论。在大众认知中,家长群只存在于中小学,大学生已然成年,大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交集,大概只是送孩子上大学,或去参加毕业典礼。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学建家长群的趋势正在蔓延。
2024-01-30 07:55:00
高校家校沟通边界如何把握
...—高校家校沟通边界如何把握扫码查看相关调查【调查】大学生家长群如何使用更加合理家长群只进行必要事务的通知和交流——30%家长主动调整心态给孩子自主权——26%学生加强与父母沟
2023-03-17 09:06:00
大学有必要建“家长群”吗
...真的需要通过微信群了解孩子读大学的情况?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们能不能接受这种方式?其他高校会不会跟着效仿?“家长群”是家长与高校沟通的最佳方式吗?问题1 家长希望高校建“家长群”
2024-02-07 05:23:00
大学生兼职带娃,家长担心的不靠谱
正值暑假,广西不少大学生纷纷在线求职帮带娃,受到不少家长青睐,但也有部分家长担心“不靠谱”。▲监督孩子写暑期作业,是不少大学生兼职带娃的工作之一。受访者供图大学生:收获新鲜体验,
2023-07-22 13:34:00
本文转自:三亚日报大学还有家长群?过度干预大学生活不可取大学还有家长群?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大学建家长群的趋势正在蔓延,引发广泛讨论。一些家长延续了中学时家校交流的习惯,认为
2024-02-29 03:02:00
“高校期末寄成绩单给家长”并非新鲜事,为何仍引发关注
...澎湃新闻注意到,网上讨论的观点主要分为这几类:一是大学生是成年人了,应该独立进取;培养大学生不应该唯成绩论,不应该以对待中小学的教育方式去对待大学生。二是家长花钱送孩子去上大
2024-04-12 11:30:00
本文转自:劳动报不想被时刻“监控”,大学生家长群引热议家校沟通要掌握好边界■劳动报记者 郭娜 “我19岁了,妈妈还在大学家长群里回复‘收到’,发‘大拇指’点赞,窒息了……”最
2024-03-28 03:00:00
多所高校期末寄成绩单给家长,大学生们看法不一
“大学生都已成年,成绩有必要告诉家长吗?”“寄成绩单的做法能促进家校共育,建议学校多普及绩点换算、保研、评优规则,让家长帮助孩子一起规划。”日前,有浙江大学本科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
2024-04-09 13:43:00
...支持者认为,这个做法很好。反对者认为,这个做法是把大学生当成了小学生。客观而言,学生家长当然希望能看到孩子的成绩单。家长每年掏那么多的学费、生活费,结果连孩子学习成绩单都不知
2024-04-09 05:3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