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姜曼 通讯员张西坤
“分钱了,分钱了!”
春节前夕,临沂市平邑县柏林村600余户农民涌向穗丰农业合作社,在阵阵鞭炮声中按下红手印、领取了分红。
“前几天,我刚领了土地流转金960元,今天又领了分红240元。”村民管国成边数钱边说,“土地流转后,农民不种田还能分红。”一旁的村党支部书记刘积伟向记者介绍:“2023年穗丰农业合作社净盈利79万元,我们拿出其中的18万元给农民分红。”
该村是怎么做到盈利分红的?让我们跟随村干部,到合作社高标准农田里找一找答案。
该村西南的1500亩耕地,原来分散在600多农户手里,种地几乎不挣钱。
2022年,在市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娄贵利的带领下,将这片土地流转到村集体,成立穗丰农业合作社,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他们以合同的形式,明确了农户的权益,即“固定收益(土地流转金,每亩每年800元)+年底分红”,风险由集体承担,盈利后共同分配。
随后,该村共争取各类扶持资金420多万元,开始了对这片土地的高标准改造,让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记者看到,为解决“旱不能浇”,这里上了三种“大杀器”:站桩式喷灌,看上去就像城市的公园浇草坪;绞盘式喷灌,由远及近自动调整灌溉面;“小钢炮”,专门对付难以浇水的边边角角。就这样,彻底告别了几千年来的“大水漫灌”。
怎样解决“涝不能排”呢?村干部指着深沟说:“这是排水沟,总共有3000多米长;雨季的时候,田里的水渗到沟里就排走了。”
高标准农田中间位置,是1200多平方米的粮食储存库。进去一看,如同宽大的厂房一般。原来,小麦、玉米在收获季,价格往往上不去,不妨存上几个月再出售。高标准的储存库,防火防潮又防虫,拉开了销售的时间差,整个地块每年就可增收10万多元。
粮食储存库对过,是墒情和气象监测站,一间房子大小就投资了50多万元。这是什么神器?村干部介绍说:“土壤干湿度是多少,该不该浇水?各类养分比例如何,该施用哪种肥料?有哪种害虫正在集结,怎样提前做到预防?监测站专门对付这三种问题。”有意思的是,各类数据自动搜集,自动上传至云平台,自动出结果,无需人工操作。
投入这么多,如何实现盈利呢?村党支部书记刘积伟一语道破天机:规模经营成本低,集约经营效益高。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分散经营的时候,农户每亩地的投入为1214元,这还不算人工费用;而合作社经营,可以低价购进种子、化肥,而耕种、收割则外包给专业的农机公司,这样每亩地的成本一下降到了656元,降幅达45%。
走出柏林村的高标准农田,记者不由得感慨:传统的农业,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实现集约经营,让村干部通过干实事得民心,让农民与村集体实现双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8 1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