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假日是国家给予民众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按照规定暂时不工作、不上学的日子,包括法定节假日、周末休息日、带薪休假等。假日是一种重要资源,对旅游业来说,关乎广大游客的出游计划、频率节奏、出游规模等。粗略估测,假日旅游应占全年旅游的1/3,对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2025年的“五一”假期,是国务院再次修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后的春季长假,揭开了假日资源优化配置以后市场大幕。今年“五一”假日旅游与昔日“五一”黄金周旅游相比,出游水平有了大幅度跨越,很多方面也不可同日而语。
“五一”假日旅游的今昔变化
--假日安排多次调整。由最初的“五一”放假1天,增加到2000年的3天,再通过调休(假日与前后周末拼接),形成7天放假的黄金周;2008年,节日减少为1天,调休后放假3天;2013年国务院修订放假办法,“五一”假日保持不变;2024年第四次修订放假办法,“五一”假日增到2天,加上周末前后调休,可形成5-6天的假期。
--旅游业态和产品迅猛增加。与黄金周时期相比,旅游者可观赏体验消费的吸引物如雨后春笋,过去景区一枝独秀,如今各类业态百花盛开。旅游景区以外,还有度假区、文博场馆、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众多的+旅游的融合性旅游业态。仅以景区为例,全国现评定A级的旅游景区就达1.67万家,其中5A级景区有358家。
--配套支持条件显著改善。以交通为例,高速路、高铁、民航飞速发展,在全球独占鳌头或名列前茅;民用汽车保有量由2000年的625.7万辆,增加到2024年30989万辆,增长近5倍;旅游住宿的质与量明显提升,民宿和精品酒店异军突起;旅游购物从纪念品跨入文创产品阶段;旅游娱乐有了很大发展,夜间光影场景和大型旅游演艺成为文旅融合的重要领域。
--信息服务空前快捷。以前的通讯方式是打电话、发传真,统计汇总近乎手工作坊,假日旅游信息的传播和指引依赖广播电视。如今随着互联网应用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假日旅游信息更加灵通,游客可方便预订,线上旅行社业务明显走俏。不论对旅游者,还是接待方,最大好处是提高了预见性、计划性、便捷性,减少盲目流动,保障了旅游行程。
--旅游接待量大幅翻番。2000年“五一”黄金周的7天,全国国内旅游仅为4600万人次,旅游收入181亿元。在26年后的今年“五一”假期5天,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这组数据显示出假日旅游市场不断发育,市场规模发展壮大。
基于上述发展变化,观察今年“五一”假日旅游,欣喜于丰硕收获的同时,个别市场现象仍发人思考。旅游出行依旧十分集中,客源流向畸热畸冷,这自从黄金周以来就有的现象,为何20多年未有改变?诚然,全世界的旅游都有淡旺季和高低点,市场冷热不均带有普遍性,但如果节点和区块的冷热反差、接待规模的高低落差、淡旺季旅游消费的体验反差都过大,则就不好说旅游发展的转型升级了。
假日资源的优化配置任重道远
长期的发展实践表明,假日旅游的短板和弱项,有的需要旅游行业自行解决,有的需要依靠经济社会更好发展,有的则需要通过不断完善假日制度。假日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包括全民假日、个别群体假日(带薪休假、学校假期等),关乎正在工作、学习的每个人和所有家庭,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假日旅游起步以来,主管部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都十分关注,《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最初颁布于1949年12月23日,75年来进行了4次修订,但都集中在最近20多年,说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国民越来越需要更加合理、全面兼顾的假日安排。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幅员辽阔、发展还不平衡的大国,要把全民假日安排妥帖,更好地服务人民美好生活,就需要与时俱进、广开思路、不断探索、逐步完善。假日安排的每一次调整,都向着这个目标和顺应经济社会大势,做一次次的尝试和探索。
从历次假日调整和旅游市场运行看,1天、2天、3天的短假,满足了国人短程游、周边游的需求,“微度假”的兴起渐热就是对短假资源的很好利用;民众一直期盼的是能够灵活支配的较长假期,国务院为此2007年出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但由于种种原因还做不到想休就休、应休尽休,实现不了全家人自主选择中远程出游的愿望,只能不太情愿地去拥挤到黄金周和长假期做中远途出游。很多人都知道黄金周出游体验大打折扣,但还是呼吁增加黄金周,原因也就是增加出游的选择性,同时稀释过度拥挤的假日旅游潮。经过近20年发展,国民旅游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家庭不满足于短程游、周边游,期望每年能够做一次中远程的家庭游,从可动用的假期和宜游时段看,多数家庭必然选择五一和十一,主要目标都集中在知名目的地和景区,这便上演了20多年每逢长假必拥挤不堪的“连续剧”,而稍远和更远的地区则依旧游客不多,使得畸冷畸热成为老大难问题。因此,探索增加可自由支配的、而非集中到一块儿的为期一周的闲暇时间,是破解假日资源配置难题的核心。
从假日旅游发展的历程和实践看,假日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既在于具体规定的有效执行,也在于相关因素的加强配套。
一是贯彻好各种假日制度。当下略带普遍性的是要贯彻落实好《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有些省市出台了有针对性的贯彻落实政策,有力地推进了条例落实;也有一些单位变相以各种理由,没有切实落实条例规定,为了维护法律尊严和职工权益,应坚持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曝光或查处一批典型案例。
二是探索增加学校放假次数。很多国家学校实行的是一年多次放假的制度。新西兰学校一年放假4次,比我国多了春秋两季的假期。学校假期的增多,也增加了家长带薪休假时段的选择,有利于缓解中远程家庭出游的假日需求。
三是推动做好职工疗休养。这是全国工会系统的一项政策,近些年有的省市又有拓展,最具代表性的是浙江省,将职工疗休养活动面向广大职工,通过政府采购、购买服务等方式,委托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民宿、农家乐等旅游经营者提供服务,把依法开具的发票纳入到职工疗休养报销范围。这类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带薪休假制度落实,也有利于假日经济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6 1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