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南平:着力打造韧性宜居城市 海绵产业新业态初步形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13 13:2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南平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是全国唯一一个位于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上的海绵示范城市。全市为典型的山地丘陵城市,具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现有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6.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788.3mm。

据了解,自2021年6月成功申报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南平市紧密围绕内涝防治、防洪标准、再生水利用、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绩效指标和水土流失、山洪风险、老城品质差等问题,系统谋划海绵城市建设。经系统梳理,共生成183个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海绵总投资46.2亿元。其中海绵型建筑与社区51个,海绵型道路广场33个,海绵型公园绿地22个,海绵型水系32个,管网排查与修复38个,雨水管网及泵站6个,GIS平台建设与监测设施1个。

截至2022年底,已完工项目28个,已开工117个,项目前期38个,完成海绵投资24.78亿元。其中,2021年开工项目33个,完工项目14个,完成年度海绵投资7.74亿元;2022年续建项目19个,开工项目112个,新增完工项目14个,完成年度海绵投资17.04亿元。

健全机制体制保障

在组织领导方面,南平市在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于2022年设立海绵城市建设科和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等专职机构,设事业单位编制5个,统筹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和日常事务,强化组织领导工作。

在立法全覆盖方面,计划完成《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南平市城市防洪排涝管理办法》等4部地方立法,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立法保障。其中《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已通过福建省人大初审。

在全过程管控体系方面,编制下发了《关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10项体制机制文件,指导和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从规划、到建设、到管理、到运维的全过程管控。

强化海绵技术保障

构建全方位规划管控体系。南平市谋划了总规—专规—涉水规划三个层级11项海绵相关规划方案编制。截至目前《南平市中心城区防洪规划》等8项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其余3项基本完成初稿编制。其中,《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于2023年2月经南平市人民政府批准通过。

完善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围绕实际需求,参照国标、省标,结合降雨、地质等本地特征,构建了20项涵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绩效考核”的全过程技术标准体系,为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推进本土课题研究。目前南平市已完成长历时降雨雨型、可能最大降雨(PMP)/可能最大洪水(PMF)、中心城区上下游防洪标准3个专题研究,并启动了模型参数、土壤渗透、本地植物、多元化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6项本土课题研究工作。

开展海绵宣传培训。通过组织海绵理念进部门、海绵技术进企业、海绵知识进校园“三进”活动,开展一报道、一封信、一互动、一讲堂“四一”主题宣传,运用报纸、电视、微信公众号、户外广告等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多形式开展海绵宣传培训,促进全民参与。在培训方面,已针对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行业企业等开展技术宣贯培训5次。

海绵城市初见成效

系统统筹防洪排涝,提升洪涝灾害应对能力。围绕山地丘陵特征,以云谷水库、云谷水系、武夷山水城为例,形成“上中下结合,耦合洪涝安全的内涝治理”模式。同时通过透水路面、雨水花园等设施削减降雨径流;通过积水风险点改造,消除内涝风险;通过防洪堤建设,进一步提升防洪标准。片区内内涝积水区段消除比例达到100%,天然水域面积比例达到5.23%,可透水地面面积比例达到42.93%,达标片区可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

践行海绵城市理念,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针对区域内地块建筑小区与市政道路,结合项目需求全面开展源头地块海绵改造及小区内雨落管断接,完成了48个地块小区源头改造,雨落管断接300余处,实现无处不断,无处不渗。片区内同步推进老城关片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山尾路道路海绵化改造、沿河排水干管改造工程等项目,全面改善城市积水内涝、水环境及人居环境差、居住社区设施存在短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统筹落实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和宜居性,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打造城市水循环系统。示范区域内依托体育中心调蓄设施、党校调蓄水体等工程建设,已实现年度8万立方米雨水回用的目标。通过赤岸污水处理厂的提升改造和滞洪公园的建设,再生水回用量进一步提升。

推动海绵公园建设,打造韧性宜居城市。结合海绵要求开展绿化建设,通过建阳区花花世界、建平达到花海公园等项目,实施绿化1.49万亩,补种地被5.51万平方米,实现“处处皆海绵”的景象。

推进绩效指标达标,创建海绵示范城市。结合2022年度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自评估结果,20项指标目前南平市已达标19项。

深化实施重点项目,准备迎检考核工作。推出17个重点示范项目,如针对再生水利用率,谋划实施滞洪公园建设,通过生态补水达到再生水的回用;目前云谷水系、瑞玺苑、花海公园、闽越大道、体育中心、水之厅、建平大道等项目已完工。

凝练南平特色亮点

培育新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南平市发展海绵产业,通过研究制定支持政策,将科研、生产、运用紧密结合,组建产业联盟和海绵产品库;目前已有建筑垃圾资源化、环保型透水材料、环保检查井等本土海绵产业企业23家,年产值约5000万元,初步形成海绵产业新业态,并已研发出透水材料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且获得推广运用。

立法全覆盖,推进海绵示范城市建设。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实际需求,南平市推动4项立法工作,提供全面立法保障。通过《南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提供法治保障;通过《加强闽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解决流域上游洪水和流域水土保持问题,保护流域生态环境;通过《南平市城市防洪排涝管理办法》,为防御山丘区洪水、外河洪水,治理暴雨内涝,保障城市建设和生产顺利进行提供支持。通过《南平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促进海绵产业发展有机结合。

削减重源头,创建多级滞蓄生态海绵。通过云谷水库、焦源水库、小山塘对雨水进行源头截留;通过云谷河、焦源河、月亮湾河道等内河及调蓄水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级滞蓄系统。雨季时可以截留雨水约653万立方米,旱季用于河道生态补水,形成了生态可持续的水循环系统。同时在全市实施包括云谷水系上游的绿化1.49万亩,补植地被5.51万亩,新增滞蓄空间9.93万立方米,有效涵养了水资源。

此外,南平市计划根据海绵技术咨询合同对第三方单位启动评价工作,评价第三方技术服务单位的履约情况,评价结果将作为后续技术咨询服务质量、服务费支付等事项的必要依据。

接下来,南平市将加快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按照示范城市建设计划及考核要求,争取年底前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亮点、可使用的海绵城市示范项目,最终完成年度海绵投资6亿元、19平方千米,达到海绵城市的目标;提升海绵项目建设水平,在市本级高标准打造南林、赤岸、童游、潭城四大片区设计绿地公园、河湖水系、道路广场、公建小区等多种类型示范项目的基础上,按照一县一精品的思路,在各县(市、区)开展示范片区建设,每个县(市、区)年内至少形成1个样板项目,以点带面全域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对标对表,强基补链,通过加快易涝风险点的整治、加快防洪堤、水库等防洪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内涝防治标准和防洪标准,并通过第三实验学校项目、赤岸污水处理厂、潜流湿地公园以及滞洪公园的建设推进与水资源化和再生水利用的指标达标。同时,加强宣传培训,持续推进课题研究工作。(江苇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3 15: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了解,近年来,福建省住建部门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该省宜居环境建设、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建设品质提升重要内容,积极申报和建设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和示范城市,示范引领、探索实践,
2023-05-10 16:04:00
四川广元:执“绿色”之笔 润“宜居”之城(组图)
近年来,广元市以坚定的步伐和前瞻的视野,全力推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广元市始终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韧性的重要举措,并将其
2024-06-18 14:51:00
湘潭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让城市有韧性更宜居全媒体记者 钟佳燊海绵城市建设是缓解城市内涝的重要举措之一,使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抵御暴雨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弹性”和“韧性”。自2
2024-11-04 07:18:00
李昊委员: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展城市体检,推进城市更新,加强精细化管理,示范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为我们做好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了指导。”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区政协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
2023-01-14 10:01:00
...城市最多的省份。近年来,省住建厅将海绵城市建设列为宜居环境建设、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城乡建设品质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从抓试点海绵向推进全域海绵转变。据统计,“十四五”以来,我
2023-05-06 06:55:00
增进福祉,让幸福更加可触可及
...绿色高质量发展成色。“双城”互动,城乡融合营造温暖宜居环境如果你问,什么是城乡之美?我会回答——是南平得天独厚的生态,是南平千年文脉的传承,是南平日新月异的变化……走进建阳区
2024-01-09 03:44:00
...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管理网格机制,努力打造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的城市。市教育局在动员部署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2023-09-25 03:29:00
...》明确,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推动安全城市、韧性城市、宜居城市、节水型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系统化全域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聚焦山西省洪
2024-01-15 10:40:00
城市建设助力美好生活 | 高新区建滨水绿廊,打造生态水城
为全面实施城镇扩能提质战略,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11月11日至13日,临沂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2023年度全市城市建设现场观摩会,对各区县相关项目进行集中观摩,并进
2023-11-15 13:2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河北日报讯(曹智、周寒)近日,河北高速集团作为牵头人的联合体成功中标G95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津冀界至廊坊段(以下简称“唐廊高速廊坊段”)项目特许经营者
2025-10-14 08:34:00
激活妇女力量 扮靓美丽家园全省累计创建美丽庭院1046万户河北日报讯(记者孙青)走进伍俊的农家院,仿佛踏进花的“海洋”
2025-10-14 08:35:00
烘干忙不停,玉米快归仓——来自秋收一线的报道(一)10月13日,走进元氏县佳农粮棉种植专业合作社,眼前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2025-10-14 08:37:00
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李畅)10月13日,中国邮政集团成功竞得雄安新区启动区互联网产业园片区XACR-2025-009宗地
2025-10-14 08:38:00
京津冀启动优质特色农产品进社区进单位促消费系列活动河北优质农产品直供京津社区河北日报讯(记者郝东伟)近日,京津冀优质特色农产品进社区进单位促消费暨“衡沧蔬菜”品牌大集网上团购推广季系列活动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盐业集团正式启动
2025-10-14 08:39:00
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丨中达翰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董事长巩雪桦:用农林废料,修复“受伤”土壤
中达翰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董事长巩雪桦用农林废料,修复“受伤”土壤10月9日,巩雪桦(中)和团队成员一起做实验。河北日报记者 赵 杰摄秋收时节
2025-10-14 08:40:00
重塑老空间 解锁新功能——从一场推介活动看河北如何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眼下,河北省各地城市更新建设正在加紧推进。廊坊市新兴重工的废旧厂区
2025-10-14 08:42:00
河北开展电梯按需维保试点引导使用、维保单位从“注重维保过程”向“注重维保效果”转变河北日报讯(记者马彦铭)近日,河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通知
2025-10-14 08:44:00
保护古树,留住那一抹乡愁
河北省是全国古树名木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千百年来,古树名木不仅见证时代变迁、演绎生命传奇,还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历史坐标和文化基因
2025-10-14 08:44:00
济宁市任城区李营街道:政银联动送“章”到家 政务市集让企业创业“轻装上阵”
鲁网10月13日讯“原本以为刻章开户得跑好几趟,没想到现在开户就能免费领章,一趟全搞定,这政策真是给我们初创企业省了不少心
2025-10-14 08:52:00
建为历保古建修缮技艺亮相央视《村庄里的中国》展现张谷英村六百年传承
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村庄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
2025-10-14 08:57:00
吉林粮食精深加工“硬核”成果亮相四平,从“一穗玉米”到“全链黄金”!生态网链链动亿级产业提质升级
日前,吉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暨四平玉米(粮食)产销对接大会在吉林省四平市隆重召开。大会由吉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四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
2025-10-14 08:57:00
主导制定国际标准最高资助200万元 我市出台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去年7月,两岸免陪照护服务共通标准正式发布。(资料图/市市场监管局 供图)在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起草了三项电气继电器领域国际标准
2025-10-14 09:05:00
河北新闻网讯(翟春芳)今年,宽城满族自治县以“宽和诚美”文明乡风建设为抓手,在5个方面发力全面激发乡村活力,提振农民精气神
2025-10-14 09:22:00
画里有话|莫让“阴阳价”套取医保“救命钱”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定点零售药店药品“阴阳价格”监测处置的通知》,指出部分定点药店通过向参保患者高价售药牟利行为涉嫌价格欺诈
2025-10-14 09: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