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增进福祉,让幸福更加可触可及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09 03: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增进福祉,让幸福更加可触可及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2023年,南平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工作追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3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城乡环境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持续升级,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切实以民生暖色折射绿色高质量发展成色。

“双城”互动,城乡融合

营造温暖宜居环境

如果你问,什么是城乡之美?我会回答——

是南平得天独厚的生态,是南平千年文脉的传承,是南平日新月异的变化……

走进建阳区,沿着朱熹大道一路而行,青山如画作背景,尽享崇阳溪两岸风光,潭山、水之厅等因地制宜的城市公园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好的呈现,市民群众看天鹅戏水、瀑布花墙,沿水滨行走、绿道漫步,尽享城市品质好生活。

而在延平区,每当夜幕降临,闽江之畔、九峰栈道上,总有来来往往的市民群众,沿江的江滨公园、百合花广场以及城市社区附近的“口袋公园”里,有拉二胡,跳广场舞、爵士舞,组乐队、唱红歌,青年轮滑,等等,大家其乐融融,一派“文化百花”绽放之景。

增进福祉,就是要营造好温暖宜居的环境。2023年以来,南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坚定助力“双城发展”,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着力补齐城建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有效提升城市文体事业水平和城市美誉度、影响力。

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去年以来,南平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把县域作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点,并从考虑乡村人口布局、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等,推动形成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的新格局。

武夷山五夫留住了年轻的乡创团队,邵武龙斗瑶理村里有了“村咖”,松溪梅口埠景区玩出“剧本杀”的新花样……城乡品质提升攻坚行动持续实施,各县(市、区)特色活力街区和特色小镇推动打造,村民们不仅得以原地享受现代都市生活服务,也让城里人对乡村有了新的期待与向往。

健康守护,老幼有依

公共服务持续升级

“患者发现脑部肿物占位三年有余,近来癫痫发作频繁……”“对比患者CT影像发现肿物大小未有大变化,建议保守治疗……”这是不久前,邵武市总医院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远程专家门诊问诊的场景,是两家医院继开展远程会诊后的又一创新之举,也是南平推进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升级高质量公共服务的一个缩影。

增进福祉,就是要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服务。2023年以来,南平聚焦群众关心关切、急难愁盼,在百姓最为关心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市基础教育提质扩量,建成使用14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1.5万余个,高考本科上线率和特殊类型上线率实现“六连增”,清华北大录取人数再获佳绩。

——用心用情守护全民健康,南平创新构建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体系,打造“4+N”全民健康服务团队,实施“健康素养提升、健康服务优化、医保服务便民、公共卫生创建”等四项重点行动“进网格”,把健康管理的触角延伸至基层最末端,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健康“医”靠。

——多措并举保障充分就业,南平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在探索推进规范化零工市场建设、创新做好“专员联企、岗位互推、即时快招”用工服务上成效明显。目前,全市已建设10个零工市场、370个“家门口”零工就业服务点,实现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和就业服务点社区、乡镇全覆盖。

——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用心用情守护“一老一小”,着力推进乡镇“幸福里”养老模式试点建设,优先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延平、建瓯、松溪等地“幸福里”小区建成,延平、建阳、政和、松溪等地“向日葵亲子小屋”建成,全市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不断提高。

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让乡村、社区成为居民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在南平,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城市幸福空间”,还是暖“蜂”驿站,它们虽有不同的名字,但却有着相同的“使命”——让城市有温度,让每一个南平人共享发展的成果。

探索机制,深化帮扶

多元促进群众增收

近日,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科技局以及延平区等10余个单位共同起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科技特派员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全国首个科技特派员服务方面的国家标准,对推动科技特派员机制持续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年伊始,走进“中国科技特派员第一村”——延平区王台溪后村,在当地百合花基地里,一畦畦绿色的百合生机勃发,基地里花农们忙着采摘、分拣、扎捆、包装……“百合最怕受冻,特别是冬季寒潮来之前,我们都会到基地,现场指导花农做好相关的准备,以减少甚至避免损失。”省级科技特派员、南平市延平区林业局花卉办副主任陈文靖说,“每年农历新年前,都是延平百合大量上市的时候,这时候,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

持续探索深化新时代农村工作机制,更好发挥科技特派员等下派队伍的作用,南平始终践行着“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的初心,让乡亲们增收致富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增进福祉,就是要致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2023年以来,南平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做足“土特产”文章,市级层面重点牵头打造“一座山”(旅游)“一片叶”“一根竹”“一瓶水”“一只鸡”等优势产业,各县(市、区)谋划发展“一杯奶”“一朵花”“一瓶酒”“一粒米”等特色产业,并通过大力发展南平特色产业,不断延伸和拓展特色产业链,推进特色产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持续拓宽群众征收渠道。此外,南平还持续在健全城市乡村社会保障体系、线上线下一体就业体系上下功夫,以更加多元化的举措、更加完善的“服务圈”,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创业。 (本报记者 吴建琼)

图说:

日新月异的武夷新区

宜居宜业的美丽延平

武夷山市向日葵亲子小屋内,家长带着孩子玩游戏。

延平区零工市场工作人员介绍市场内岗位需求

在邵武市水北街道长者食堂,老人开心就餐。

(黄自棋 摄)

延平区四鹤街道的口袋公园改造新景

市民在武夷新区水之厅公园游玩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9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中国改革报本报讯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以全民健康网格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为总目标,积极探索基层健康治理新模式。2023年以来,延平区卫生健康局推出女职工专属健康包,还以高血
2023-12-22 05:04:00
福建南平:“体育+”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开赛总决赛“长富杯”南平市龙舟邀请赛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举行,吸引了超10万名各地群众现场观赛,拉动旅游业、酒店业、餐饮业消费约1500万元,吸引20批次客商和乡贤前来考察。
2023-12-14 04:03:00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延平区西芹镇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实施亮化工程188盏太阳能路灯照亮“平安路”本报讯(记者 林水鑫 通讯员 李海玥)“去年底,这一路段路灯亮了,大家都很开心,这是党
2024-01-18 02:48:00
...假日,他们便三五成群地来看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延平区仁爱老人院陈温治老人深情地说,“我清楚地记得他们每个人的名字,在我的心里他们就像自己的亲人,让我们的晚年生活有了很好的
2024-05-18 03:39:00
本文转自:法治网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网格化社会治理为抓手,构建“全要素网格”,不断探索“网格+N”工作模式,通过网格事项“一网揽尽”、网格服务“一呼即应
2023-09-21 17:41:00
本文转自:中国体育报福建南平市延平区社体指导员作纽带以运动为名 筑幸福之城本报记者 王子纯“打了一身汗出来,很舒服!晚上也能睡好觉。”晚上9时,社会体育指导员黄文芳结束了柔力球
2024-03-20 05:58:00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建设银行南平分行向延平区红十字会定向捐赠物资本报讯 (记者 黄靓 通讯员 林富强)7月26日,建设银行南平分行为南平市延平区红十字会送去一批物资,定向捐赠给南平
2023-08-04 02:43:00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延平区教育系统:发挥优势打造特色 课后服务提档升级本报讯(于培洋 陈艳莉)23日,笔者从市教育局获悉,在2023年南平市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评选活动中,延平区教
2023-10-27 03:04:00
乡约福建:乡村会客厅绘出振兴新图景
...闻网中新网南平6月8日电 (记者 张丽君)走进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特色农产品展示馆,琳琅满目的地方特色优质农副产品整齐摆放在产品专柜上,竹制品、柑橘、蜂蜜吸引了不少各地的客商前
2024-06-08 11: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