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戍边71年!“史迪威公路”上的边境派出所:接力从未停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07 17:0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刘桐 赖安顺

戍边71年!“史迪威公路”上的边境派出所:接力从未停歇

“我记得那时还是10年前,当时我们一行6人一起去巡边。那时候山高路远,光从山下走到山上就走了半天。”“那时候去界碑的路比现在要更难走,一路上都是在高山密林间穿梭,除了我们几人外连动物的影子都见不到,有时候巡边路上就地休息都是睡在岩石上,休息的时候还得提防着随时可能会出现的野兽,条件非常艰苦”“有一次是带着刚来到单位的新同事一起去巡边,一路走下来几乎每个人都被咬了几个大包……”

9月5日,云南保山边境管理支队猴桥边境派出所,一场别开生面的故事分享会在图书阅览室进行。与以往的故事分享会不同,这次的分享会大家没有文稿,没有提前策划,而是围坐在一起,每名民辅警分享着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通过故事分享的形式和大家交流成长经验,分享心得体会。这其中年龄最大的民警戍边已25年,年龄最小的民警戍边1年,71年来猴桥边境派出所的一代代移民管理警察将忠诚与热血挥洒在边关,这个驻守在“史迪威公路”上的边境派出所焕发出生机盎然的新活力。

戍边71年!“史迪威公路”上的边境派出所:接力从未停歇

高速公路还未修通时,沿“史迪威公路”一直向前,便能从腾冲市区到达猴桥镇。猴桥边境派出所辖9个村、2.9万余人,从国家级口岸猴桥口岸出发,不到200公里便能抵达缅甸密支那。“72.8公里的边境线我们几乎每周要巡逻2-3次,边境安稳是我们所45名移民管理警察义不容辞的责任。”猴桥边境派出所教导员刘建平介绍说,移民管理警察夏天边境巡逻需要提防着随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冬天的时候经常需要在雪地中前行,每一次边境巡逻对于民警都是一次全新的探险,因为没有人知道会遇见什么样的危险。

戍边71年!“史迪威公路”上的边境派出所:接力从未停歇

8月17日,群众余某将一幅写有“长得帅,破案快”的锦旗交到了猴桥边境派出所民警卯两手中。原来当天民警卯两在巡逻时,有位热心群众将捡到的一部手机交给他,希望民警能帮助联系到失主并及时交还,以免失主着急。卯两收到手机后,就到附近寻找,后经多方查找联系,成功联系到失主本人,失主余某接到电话十分激动,于是8月17日一大早,余某便来到猴桥边境派出所,将特意制作的一面锦旗送给移民管理警察。

“边境管控、案件侦破、为民服务...... 这些事我们每天都在做,也特别有意义。”猴桥边境派出所副所长严登河说道。今年是严登河在猴桥边境派出所工作的第9个年头,从社区民警到边境派出所副所长,严登河经常早出晚归、走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大家都习惯了他穿着警服走在街上的背影。久而久之,“有事找老严”成为辖区群众的共识。如今走进下街社区,群众幸福,生活和谐,这里面可有严登河不小的功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史迪威公路:不曾忘却的纪念
...昆明,有一条以二战美国名将史迪威将军命名的公路——史迪威公路。在云南省腾冲市,滇西抗战纪念馆内,有一个展厅专门介绍这条“抗战生命线”。 史迪威公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抗日战
2023-08-31 22:57:00
...表彰史迪威将军对中国抗战的贡献,中印公路又被命名为史迪威公路。二十四道拐是史迪威公路的标志性路段,这条全长4公里垂直落差250米的公路,以平均60度的陡坡与二十四道急弯,成为
2025-09-03 04:46: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十四道拐简介:二十四道拐公路位于晴隆县城南郊,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是中国抗战公路的标志路段,全长4公里,宽6米,第一拐到第二十四拐直线距离350米,垂直高度250米,
2025-07-04 22:54:00
贵州红茶产量与出口均价位居全国第一!黔地出好茶背后有故事……
...馆长说,“当时红茶是主要出口品类。产品投产后,通过史迪威公路源源不断运出,换回了大量急需的枪支弹药,写就了‘一片叶子助抗战’的历史佳话。”烽火岁月远去,茶香绵绵不断。1958
2025-08-31 20:32:00
黔西南晴隆:抗战公路“二十四道拐”蔚为壮观
...山势陡峭,是滇黔公路的必经之所。二十四道拐被公认为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也被称为“二战活化石”“抗战生命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侵蚀,如今仍保持完好,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
2025-08-10 01:01:00
全国生态日 | 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司法保护基地揭牌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抗战时期的重要通道。“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被誉为“中国抗战生命线”,是抗日战争大后方重要的陆路运输线和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无数运送军用物资的
2025-08-15 03:56:00
...赴时艰,为抗击日本法西斯、争取世界和平并肩战斗,“史迪威公路”“飞虎队”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中美青年传承友谊。冷战阴云下,中美两国老一辈领导人以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政治勇气,作出了重
2023-10-09 06:11:00
从贵州桥梁到抗战公路,国情调研实践团领略不一样的贵州
...创新。“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位于贵州晴隆县,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又称“历史的弯道”。下午,复旦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国情调研实践活
2024-07-27 23:52:00
...飞虎队不远万里驰援中国,驼峰航线在冰雪中输送希望,史迪威公路贯通前线与后方,杜立特行动彰显守望相助的力量。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中美人民用生命友谊谱壮歌,拯救了人类文明,
2025-09-25 11:2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楚河汉界落子定盘 山东省第十七届万人象棋(乡村组)总决赛在新泰圆满收官
通讯员 李悦 10月19日,山东省第十七届万人象棋(乡村组)总决赛在山东省新泰市清音棋院落下帷幕。经过三天九轮的激烈角逐
2025-10-20 12:14:00
通讯员 张偌晨在泰安党支部工作指导中心,一场围绕“支部工作怎么干”的实践探索正持续走深走实。这里不仅是党支部书记的“能力充电站”
2025-10-20 12:14:00
顺丰日照“物流+文旅”新生态落地,场景化服务开启行业服务新篇
日照坐拥得天独厚的海洋旅游资源与丰富特色物产,每年吸引海量游客纷至沓来。为精准承接游客的服务需求,顺丰自10月以来在日照启动文旅专项服务
2025-10-20 12:14:00
从“一处美”到“一片和”:洛阳城乡共育文明花丨文明中国看河南
编者按:讲好中国故事,为何要多来河南?“豫”人为善的表述里写着多少篇真诚故事?“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团走进河南,聚焦“好人”与“善事”
2025-10-20 12:16:00
永清多部门联合护航秋收秋种
河北新闻网讯(庞趁友、王洁)近日,持续阴雨天气给“三秋”生产带来多重挑战,永清县气象局、永清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
2025-10-20 12:16:00
vivo影像馆登陆泉城 打造高端数码新地标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8日,vivo影像馆开业仪式在济南核心商圈泉城路拉开帷幕。泉城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高小宁、山东vivo总经理王海滨
2025-10-20 12:17:00
鲁网10月20日讯郯城县杨集镇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理念,采取得力措施,精准施策,全力做好秋季安全生产工作,确保秋冬季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2025-10-20 12:17:00
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开展\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16日,为深化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教育,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联合民盟济宁市委组织开展“黄丝带帮教”法治宣讲活动
2025-10-20 12:17:00
55天攻坚突击!中建筑港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综合楼顺利封顶
鲁网10月19日讯 近日,由中建筑港承建的沈海高速公路南村至青岛日照界段改扩建工程服务区房建工程施工2标段项目迎来重要建设节点——黄岛西服务区综合楼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2025-10-20 12:17:00
临沂第六中学太原路校区举行七年级建队仪式
鲁网10月20日讯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迎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6周年的光辉节日。为传承红色基因
2025-10-20 12:18:00
临沂医保便民新举措:线上绑定“家庭共济”,即可为家人缴费
鲁网10月20日讯 (记者 李文静)10月16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完善医保惠民政策 优化便民服务举措”有关情况
2025-10-20 12:19:00
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荷韵花园社区“香飘邻里‘肠’相伴 反诈知识入人心”主题活动
鲁网10月20日讯为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用,拉近邻里距离并提升居民反诈意识,近日,济宁太白湖新区许庄街道荷韵花园社区党委联合碧桂园天绘小区物业开展“香飘邻里‘肠’相伴
2025-10-20 12:20:00
京冀协同推动就业服务 毕业生校园招聘会在三河举办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胡静微)10月15日,由北京市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办、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承办,三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10-20 12:21:00
鲁网10月20日讯国庆刚过,全县的高中生助学金陆续开始发放,符合条件的学生家长纷纷来到农行网点,为学生申办银行卡。为保障广大学生能够及时领取到国家助学金
2025-10-20 12:21:00
鲁网专访青岛政协委员王艳芳:深耕基层二十五载,以“她力量”绘就社区治理新图景
鲁网8月20日讯(记者 薛同春)从1998年踏入社区工作至今,王艳芳已在基层岗位上坚守25年。作为青岛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
2025-10-20 12: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