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7-04 22:5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二十四道拐简介:

二十四道拐公路位于晴隆县城南郊,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是中国抗战公路的标志路段,全长4公里,宽6米,第一拐到第二十四拐直线距离350米,垂直高度250米,坡倾角60度。依“S”型顺山势而建,似一条蛟龙盘旋至此,意欲腾空跃起,具有雄、奇、险、峻的特点,极富视觉美感和冲击力。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二十四道拐全景。李贵云 摄

2006年,贵州晴隆史迪威二十四道拐遗址公园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01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二十四道拐全景。张帆 摄

晴隆南郊,群山环抱,站在高处俯瞰,一条蜿蜒而上的银色公路盘踞山间,这条公路因有24处连续弯道被得名二十四道拐,又因是抗战期间滇黔公路的必经之路,无数军车经此翻山越岭,将战略物资运往抗战前线。

资料显示,二十四道拐所在的滇黔公路始建于1927年,续建于1935年,次年竣工。二十四道拐则由著名的土木工程专家、“公路巨子”邹岳生奉命勘测、设计、施工。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晴隆抗战军事展览馆前雕塑。卢关文摄

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决策咨询处处长朱仁印: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其照片1945年登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

“国际援华物资经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即史迪威公路)和驼峰航线运抵昆明后,必须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决策咨询处处长朱仁印介绍,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贵州成为西南大后方的交通枢纽。国际援华战略物资一般都是先通过滇越铁路、滇缅公路、“驼峰”航线或中印公路运至云南昆明,然后再通过大卡车经过滇黔公路运往湘、桂等抗战前线以及抗战大后方重庆。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对日宣战。日本为了尽快占领中国,开始了更为疯狂的行动。日军封锁了以香港为中心的海空运输华南线,截断了以越南海防港为主干的西南线。同时,日军全面占领宜昌,封锁长江运输,陪都重庆成为孤城。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美军物资运输车辆。

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是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军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

自1940年起,美国陆军战时生产服务部晴隆办事处迁入晴隆县城,负责整修包括二十四道拐和盘江桥在内的滇黔公路的部分路段。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美军晴隆沙子岭车站。

朱仁印介绍,为满足每月运输1.5万吨战略物资的运输需求,1943年,援华美军司令部特派美军公路工程部队第一八八〇工兵营驻守晴隆沙子岭,并与当地百姓克服日军轰炸、物资匮乏等诸多困难,对晴隆附近的二十四道拐路段实施改造和维修。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一八八〇工兵营部分军官合影。

据统计,抗战期间,约有45万吨的武器弹药、油料等战略物资经由二十四道拐运送到抗战前方,二十四道拐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抗战生命线”。

“二战”史研究专家、晴隆“二十四道拐”的发现者云南昆明戈叔亚曾说:“贵州的公路运输数量超过云南任何一条公路……”“甚至超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运量的一倍。”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1945年3月26日,国际援华物资运输车队正蜿蜒通过二十四道拐。

1945年,美国随军摄影师约翰·阿尔贝特拍摄的二十四道拐照片刊登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第六期,轰动世界,被世界各大媒体反复转载。二十四道拐也因此成为二战时期中国国际大通道的标志,更成为中美盟军团结抗战壮举的象征。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二十四道拐: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

如今的二十四道拐虽不是主干道,但已成为人们追忆抗战历史文化的胜地及惊艳世界的赛车场。李贵云 摄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堪称中国险峻公路建设史上的杰出典范,是中美两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历史的真实写照。”在朱仁印看来,二十四道拐展现了贵州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具体的重要历史见证。二十四道拐的存在,不仅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宝贵财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赵相康

编辑/赵怡 王子琪

二审/陈江南

三审/黄蔚 陈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4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也是他们自己的战争。”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纪
2025-08-30 11:44:00
见证抗战岁月的二十四道拐,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在“黔岭丰碑·贵州抗战记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的启动仪式现场,提及“二十四道拐”,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至今仍清晰记得,19
2025-08-23 05:4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战俘营”到“矿工墓” 那些无法磨灭的历史刻痕
...俘营旧址展览馆与辽源矿工纪念馆遥相呼应,共同镌刻着反法西斯战争与日本侵略的深刻印记,成为铭记历史、警示未来的重要坐标。辽源市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成
2025-08-12 19:35: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亲将敌人引入埋伏,年仅13岁就倒在了敌人的刺刀之下;贵州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广场,“岂曰无名 山河为证——党的隐蔽战线与抗日战争主题展”静静诉说着那些潜伏于敌营、以生命为
2025-09-03 21:2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成为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见证。“和平村”旧址内展出的反战宣传资料《使命》《和平先锋》《群象》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2025-09-01 23:04:00
大方检察官代潘菊受邀观礼:身为中华儿女,吾辈当自强
...邀观礼的大方县检察院检察官代潘菊心情激动。代潘菊系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先后获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绩突出个人、贵州省最美劳动者、全省优秀
2025-09-07 02:03:00
㵲阳河畔:从抗战物资生命线到现代农业振兴带
...容所,是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见证。初秋的阳光透过和平村旧址的木窗,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光影。讲解员罗淋惠向参观者讲述着那段特殊的历史:“
2025-09-09 12:53:00
上新了贵博|从赵一曼到黄继光,30封家书中藏着最暖的家国心跳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应腾)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一句叮嘱成为中国人家书的起点,自此,家书开启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年的传承之旅。当面对阐释“革命年代的家国情怀”这
2025-10-02 15:28:00
...南京生活近20年,他感慨道:“今天在纪念馆看到历史的印记,让我更深刻明白,纪念台湾光复,是纪念我们民族从苦难中站起来的坚韧,更是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携手并进。”作为一名台胞,
2025-10-29 07:5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深秋时节,世界目光再次投向黄浦江畔。11月5日,秉承“新时代,共享未来”主题,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启幕
2025-11-05 07:59:00
今年11月9日是第34个全国消防日,主题为“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为全面提升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与自防自救能力
2025-11-05 08:00:00
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畅通国内大循环、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025-11-05 08:05:00
河北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位居全国省级监管企业前列国企创新动能持续迸发——大数据里“读”河北(九)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025-11-05 08:06:00
河北省交易团参加第八届进博会带上“购物车” 寻求新机遇河北日报讯(记者冯阳)黄浦江畔,万商云集,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
2025-11-05 08:07:00
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成立达成全省首笔公共数据交易、首笔社会数据交易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11月4日,河北省数据交易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举行
2025-11-05 08:07:00
据国家医保局最新消息,2025年12月底前,全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地区至少将50种重点监测易倒卖回流医保药品纳入智能监管覆盖范围
2025-11-05 07:57:00
央媒看太原近日,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央广网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山西频道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万古一脉——晋祠博物馆基本陈列”在太原面向公众开放
2025-11-05 07:59: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崔帆)“路灯被树木遮得严严实实,影响夜间出行。”近日,会昌县网友通过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反映,县城财富广场靠近206国道的小区出入口机动车辅道旁的香樟树枝叶茂盛
2025-11-05 06:42:00
江西公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范围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孙沐雨)10月30日,江西省军民融合公共服务云平台公布江西省及南昌、九江、景德镇、萍乡、新余、鹰潭、赣州
2025-11-05 06:42:00
索道成梅岭景区创业风口?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唐代王勃曾在《滕王阁诗》中提到的西山,即现在的梅岭。梅岭,南昌人的后花园。坐落于南昌市西郊30公里处
2025-11-05 06:42: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邬强)11月3日,记者从2025南昌马拉松组委会获悉,11月6日至9日,所有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码布、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件
2025-11-05 06:42:00
大皖新闻讯 11月4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颁发了安徽省首本轨道交通地下空间不动产权证,标志着合肥市在立体空间权属界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5-11-04 23:27:00
远离“雾霾天”,烟台“十四五”凭啥让蓝天成为日常?
胶东在线11月4日讯(记者 王竞男 摄影 李刚 )一年中超过320天可见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9
2025-11-05 00:02:00
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
胶东在线消息(通讯员 郭健 实习编辑 单煜媛)10月30日上午,烟台高新区召开重点民生领域工作情况通报会议,现场调研重点民生项目
2025-11-05 0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