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美国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揭开了TAS2R14苦味受体的详细蛋白质结构,还发现了苦味分子如何与TAS2R14结合并且激活受体。这些信息对于发现和设计可直接调节味觉受体的候选药物非常重要,这些候选药物有助治疗肥胖症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杂志上。
TAS2R14是苦味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成员。它从家族其他成员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可识别100多种不同的苦味化合物。
研究人员发现,当苦味分子与TAS2R14受体接触时,这些化学物质会将自己楔入受体上一个被称为变构位点的特定位置,这会导致TAS2R14改变其形状并激活偶联的G蛋白。该过程会触发味觉感受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导致感受器激活。然后,感受器可将信号发送到微小的神经纤维,到达大脑中被称为味觉皮质的区域。正是在这里,大脑处理并将信号感知为“苦涩”。当然,这一复杂的信号传递几乎是瞬间发生的。
在定义TAS2R14的结构时,研究人员发现,胆固醇促进了它的激活过程。胆固醇与TAS2R14结合后,会使苦味受体处于半活性状态,这样能更容易被苦味分子所激活。此外,由肝脏分泌的胆汁酸同样可与TAS2R14结合,其化学结构与胆固醇相似,也能结合到TAS2R14的正构位点中。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苦味受体新型变构位点的发现是独一无二的。变构结合区位于TAS2R14与其偶联的G蛋白之间。该区域对于形成信号复合物至关重要,有助于将信号从味觉受体传递到G蛋白,再传递到味觉受体细胞。 (来源:《科技日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06: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