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
吊笼养螺蛳 增产又增收
我市因地制宜探索螺蛳养殖新模式
渔业技术人员记录相关信息。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张捷报道摄影)螺、虾能否养殖在同一池塘,形成互补共生水环境?答案是肯定的。4月26日,记者随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以下简称“市渔业站”)工作人员,来到位于柳江区里高镇板六村的螺蛳养殖产业示范区了解情况。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示范区的藕螺鱼综合种养模式、稻螺综合种养模式已通过测试。因螺、鱼等水产品混养,不便于收获渔获物,工人便在两个池塘里,将300个塑料筐(有固定空隙)通过浮漂、绳子等物品悬浮在水面,整齐排成一字型,形成吊笼。
“螺、虾原本在同一水域,现在螺蛳住上了新房。池塘上层吊笼养螺蛳,池塘下层养虾。”市渔业站副站长黄杰介绍,随着柳州螺蛳粉畅销,作为主要原料的石螺供不应求,普通养殖从螺蛳苗长到柳州螺蛳粉加工商品规格需要3个月,采用此养殖模式,不仅能缩短螺蛳的生产时间,还能实现质量产量双增。
黄杰说,螺蛳池塘吊笼养殖模式获得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支持,目前已申请专利。“下一步将在每个吊笼放养1斤螺蛳苗,经过一段时间养殖,根据数据等信息因地制宜,不断优化养殖方案。”
据悉,螺蛳池塘吊笼养殖模式将鱼、虾、螺进行耦合养殖,螺蛳通过摄食鱼虾排泄物和残饵培养的藻类,有效阻断了有机物质的过度沉积和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提高池塘自身净化能力,降低鱼虾发病率,进而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目前,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螺蛳研发团队养殖测试的4亩池塘,在保证虾不减产、不减效益的情况下,预计年产螺蛳2000斤/亩,按照每斤市场价3元至5元计算,每亩每年可增收6000元至1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