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肝脏是身体内最大的解毒排毒器官,从中医的角度认为肝主疏泄,不仅可以维持脾胃的消化与自身的气血也有很大关系。
其实肝脏除了解毒排毒之外,肝脏还是身体当中最大的消化器官,不仅参与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等物质的合成转化和分解,还参与激素药物等物质的转化和解毒。
肝脏当中又含有铁、铜、叶酸等造血因子,可间接参与造血。
不过肝脏上面没有痛觉神经,当肝脏受损的时候是不易被察觉的,这几年来肝癌的患病率越来越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世界有3.5亿人患有肝病,每年有100多万人死于肝病。
因为肝脏与消化有很大关系,所以很多人说想要养肝护肝,饮食方面就要多加注意,在平时如果经常吃面条的话,就会促进肝病的产生,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01肝不好的人不能吃面条?
面条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属于一种高热量的食物,100克鲜面条当中会有348卡的热量,如果经常吃面条的话,会提升身体发热量的含量。
有很多人觉得面条吃多了会造成体脂堆积,增加肝脏的负担,容易诱发肝病风险,如果面条吃太多的话,的确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吸收,也有可能会增加脂肪的堆积。
不过如果在平时大家注意摄入量的话,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因为面条本来是比较容易消化和吸收的,而且我们吃面条的时候可以加入很多食材,比如蛋类、肉类,蔬菜类的,这样可以让营养更加丰富,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所以对于肝病患者来说,在平时可以适当吃面条。
02消化科医生:养肝护肝,建议远离7种食物
1、久泡的木耳
木耳属于菌菇类,营养价值是比较高的,不过吃木耳之前需要先在水中泡发,有一些人喜欢将木耳提前一天晚上泡发好第2天直接拿出来使用,不过木耳泡发超过两个小时就容易产生米酵菌酸,吃了这样的木耳,容易引发食物中毒。
而且木耳长时间浸泡会产生一些细菌和病毒,还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种物质对于肝脏的损伤是极为严重的,容易诱发肝癌。
2、发芽的土豆
发芽的土豆当中含有一种有毒物质龙葵素,这种毒素会对肝脏产生极大的损伤,产生很强的副作用,导致肝功能下降,主要表现为皮肤发黄,肝细胞受损,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
3、有黑斑的红薯
冬天是吃红薯的季节,红薯如果储存不当的话,也会出现发霉变质的现象,尤其是红薯上面出现了黑斑,或者吃到的红薯有一股苦味,我不要再吃了,说明这种红薯已经感染了黄曲霉毒素,上面我们已经提到黄曲霉毒素对肝脏的损伤极为严重,容易诱发肝癌。
4、冰淇淋
冰激凌当中的主要成分是奶油奶油的含量越高,冰激凌的风味越好。
不过大多数的冰激凌当中使用的是植物奶油,这种奶油是由植物油加水氢化制而成,在氢化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
这种奶油吃了之后不会被人体马上代谢掉,会长时间在身体内堆积,容易诱发脂肪肝,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
5、腌菜
很多农村家庭在蔬菜大量上市的季节会腌制起来留着冬天吃,虽然在平时腌制的食物吃起来比较方便,也比较美味,但是在腌制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加硝酸盐进入身体之后与胺类反应会生成亚硝胺。
亚硝胺是一级致癌物,对肝细胞有毒性,如果经常吃腌制的蔬菜,就会增加肝细胞癌变的风险,损伤肝功能。
6、甘蔗
甘蔗是蔗糖的主要原材料,甘蔗当中的糖分是非常容易被消化吸收的,大量吃的话就导致糖分在身体内堆积,而糖分在身体内过剩就容易转化为脂肪,不仅会增加肝脏的负担,还会刺激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血压升高,刺激肝功能。
7、烧烤
烧烤也是现在比较受大众欢迎的一种美食,不过烧烤类的食物对于肝脏的损伤也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在烧烤的过程当中释放的烟雾当中含有一级致癌物苯并芘。
苯并芘已经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对人类有致癌性,主要是油脂被火,高温焦化而成,除此之外还会产生杂环胺,杂环胺同样也有致畸致癌的效果,尤其是焦黑的部分,就含有杂环胺。
03想要养肝护肝,可以多吃这3种食物
1、绿叶蔬菜
多吃绿叶蔬菜对肝脏是有养护作用的,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绿色入肝,肝脏喜欢绿色的食物,比如西兰花,菠菜,苦瓜等等都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肝脏排毒,而且苦瓜还有降肝火的功效。
2、大豆和豆制品
大豆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脂肪和少量的碳水化合物,对肝脏的修复非常有帮助。
3、海鲜类
海鲜类的食物也有助于增强免疫功能,帮助修复受损的肝细胞,比如带鱼,鲅鱼,螃蟹等,但是在烹饪的时候一定要完全煮熟,如果对海鲜过敏的话就要忌食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