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朝海军大将俞大猷此时正站在船首,望着远处狼狈逃窜的倭寇船只,他身后便是欢呼雀跃的水师官兵,和垂头丧气的倭寇俘虏。
俞大猷转过身,下令返航后便回到了指挥室内,对副将说道:“新式武器很好用,让武备库和军械所加大投入,继续改善,尽快装备给各艘战船。”
而俞大猷所说的新式武器,便是在战船上使用的各种火器,如红夷大炮和佛郎机炮,以及水雷等,它们都在明代抗倭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没有多少火器的倭寇海盗船,面对船坚炮利的明军基本没什么还手之力。而明代的海军兵器,也达到了那个时代的巅峰。
但明朝是如何做到,让明军的海军装备达到高峰的呢?
一.火器
1.火药的发明
相传在公元前六世纪,在那个春秋尚未开始的年代,一位叫计然的人首先发现了硫磺和硝石,并且发现了这两种火药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地。后来,在楚国、齐国、燕国等国家兴起了炼制丹药的风气,这便是硫磺和硝石的最初用途。在公元前二世纪的时候,神医扁鹊还用硝石治过病。
其实在春秋战国以及秦汉时期,硫磺和硝石的功用主要是用来修仙,炼制各种丹药。一直到东汉,一位“炼丹理论家”魏伯阳,在著作中记录了水银和硫磺的化学反应,第一次涉及了硫的化学特性。
由此可见,无论中外,化学的起步都是各种奇怪的用途,中国想炼丹求长生,西方想炼金来发财。
之后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火药的出现进度一直没有推进,直到医学家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集注》中,第一次记录了硝石的燃烧反应,对火药的发明有重要的意义。
到了公元八世纪,在盛唐年间,唐代的炼丹家用伏火黄法,将硝石和硫磺与其他的含碳物质在炼丹炉里慢火焖了七天七夜,最后从炉子里倒出了一堆混合而成的爆燃物质。
虽然是爆燃物质了,但尚未达到火药的形成标准,不过还是标志着火药正式出现了雏形,在未来,火药将在这堆爆燃物质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最终诞生。
在公元808年,炼丹家清虚子在著作《太上圣祖炼丹经秘诀》中,记载了用伏火矾法炼制火药雏形的方法,火药正式诞生。
2.火器的发明
相比于火药,火器的发明就要顺风顺水的多,毕竟火药是从无到有的理论积累,火器是实际应用的实验。
在公元808年,清虚子先生捣鼓出了火药雏形后,在一百年间火药得以继续被各路炼丹家改进。到了宋朝,火药已经被多才多艺的劳动人民们开发出了各路用法,但在军事上的第一次应用,还是在970年。
970年,一个叫冯继升的兵部小官闲来无事,开始捣鼓火药,最后发明出了火药箭,即在一支箭上固定火药,点燃后射出。
与其说是火器,不如说是窜天猴,在当时也只是被看作是军队中所用的燃烧箭的变种,被当作一种玩具来看待,并未引起重视。
在那之前,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仅限于被投石机扔出去爆炸伤人。而在冯继升进行火药的轻量化改进后,一众兵部官员看他被皇帝重赏,于是也纷纷开始研究如何将火药用出花。在公元1000年,一位叫唐福的官员,向皇帝进献了他的研究成果——竹管突火枪、火蒺藜、火球弹等发明。
也正是在北宋时期,都城内首次出现了专门的火药作坊,火药一词才正式诞生。在1044年,宋朝《武经总要》中记录了最早的火药配方,以及火器的制作使用方法,中国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记录国。
在宋朝正式将火药应用于军事后,火药开始在军事领域大放异彩。1032年,在德安守城战中,南宋军事技术家陈规发明出长竹竿火枪,本质上是一种喷火器,重创来犯敌人。
1161年,在陈家岛水战中,宋军用火药箭点燃敌军战船。1207年,在襄阳保卫战中,宋军的霹雳炮再次重创敌军。
如此厉害的武器,当时的宋军敌人蒙古与金国自然也不会放过。其中蒙古更是在1235年开始的西征欧洲的战争中大量使用火器,华沙和莱格尼察等城市都挨过蒙古火炮的狂轰乱炸,欧洲从此也发现了世界上原来有如此厉害的武器。
而在1259年,寿春府又出现了火枪始祖突火枪。至此,历史舞台的道具已经准备好,只等那一个天选之子来推动历史的发展。而火器也凭借它过去数百年来辉煌的战绩,让天下群雄无不重视对火器的使用。
二.明代火器
1.明初火器
公元1355年,那是一个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的时代。在那一年,是元朝的至正十五年,是张士诚天佑二年,是徐寿辉治平五年,是韩林儿龙凤元年。而当时的朱重八,也就是后来的朱元璋,此时只是一个红巾军头领,无法与这些称帝大佬相提并论。
但在这一年,一位火器工匠焦玉来到了朱元璋的驻地,进献了若干火枪,也让穷苦出身的朱元璋头一次见识到了火器的威力。
在那之后,朱元璋非常重视火器在战斗中的使用,比如在后来与张士诚和陈友谅的争霸战争中,在绍兴城用火铳痛击张士诚,在鄱阳湖上大败陈友谅。在当中,火器功不可没。
也是在这段岁月中,火器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在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继续投入资金,支持火器的开发研究,并将火器下发到地方各地政府军队装备。
在1377至1385年间,明朝制造了大量的火铳与火炮,并规定军队中必须按照10%的比例来列装火器。足以体现中央政府对火器的重视。
2.海军火器
古代的海军,无论中外,战法不过是三种,大船碾小船,靠帮肉搏,还有就是放火烧船。吨位碾压和靠帮肉搏不必多说,技术含量不是很高,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对火攻战术的运用。
古往今来,放火烧船的战术都被多多的运用,拜占庭帝国的希腊火令敌人闻风丧胆,而在中国古代的水战中,火攻战术往往能克敌制胜,明朝水军自然不会停止对火器的开发。
更何况陆军的火器本就发达,各种花样的火器年年翻新,皇宫禁军中为火器专门设立神机营这一世界上最早专职火器的军队,比欧洲的最早火器部队西班牙长枪兵要早一百余年。有了如此物质基础,海军自然也不能落下。
而在明朝刚建立时,使用的火器还并未领先世界。因为虽然陆战已经可以使用火枪火铳,以及一些早期的滑膛炮,但是火枪火铳无法在海战的交战距离上使用,当时的滑膛炮又只能发射一个实心铁球,杀伤力略显不足,于是一门来自异国他乡的大炮吸引了明朝水军的目光。
这门大炮在后来,被称作红夷大炮。关于如何传入中国,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是,福建渔民在打渔时,从海底的被倭寇击沉的荷兰商船上打捞起的舰炮。捞起来拉到水军那边一研究,发现这门大炮本质上是加农炮,发射的是装药弹,比单纯一个大铁球杀伤力大多了。
水军官员喜出望外赶紧上奏,表示这是好东西,应该多来点。于是朝廷当即联系上了在中国的荷兰商人,买了一大批这种大炮。因为荷兰人胡须毛发都发红,便将这种大炮叫红夷大炮。装备了红夷大炮后,面对前来进犯的倭寇,便可凭借火力优势,几炮将倭寇海盗船轰成碎渣。
不仅海军用的舒服,陆军看效果不错也拿了不少回去用,在明朝对外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明末,随着叛徒的出卖,后金也拥有了这种火炮的制造技术,明军的火力优势不复存在,也算是为明朝的灭亡增添了几笔。
书归正传,虽然红夷大炮确实好用,但是缺点也很快暴露出来。首先,这大炮太沉了,一门炮就一吨多重,不够轻巧灵便,导致无法在一些小船上使用。
其次,水军并不是每次都要如同当年的鄱阳湖水战一样,去面对三四层楼高的大船,更多时候面对的是轻快的小船,用红夷大炮去打难免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的感觉。
于是又一种新型火器应运而生,便是所谓的佛郎机炮。而这所谓的佛郎机炮,和红夷大炮一样,也是从欧洲引进的武器。但为什么不和红夷大炮一样,被叫做绿夷机炮之类的名字呢?
因为佛朗在当时是中国对欧洲人的泛称,加之佛郎机炮是正儿八经从葡萄牙洽谈引进来的武器,自然不好当着使臣的面叫夷,于是便沿用泛称,叫佛郎机炮。
史书描述佛朗机炮称:“…以铁为之,长五六尺,巨腹长颈…以小铳五个,轮流储药,安入腹中放之。”但很快,葡萄牙使者不守法度被驱逐出境,之后又来沟通了三次都没能再次协商成功。
在1522年,葡萄牙开来五艘舰船,强占屯门岛,但被广东守军痛击,活捉四十二人,缴获大量佛郎机炮。而明军也在这一战中领教了这一武器的威力,于是地方守军上报朝廷,朝廷也非常重视,派遣工匠进行仿制,并成功仿制三十二门佛郎机炮。
自此,佛郎机炮便在明军之中大放异彩。到1592年,明军出兵朝鲜时,佛郎机炮被日本缴获。自此,佛郎机炮也传入了日本,不过那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三.结语
总而言之,明朝时期海军兵器达到高峰,绝非是某个人以一己之力就能做到的事情。首先,便是早在宋朝,中国就开始使用火器,有使用火器作战的传统。
其次,便是朱元璋在争霸战争中,火器发挥了巨大作用,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在明代初期,统治者便相当重视火器的使用和开发。
最后,便是明朝有图强之心,并不安于守成,而是不断求变,君臣上下都对国防建设相当重视,才使得军队有本钱去发展武器装备。
到了明末,中央国库捉襟见肘,无力负担新式火器的研发和列装,腐败贪污严重,一副暮气沉沉的样子,使得最终也被朝气蓬勃的后金所推翻,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9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