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刘以晴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30日 第 13 版)
把乡村小学办得更好,需凝心聚力,用好资源,花心思、下功夫,以更优质的教育,培养更多的乡村人才,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开发校内菜园,师生午餐味美管饱;搭建现代课堂,优质资源城乡共享;政策待遇倾斜,让教师下得来留得住……在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采访时,当地办村小的很多切实有效的做法,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作为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建设更优质的乡村小学,是满足农民子弟受教育需求、保障社会公平的题中之义。目前我国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已经得到大幅改善,但也应该看到,在一些村小,生源缩减、教师流动性大、设备设施简陋等问题依旧存在。办好乡村小学,应该凝心聚力,补上这些短板。
推动校园现代化是前提。“窗明几净,设备先进,条件好了,家长和孩子自然更放心来、更愿意学。”一位村小校长说得实在。持续改善村小办学条件,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及师生共同携手。小到校园空地变菜园、让午餐多道菜;大到专项投入、爱心捐赠,为校舍翻新、配套新媒体设备提供资金支持,大家应该有一份力出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千方百计为办好村小凝聚资源。
办好课程是基础。提高教学质量,既要从内部挖潜,也要重视引入外部的“活水”。从线上课堂到教师同步备课、学生跨校交流,如今,很多村小与城镇小学的交流频次不断增加,城乡骨干教师与村小教师结了对子,这是好事。在校际沟通中,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协同解决教研难题,更是村小突破师资限制的有益尝试。应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建立优秀老师定期下基层的机制,发挥传帮带效应,提高教学质量。
培育人才队伍是关键。与城镇相比,条件更为艰苦的村小如何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教育人才?一方面,要尽量解决乡村教师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提高村小老师生活待遇;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比如,将村小工作经历作为职称考评的重要参考,以荣誉留人,以事业留人。此外,还要做好价值引领,激发其植根乡村的内生情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把乡村小学办得更好,需凝心聚力,用好资源,花心思、下功夫,以更优质的教育,培养更多的乡村人才,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