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赣南日报
村小课堂传出天籁之音
——“音为有爱”1%工程支教团队的坚守与奉献
□记者萧森 钟清兰
又是一个星期四的下午,章贡区沙石镇龙埠村龙埠小学二年级教室传出优美的歌声,学生们在歌唱中精神抖擞、热情活泼……
这正是龙埠小学春晓合唱团每周的“音乐时光”。作为赣州市首个乡村公益童声合唱团,孩子们不仅在校园里唱出了童年的快乐,还唱到了国际舞台,斩获了国际合唱比赛银奖。
音乐是最美的语言。这所乡村小学课堂传出天籁之音,展现了孩子们的新风貌,其背后,有“音为有爱”1%工程音乐支教团队的默默奉献。
童声唱响国际舞台
“一二,预备起!so mi so so mi……”教室里,支教老师刘强平正与孩子们进行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音乐、听懂音乐、学会歌唱。
星期四下午是学生们最期待的时光。因为有大家特别喜欢的音乐课,刘强平将与大家共度美好的“音乐时光”。
刘强平是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授,他和民进“1%工程”志愿服务赣州站站长蒋燕一起在龙埠小学开展音乐支教,转眼间已5年了。
“我们都想做点快乐而有意义的事。音乐支教正是我们想做、孩子们又非常欢迎的一件事。”刘强平和蒋燕相视而笑。
2018年11月,刘强平、蒋燕与赣州市教科所人员商量,决定找所学校开展音乐支教,并选定了位于偏远山村的龙埠小学作为支教点。为了激发学生们的音乐热情,让音乐课更有吸引力,刘强平在该校组建起赣州市首个乡村公益童声合唱团。
“我力求关注到每一名孩子,教给他们喜欢的……”刘强平说,上课时尽量让每一名孩子都有机会表现自己,回答问题、表演、唱一两句,哪怕是一个音乐符号,也不让一个孩子落下。
让这个小山村里的童声合唱团走向国际舞台,一直是老师和孩子们的梦想。在刘强平、蒋燕的努力下,功夫不负有心人,春晓合唱团多次参加各类大型合唱比赛,均获得优异成绩,并在“2021世界合唱节”国际合唱比赛中荣获银奖。
音乐的意义本来是传递快乐,但神奇的是,孩子们的精神面貌却因为音乐而悄然发生着变化。“优秀的孩子变得更优秀了,原本调皮的孩子也变优秀了。”刘强平很自豪,也让自己深刻领悟到支教的特殊意义。
刘强平举了两个例子。合唱团有一个孩子叫杨辉,原本就非常优秀,他参加合唱团后,学习了乐理,后来竟然自学了钢琴,还可以带学生、做指挥。
另一个孩子是刘君(化名)。“我第一眼看见他的时候,给人印象确实比较难接受,大家觉得他肯定不会被选进合唱团。” 而刘强平特意选了他:“我想试试通过音乐改变他。”
进入合唱团后,刘君慢慢成为爱干净、爱学习的孩子,学习成绩也进步了。龙埠小学校长钟玉坤说:“在音乐的熏陶下,不仅刘君有了大改变,许多孩子都有了进步。”
刘强平说,当初的想法是,音乐支教能影响几个孩子就值了,没想到影响了一大批孩子。
音乐滋养童年心灵
“零,空白。”当记者问起龙埠小学2018年之前的音乐教学情况时,钟玉坤的回答很直白:“没有音乐老师,不敢搞合唱比赛,教不了,连一些仪式上必唱的歌,大家都唱得很糟糕。”
而恰恰是音乐支教,带来了学校师生有目共睹的成效。此时,刘强平在思考如何扩宽受众面,能让更多的孩子接受音乐的熏陶。
为此,刘强平从合唱团走进班级,从原来的一个团,到现在的几百名学生。“我们不断教学、实践、学习,能力也越来越强,教学方法更贴近乡村。”刘强平说,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课堂、作品和游戏,每一声韵律、每一首编曲、每一个游戏、每一节课,都是针对孩子们的特点而精心准备的。
在二年级的音乐课现场上,记者看到孩子们沉浸在精心设计的音乐游戏中,或唱出旋律,或拍起小手,全部参与进来。每当老师问到:“谁想来试一试、唱一唱时。”孩子们都高高举起小手。
“以前,二年级学生的专注力是全校倒数第一,而现在他们学习都很专注、专心。” 钟玉坤说。
“通过音乐的学习,孩子们变得更自信、更阳光。这也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现象。”刘强平很欣慰。
在刘强平的音乐课堂上,不仅有学生,还有好几名老师坐在一旁认真听讲,并和孩子们一起体验游戏。
刘强平意识到,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一次只能教一个班,在与学校商量后,他决定开始培养更多的音乐老师。
“一年又一年教下去,一个老师可以影响多少学生?所以重要的是要培养老师。”刘强平说,他正在努力把不是音乐专业的老师带出来,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音乐教育。
“我以前没有接触过音乐教学,通过学习,现在也能教孩子一些基础音乐知识了。”语文教师钟瑶说。
情系乡村素质教育
如今的龙埠小学,音乐氛围浓厚,孩子们对音乐的热情更高了,全校老师的音乐素养正在逐步提升。而这一切,都是源于民进“1%工程”志愿者服务赣州站启动的“音为有爱”音乐支教活动。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在学校的支持下,民进“1%工程”志愿者服务赣州站投资20余万元帮助改善音乐教室和设施设备。随着支教的深入与持续,龙埠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不断得到改善。
龙埠小学的音乐教学改善了,那其他一些乡村小学的状况呢?没有专业的音乐老师,音乐课就放些影视,学生跟着广播唱唱歌……龙埠小学2018年以前音乐教学的情况,现在依然在许多乡村小学存在。
如何让广大乡村小学的孩子也能享受音乐教育?如何提升乡村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如何改善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民进“1%工程”志愿者服务赣州站站长蒋燕为此进行了很多思考和努力。
一方面是对乡村学校音乐教师进行培训,打造一支高水准的专业队伍。民进“1%工程”赣州志愿服务站联合赣州市教科所、江西庆金慈善基金会,举办了赣州市中小学乡村音乐教师公益合唱训练及音乐教学培训,邀请专家授课,系统教学音乐教学理论以及各项音乐教学技能,指导参训老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60余名乡村音乐教师参与培训。
另一方面,刘强平的团队正在整理龙埠小学的上课内容,争取在今年下半年出一套适合乡村小学的音乐教材、作品或教案等,并将总结出来的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孩子受益。“教龙埠小学的学生可以,教其他乡村的学生也可以。只要孩子们提高能力,以后学什么乐器都可以。”刘强平说。
“现在很多乡村小学欠缺音乐教师,而我们民进会员60%都是老师,所以我们想发挥自己的优势,希望用好这方面的资源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民进赣州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市政协副秘书长张玉萍说,这是民进“1%工程”赣州志愿服务站创立“音为有爱”1%工程的初衷,而现在正努力在更大范围铺开,推动这项支教活动进行下去。
“希望通过‘音为有爱’,让赣南红土地上绽放乡村素质教育的花朵,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到志愿行动中,让歌声溢满乡村校园,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蒋燕如是说。
“希望更多的公益组织参与到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行动中,有大家的行动,力量就会更大。”张玉萍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7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