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农机+托管”服务5000亩土地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6-13 06:24: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唯 何欣

初夏,息烽县西山镇猪场村村民陈莆盛来到自家地里,看到插秧机穿梭不停,心里喜滋滋的。

“一会儿时间,一行行秧苗已经‘排’得整整齐齐,绿油油的,看着好舒服哦。”陈莆盛在感叹农机强大的同时,也暗喜自己一年前所做的决定。

陈莆盛今年76岁,家里小辈皆在外打拼,就剩他与老伴留守老宅。随着两人日渐老去,对种地更加力不从心。一番思量,他决定把自家近12亩水稻田交给贵州鑫睿诚农业专业合作社托管,从种到收,甚至销售,每个环节都由合作社负责。

“我们只用出点农机的油费,1亩地最多80元。到了丰收季,除了自留的粮食,余下的部分还可以卖给合作社,又是一笔收益。”陈莆盛说。

自此之后,陈莆盛再也没下过地,但庄稼照收不误,“合作社采用机械化种植,种出来的水稻在质量、产量上都有保障,比我以前自己种强多了。”除此之外,陈莆盛还赚取了“第二桶金”,“农忙时节,我还会来合作社打工,就是帮忙铺膜、上盘等。这是要签劳务合同的,1天100元,现结现付,一个月算下来也有两三千元的收入。”

陈莆盛口中的合作社,专业、规范,信得过。但起初,这也不过是“门外汉”的一次探索。

43岁的邓书嫡,来自息烽农民家庭。20岁出头就外出打工,后来在都匀从事机动车驾驶证培训长达19年。对于种地,她确实是个“门外汉”,“成年后几乎没下过田。”2020年,邓书嫡转念回乡,决心“跟土地打交道”。“老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外漂泊也不是长久之计。”

邓书嫡话锋一转,“但干农活很累人的,且效率低下。”机缘巧合地接触到农机服务,再加上了解到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相关政策后,创业的念头萌发了:一是自己出资100万元牵头成立合作社;二是“广发英雄帖”,召集当地一批想干农业、愿干农业的返乡青年入股合作社。

“年轻人主要负责开农机,个个都是持证上岗。紧接着,合作社就购置农机开工了,尝试推广机械化耕、育、插、收技术。”邓书嫡坦言,自己并不会开农机,“那跟我以前搞机动车驾驶证培训,根本不是一回事。我坐上驾驶位就傻眼了,眼前一溜竖着好多个操纵杆,不知如何下手。还是这帮年轻人厉害,玩得转这些‘变形金刚’。”

合作社起初没有挣到钱,甚至亏损,“挣的服务费还不够贴油费。”但心思活络的邓书嫡很快有了对策,“再把服务做细点。我们去帮客户跑销路,按订单来种,基本不囤货,做到增产增收,多方受益,来找我们托管的自然就多了。”

此后,邓书嫡联系了不少当年外出闯荡时结交的朋友,还借助网络发布了相关信息,广泛积累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市场。“2023年,我们承接了粮油生产农机化重点项目,流转土地1500亩,主要种植水稻、大豆、玉米等,随后在息烽县域内全面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服务面积达3000亩,涉及9个乡镇、25个村民组,500多户农户。”

邓书嫡介绍,目前合作社拥有几十台农机设备,还跨地托管了开阳、播州,总计2000亩的土地。

积极探索“统一整地、统一播种、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结算、统一分红”的全程托管服务模式,邓书嫡带领合作社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现了“四赢”:一是赢在引领村民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合作社将农机等要素导入农业生产,解决小农经济经营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二是赢在促进服务规模经营发展,通过合作社提供专业化、规模化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新路径;三是赢在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合作社集中采购农业生产资料、采用先进农作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四是赢在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发展,合作社通过应用绿色防控病虫害等先进技术,促进农业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与此同时,邓书嫡还带出了一支农业“工程队”。“如今,合作社里有16名农机手,平均年龄35岁。他们有冲劲,能吃苦,能在农机作业中‘挑大梁’,对有关粮食种植的所有环节了如指掌,能把每一块托管田都当成自家农田精心管理。”邓书嫡欣慰地说。

今年32岁的邓黔飞就是合作社里独当一面的“多面手”,大大小小的农机都会用,日常农机维护、保养也不在话下。

“我之前在上海打工,最后还是选择回到家乡,安定下来。”邓黔飞说,自己既是合作社的股东,也是合作社的员工,“我开农机,对合作社托管的土地提供农机服务,每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到了年底还能参与分红,去年分红就拿到了12万元。”

当广阔、生动的丰收图景串联成片,邓书嫡有底气,绘就更有奔头的农业新前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玉屏:拓宽“强村富民”新渠道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党支部+农机合作社+农户玉屏:拓宽“强村富民”新渠道近年来,玉屏自治县严格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党支部+农机
2023-09-30 08:14:00
...长祝继锋说。祝继锋2011年领办砀山县继锋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农机作业服务新模式,推动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是砀山县新型农业服务主体的优秀代表。祝继锋生在农村长在农
2023-01-01 11:04:00
顺程农机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驶入快车道
...本文转自:德宏团结报全力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顺程农机合作社农业生产托管驶入快车道 盈江县域面积广阔、气候独特、土地肥沃,素有“滇西粮仓”的美誉。近年来,盈江县水稻年均种植面积
2023-06-08 09:53:00
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助力“三夏”
...,有时还会耽误买卖。现在将承包的8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每亩地光流转费就1200多元,地里的事不用操心了,我也能安心做买卖了。”提起土地流转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该镇康盛庄
2023-06-08 17:16:00
...、耕地抛荒”等难题。“供销农场”实现农户、村集体、合作社“多赢”2022年初,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党支部集中153户村民耕地和部分抛荒地合计210亩,交由村党支部参股领办
2023-12-14 07:55:00
合作社变身“田保姆”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严格的合作社章程、高质量的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种植户的青睐——合作社变身“田保姆”9月5日上午,县瑞祥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张玉林一行来到田庄、任店等乡镇田间察看玉米
2023-09-09 02:18:00
“小农户+大服务”加出粮食发展新高度
...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为契机,发挥涉农服务企业、农民合作社、村党支部的优势和作用,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要素,推动平台集聚科技,构建起较为成熟的“小农户+大服务”生产格局。农业
2023-01-14 05:16:00
...自:山西日报2月15日,盂县西烟镇盂县顺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一片忙碌,农机手们在检修农机,化肥、种子调运组联系有关部门准备拉运,生产小组社员根据春播要求投入整理土地、维修田间
2023-02-27 06:24:00
...出去,播种机械化、追肥用无人机、收割有人管,还能在合作社打工挣钱,两边不耽误。”近日,阜城县崔家庙镇王怀玉村的王连旺对记者说起了土地托管后的诸多好处。近年来,阜城县稳步推进小
2023-02-28 03:5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