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画里的中秋逸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9 11:05: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文|郑学富

中秋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风俗习惯源远流长。而这些习俗又与民间神话故事紧密结合,使之充满浪漫色彩,赏月玩月风俗得以流传千古。“夜游月宫”“牛渚玩月”“赏月雅集”……我们从古人的绘画中可窥见一些中秋逸事。

明皇梦游月宫

铁龙一掷九万里,银桥冉冉行秋水。霓裳不是世间音,只有嫦娥似妃子。恍然一梦酒初醒,依然玉座云丹屏。明朝写出天上曲,却笑羯鼓羊皮腥。人间万事如秋草,离别苦多欢乐少。崎岖万里锦官城,此身曾作银桥行。

宋人赵文的《明皇游月宫歌》描述了唐玄宗游月宫的故事,明代画家周臣的《明皇游月宫图》则形象地再现了唐玄宗游月宫的情景。画面上桂树挺拔,郁郁葱葱,唐明皇在众人簇拥下款款而行,前面有一官员躬身引导。广寒宫前,琴弦笙歌,全图笔法工细,继承了南宋笔墨精妙的传统,注重人物个性的展示、人物与环境的配合,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神态、服饰的刻画。

古画里的中秋逸事

据《唐逸史》等相关文献记载,唐朝开元年间八月中秋,唐玄宗李隆基与方士罗公远在宫中饮酒赏月。望着皎洁的月光,玄宗不由得说:“此月普照万方,如此光灿,其中必有好去处。嫦娥窃药,奔在月宫,既有宫殿,定可游观。只是如何得上去?”罗公远说道:“这有何难?”

说着,掷手杖于空中,即化为一座银色大桥,直通月宫。于是,玄宗与罗公远二人移步踏上银桥,直上青云。走上十余里,见到一座城阙,露下沾衣,寒气逼人,面前有座玲珑四柱牌楼。抬头看时,上面有个大匾额,乃是六个鎏金大字“广寒清虚之府”。罗公远说:“此乃月宫也。”玄宗从大门走进去,但见庭前有一棵大桂树,扶疏遮阴。仙女数百,素衣飘然。玄宗看得如痴如醉,默默记下仙女们优美的舞曲。回到人间后,玄宗即命令伶官依其声调整理出一首优美动听的曲子,然后配上模仿月宫仙女舞姿的舞蹈,这就是闻名后世的《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的《霓裳羽衣舞歌》有“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的诗句。此曲最初由杨贵妃亲自表演,但宴请宾客总让“娘娘”作舞,有些屈尊,便改由舞艺出色的杨贵妃侍女张云容表演,再后来改为双人表演,最后由15岁以下少女组成的300人大型舞队表演。唐明皇夜游月宫由此成为千古佳话,月宫从此也有了“广寒宫”之称。元末明初学者胡奎有诗曰:“碧天万丈綵虹秋,羽队傞傞舞未休。玉宇高寒留不得,回光却照望京楼。”

李白泛水望月

明代画家谢时臣的《谪仙玩月图》描绘了谪仙李白泛水赏月饮酒的情景。画面近景,江边岩石嶙峋,其上灌木草丛点缀。旁边的树木有的已经落叶,有的仍然葱绿,有的已被秋霜染红,几只寒鸦或飞翔,或栖息在枯枝上。江水烟波浩渺,天水一色。江边数丛芦苇随风摇曳,从中驶出一只小舟。船头上的李白侧身斜坐,他身着袍服,头戴帻巾,手举酒杯,仰望夜空中的月亮,对酒当歌。身后船舱内一童子手捧酒器随时斟酒,舟尾站立的船家正奋力撑篙。画家用流利的细线勾勒,将激流漩涡、惊涛拍岸的水势描绘得淋漓尽致,并与江上行舟和天上飞云构成一种强烈的动感。画中人物形象用笔粗率简括,李白潇洒飘逸、举杯邀月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其高洁孤直、铮铮铁骨的诗仙风姿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古画里的中秋逸事

泛江赏月之俗早在晋代就有。东晋建都建业,镇西将军谢尚镇守牛渚(今采石矶),中秋之夜,他泛舟牛渚江上赏月,听到一艘运租船上有人咏自作的《咏史》诗,声调清和,辞藻出众,他驻听良久,大为赞赏,便邀来叙谈,此人即是穷书生袁宏。袁宏出生于一个世族家庭,年少时其父去世,家道因之中衰,以运租为业。谢、袁二人身份悬殊,却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至天明。袁宏得到谢尚的赏识,从此踏上仕途。“牛渚玩月”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此后文人雅士亦趋之,于是泛舟、登楼赏月者连绵不绝。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开始兴盛,其内容也融入了唐朝开放包容,自由浪漫的时代精神,演绎出更多的传奇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与玉兔捣药等神话传说活灵活现,使中秋文化充满瑰丽多姿的色彩和浪漫迷人的魅力。

唐开元十五年秋,李白途经牛渚,饮酒赏月,听说此段佳话,望月怀古,遂作《夜泊牛渚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李白满腹经纶却无人赏识,感慨自己怀才不遇。还有一次李白在中秋夜金陵板桥浦泛月独酌,抬头望着云中隐隐约约的月亮,侧耳倾听瑟瑟的秋风和江水拍打船舷的涛声,回忆起南朝谢朓这位才高命蹇的前代诗人,感慨万千,作诗道:“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徵?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在清朗幽静的月夜中,李白独酌赏月,引发了对先贤的缅怀遐思,抒发了世无知音的感叹。

中秋赏月雅集

清朝大臣、蒋派花鸟画艺术代表人物蒋溥所创作的《月中桂兔图》,记录了乾隆二十三年中秋夜,发生在避暑山庄的一次赏月雅集。

在清宫的各种节令活动中,每个节令都有具体的典制,其中“中秋节”占有突出的地位,到了乾隆时期节令定制更加详细。乾隆皇帝的生日是农历的八月十三,清代将皇帝的生日称为“万寿节”,依照惯例,一般都在避暑山庄举行庆祝活动。乾隆皇帝的生日与中秋节只隔一日,因此,乾隆帝下旨说,万寿节和中秋节连在一起放假三日庆贺。每年八月份,清朝皇帝都要到木兰围猎,在避暑山庄过中秋节。乾隆帝从即位第六年起,开始巡幸塞外,至乾隆六十年,共巡幸塞外49次,在避暑山庄度过了48个中秋节。

中秋期间的避暑山庄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拜祭月亮、赏月饮酒、观灯赋诗、品尝月饼、观看戏曲等。每项活动都场面庞大、热闹非凡。乾隆皇帝在中秋期间要给皇太后请安,侍奉和宴请母后,并要为母后作中秋侍宴诗。乾隆二十三年中秋夜,山庄明月高悬,银辉尽洒,丹桂飘香,秋色宜人,乾隆帝与群臣把盏赏月,气氛热烈,一个个酒酣耳热,神采飞扬。

古画里的中秋逸事

大臣蒋溥激动不已,现场挥毫作了一幅《月中桂兔图》,以示祝贺。此图表现的主题是圆月、桂树、玉兔。圆月以墨笔绘就,冷月清辉,倾洒人间;桂树的干、枝、叶也采用墨笔,其花以橘黄色点染,似有花香飘出,为寒月宫增添了几许暖意;玉兔以干笔写皮毛,焦墨点睛,静卧在草丛之中,憨态可掬,活泼可爱。此图让人联想到玉兔、桂花、明月之间的关系以及美丽的民间传说。

乾隆帝看了此图后,也是异常兴奋,喜欢题跋的他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乘兴在画上题诗一首:“秋暖无端迟桂芳,缀枝初折几苞黄。玉兔静守冰轮朗,画出人间满意凉。”乾隆帝的诗写好之后,群臣争相传阅,交口称赞,大臣们纷纷步韵和诗。从《月中桂兔图》可看出清代乾隆时期对汉族传统习俗的承袭,感受到皇帝与臣僚之间以诗画共度中秋的雅集场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赏传世古画,看精彩“奥运”:我国古代绘画中的奥运比赛项目
...教士)绘制的《乾隆射箭图》,描绘了乾隆皇帝及随从在避暑山庄弯弓射箭的精彩场景。射箭在我国历史悠久,《礼记·正义》记载:“射之所起,起自黄帝。”商代晚期,射箭与音乐、舞蹈、礼仪
2024-07-25 00:10:00
坊间为何会不断传出关于乾隆帝身世的流言
...间披露的。据冒氏的观点,乾隆的生母姓李,名金桂,在避暑山庄附近居住。有一年,雍亲王胤禛跟着康熙到热河打猎,射中了一头梅花鹿。雍亲王一时兴起,令人宰杀此鹿,饮用鹿血。鹿血温补燥
2024-01-14 20:27:00
原创2004年,河北一专家被判死刑,骑自行车背大布兜上班,盗走259件文物
...庙管理处,当上了一名文物保管员。承德拥有木兰围场和避暑山庄两处皇家园林,每年夏秋,清代帝王均会来此地避暑、打猎和处理政府,令此地成为紫禁城之外的另一个政治中心,经过历代清帝的
2025-01-23 14:57:00
...风情。代表皇家园林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是研究乾隆时期“清漪园”的重要图片资料,通过对照图中园林景致和现在的“颐和园”,可清楚地分辨出乾隆时期的清漪园与慈禧重修建颐和园之
2023-10-03 10:36:00
...载,乾隆80多岁时,身体状况依然相当好。他85岁那年去避暑山庄,路上还骑了几十里路的马,还能开弓射箭,在园子里带着玄孙打猎。86岁那年秋天,他在避暑山庄还用火枪打死一只园子里
2024-05-16 21:42:00
聊聊满清历史上的第二政治中心——避暑山庄
...间开始,满清就出现、并逐步形成了第二个政治中心——避暑山庄!北京负责处理全国十八省的内部事务;而避暑山庄则是安抚少数民族和解决少数民族之间矛盾的所在地,两地互补,相得益彰。可
2024-03-22 21:36:00
清朝时期,康熙如果要从北京到承德避暑山庄避暑,需要多久?
...了“三十六景”。承德避暑山庄的下一次大规模扩建就是乾隆年间,这时的扩建不仅增加了许多的宫殿和园林建筑,乾隆还仿照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写了“三十六景”,两人合称七十二景。在康熙和
2024-12-15 17:27:00
聊聊皇帝们钤诸御笔书画上种类繁多的闲章
...1784年)得玄孙,一堂五世。三年后乾隆命刻此玺,并在避暑山庄东宫“卷阿胜境”殿内悬“五福五代堂”匾。此玺青玉质,交龙纽,印面13厘米见方。皇极殿宝丨为宁寿宫区主殿。1796
2023-03-07 21:04:00
清朝皇帝为什么半时间在承德避暑
...大部分的皇帝近半数时间却都住在热河省的离宫(今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始建于1903年,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建成,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是世界四大皇家园林
2022-12-06 10: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