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跨“月”南北 山水一色共园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3 10:36: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在“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主办、颐和园管理处承办的系列精品文物专题展“园说Ⅴ——南北名园和合竞秀”在颐和园博物馆、德和园扮戏楼迎来了众多游客。

此次展览采用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对话”形式,呈现出南、北方园林相互影响、融合发展的脉络。展览汇集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杭州西湖博物馆、颐和园等20家文博单位的各类展品147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件,国家二级文物27件。

“双节”期间,北京青年报文化融媒体专栏“后台”携手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以直播的方式开启一场主题为“跨‘月’南北,山水一色共园林”的云赏园林和展览的活动,共同领略南北园林及其文物的风采。

“涵虚”牌楼“序曲”

很多人游览颐和园都是先从东宫门开始的,但是此次“云游”则从东宫门外广场的“涵虚”牌楼起步。

“真正的颐和园‘序曲’是从这儿开始的。”颐和园副园长王树标介绍,“涵虚”牌楼所在的东宫门外广场是北京市政府和海淀区政府两级政府的支持下修缮的。它的修缮也还颐和园作为世界遗产以完整性和真实性。

在“涵虚”牌楼与东宫门之间有一条在清代专供皇帝走的路,被称为“御路”,但是现在游客们可以走上这条路,沿着它到达颐和园,一派“百姓脚踏‘皇帝路’,御道变成百姓街”的景象。

南北名园相望

在颐和园博物馆,“园说V”展览的“名园相望”和“山水共融”两个展区吸引了前来参观的游客。

“名园相望”展区介绍了明清以来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达巅峰时期的南北名园,展区共介绍了16座南北名园,除颐和园之外的中国四大名园的另外三园——拙政园、留园、承德避暑山庄也都有专门的篇章进行介绍。

展厅内最大的一件展品是沙盘。据颐和园讲解员王璟璞介绍,这座沙盘以光绪时期《清代京杭运河全图》为底图,展示了大运河沿岸的南北古典园林。沙盘浓缩运河水系,展示沿线城镇21处、点亮名园54处。

沙盘的对面是一幅巨幅的电子屏,屏幕分为左右两部分滚动播放,展现了江南园林的《姑苏繁华图》《康熙南巡图》《西湖十景图》三幅园林画卷和北方园林的《万寿庆典图》《盘山十六景图》两幅画卷。其中《姑苏繁华图》(题跋中称其为《盛世滋生图》)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创作的一幅纸本画作,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它以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描绘了当时苏州“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市井风情。

代表皇家园林的《崇庆皇太后万寿庆典图》是研究乾隆时期“清漪园”的重要图片资料,通过对照图中园林景致和现在的“颐和园”,可清楚地分辨出乾隆时期的清漪园与慈禧重修建颐和园之间园林景致与景观建筑的变更。其中没有出现在画中的崇庆皇太后,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太后,也是文艺作品中甄嬛的原型。

山水意蕴共融

颐和园博物馆东西配殿为展览的第二单元“山水共融”,分别以“狮子林”、“千尺雪”为主题介绍古典园林叠山、理水的造园手法与美学观念。其中东配殿“狮林奇石真趣为师”用了12件南北园林关于狮子林的展品展现古典园林清新恬淡又颇具禅意的山水意境,还通过南北园林中同样命名为狮子林景区的对比,体现南北园林仿中有创、仿创相宜的写仿造园手法。

东配殿展出了相传为倪瓒晚年创作的《狮子林图》(复制品)。《狮子林图》以墨笔描绘了狮子林的一角,画中假山堆叠、树木掩映,几处厅堂建筑错落排列,其中一间供奉着一尊佛像。另一间室内一僧人手持经卷正在诵读。

西配殿以“寒山佳泉临雪传神”为题,以四处皆由“千尺雪”命名的景观为例,介绍南北园林共有的“因山就势”、“随曲合方”的园林写意风格。

展览展出了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代《江南省行宫座落并各名胜图·千尺雪》。据介绍,《江南省行宫座落并各名胜图》共计五册,一共一百零四图,描绘了淮安、扬州、苏州、南京、镇江等江南名胜及行宫等江苏境内的美景。图册的前身为《乾隆南巡驻跸图》,相当于乾隆皇帝南巡时使用的“导览手册”。这幅千尺雪展现了一幅江南美景,树木、庭园构图清新柔和,远山和近山形以皴法描绘,建筑物以立体俯瞰的技巧绘制。

文物情趣合鸣

在德和园大戏楼扮戏楼,由讲解员张成瑞导赏展览第三单元“南北合鸣”。该单元通过书画、玉器、瓷器、古籍、服饰等文物,展现南北园林在审美、情感、价值观上的共识与融合发展。游客通过参观园林中极有价值的“文化记忆”感受古代文人的中国哲学智慧和审美思想。

展览开篇介绍了园林中珍藏的典籍与博古,其中包括并不为人熟知的颐和园藏《西清古鉴》。《西清古鉴》共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刻本。

此外,展厅中一件国家一级文物让参观者叹为观止。这件文物是枚清代核雕,出自晚清无锡籍核雕艺术家杨芝山之手,小小果核上竟雕刻了19人。这件核雕为胡桃果核质,呈椭圆球形,长径3.3厘米,短径3.1厘米,通体赭红润泽,有贯穿的圆孔,可供穿线佩挂。

核雕以北宋文人盛会“西园雅集”为蓝本,根据米芾《西园雅集图记》中所记的园林山水布局和人物形态,依照核外形起伏之势巧妙布局,再现此次盛会。

核左右两侧的脊雕成树木花叶,形成两个半球画面,画面上雕刻山石松柏,在山石林木掩映之间,巧妙布局三组人物,分别表现西园雅集时作诗、观画、题石、吟诵、讲经、听琴等场景。

在雕刻技法上,作者运用阴刻、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法在方寸之间刻画19人及活动场景,林石人物虽小,却成功地表现出湖石玲珑剔透,古树虬枝屈伸,松干结疤孔陷纹凸,松针细密茂盛。人物精致洗练,刀法圆润,线条流畅,尤其是人物面部刻画细腻,神态逼真,做到动中寓静,静中有动,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艺术造诣。

核雕背后阴刻的楷书铭文显示:这件作品是杨芝山赠送给友人“星槎”的雅玩。据文献记载,杨芝山是清代晚期的核雕艺术家,无锡南门江溪桥人,擅长镌刻人物。

文/本报记者郭佳

(北京青年报)责任编辑:张元(EN003)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3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转折”“繁盛”“成熟”“集盛”历史以及“玄武湖与颐和园”等6个篇章,概述中国皇家园林从商代至清代的发展历程,讲述其发展脉络与匠人的造园智慧,聚焦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玄
2025-08-12 07:47:00
颐和园开通“少年科普路”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看得见美景 读得懂园林颐和园开通“少年科普路”6月21日,走进颐和园的游客会发现,在铜牛、廓如亭、十七孔桥、知春亭、仁寿殿广场、仁寿殿、谐趣园、德和园大戏楼和
2023-06-22 00:16:00
...及文创产品“两节礼单”,向外地游客奉上称心伴手礼。颐和园百余件展品展现中国园林之美系列精品文物专题展“园说Ⅴ——南北名园和合竞秀”9月26日在颐和园博物馆、德和园扮戏楼启幕。
2023-09-29 00:01:00
北京最新公园开放时间表出炉
...接待游客参观,开业时间另行通知。冬日市属公园这样玩颐和园“园说V——南北名园和合竞秀”文物展展览聚焦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和北京周边地区的古典名园,以文物为载体,分三个部分讲述南北
2023-11-17 11:25:00
大树修剪师杜劲松:以树作画 以树造景 对得起每一棵树
颐和园今年新开放的“画中游”景点,成了网红打卡地。沿山仰望,古色古香的“一阁两亭两楼”与点缀其间的“汉服美人”移步换景、相映成趣,氛围感拉满。即便不是周末,也有很多游客前来探访这
2023-12-12 10:20:00
他从学徒做起。刚到颐和园时,跟着师父大刀阔斧植树造林,让万寿山“黄土不露天”。随着小树苗逐渐长大,杜劲松的绿化理念也在不断变化。先是当起大树“理发师”,清理枯枝死杈、疏剪繁茂枝条
2023-04-18 12:59:00
赏彩叶、品菊花、自然观察,北京市属公园赏秋攻略来了
...时节已至,记者10月21日获悉,围绕秋日植物景观特色,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等北京市属公园将陆续开展登山赏秋、生态体验、园艺手工、精品展览等文化活动。同时,北京市公园管理
2023-10-21 16:30:00
《长画短说》:用国风打开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
...台文艺节目中心推出国风创意微短剧《长画短说》,对话颐和园长廊,聚焦彩画故事。颐和园长廊是怎样的存在?它具有百年历史,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古建筑;它全长728米,是中国古典
2024-08-10 11:54:00
孙佩杰:北京公园艺术作品欣赏
...作中,既有以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园为特色的陶然亭公园、颐和园、香山公园、紫竹院公园等市属公园,也有圆明园、近春园等著名历史景观。“孙佩杰先生经常悠游于北京古典园林之间,他选取了古
2024-08-17 00: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