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楚文明的三大遗赠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1 04:0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柏 松

“随着武王墩墓发掘的推进,对楚文化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5月20日,淮南市地方史专家姚尚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楚文化的遗存,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对民风民情影响深远。

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41年)迁都寿春,至公元前223年负刍亡国,楚国在寿春为都19年,而楚国势力在寿县地区存在则长达400多年。当楚被秦所灭后,王公贵胄也化籍为民,国宝重器或为秦国所劫掠,或遗留在民间,或深埋于地下。

“楚文明的重要遗赠之一,是自古以来的重要都会。”姚尚书说,司马迁《史记》载:“吾适楚,观春申君故城,宫室盛矣哉!”寿春作为楚国都城时期,建有王城、相国城等,城市规模十分可观,加上此前孙叔敖、黄歇等长时期的经营,寿县地区有了成熟的农耕文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寿春的历史地位得到巩固,历代都是重要的区域文化中心,重要都会。如果要给淮南历史文化贴上一个显著的标记,最合适的莫过于楚风汉韵,楚文明恰恰是最为直接的文化源头,也是鲜明的文化特色。

“楚文明的重要遗赠之二,是蜚声中外的大量墓葬。”姚尚书说,如今,淮南市谢家集区,自西北向东南是一个带状分布的古墓葬区,这里集中了楚国的王公贵族墓,已发现的便有李三孤堆楚幽王墓、武王墩墓。从中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玉器、金器,彰显了楚文化的独特性以及多样性特征。

楚王墓是楚文化的典型代表。楚幽王墓位于谢家集区朱家集,俗称李三孤堆,20世纪30年代初期曾遭盗掘,出土文物400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为楚大鼎(重约400公斤)、楚王酓肯匜鼎、四兽平底鼎、集脰太子鼎等。

随着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工作的推进,出土的武王墩大鼎口沿直径88.9厘米,高度111.5厘米,耳间距111.7厘米,鼎内尚有残留物。长约2.06米的瑟,保存完整的编钟,200多个漆木俑,150多件(组)青铜器,除了漆盒、耳杯、盘、豆、鼓,玉璧、璜、佩以及大量铜箭矢,还有百余件案、俎、盒、榻等漆木质饮食宴享起居用具……越来越多的珍贵文物重见天日,震惊了考古界。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态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特别是青铜器的铸造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楚文明的重要遗赠之三,是民俗中的楚元素。”姚尚书告诉记者,文化的传承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在悠远的岁月中,楚文明的遗赠依然以其独有的形式被保存下来。楚国由江汉平原崛起的时候,其都城为“郢”,以郢为都,“郢”遂成为楚人的骄傲,最后迁都至寿春,仍然改寿春为“郢都”。如今,淮南地区有许多以“郢”“郢孜”命名的地名,这些以“郢”“郢孜”命名的村庄、聚落,便是楚文化遗存的标志。

历史的长河滚滚流淌,楚文明的遗赠源远流长,对后世的文化繁荣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徽武王墩墓入选考古“奥斯卡” 专家赞其树立里程碑式考古标杆
...考古标杆。不仅改写了楚文化研究的时空框架,更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江淮流域的璀璨实证。经考古勘探确认,武王墩墓地存在独立陵园,陵园坐落于一条南北向的岗地之上,占地约15
2025-04-24 16:40:00
山大考古合作项目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马兵器、玉器、卜甲等,种类包罗万象,为了解楚国物质文明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山西沁水八里坪遗址八里坪遗址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晋城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山东大学考古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
2025-04-28 10:01:00
国内最强的县级博物馆,或许是这里
...官网)安徽楚文化博物馆目前包括《安徽楚文化》《寿县文明史》两个基本陈列和《寿春寿文化》专题陈列,拥有1万余件/套文物藏品,其中包括230件/套国家一级文物,相比一些省级博物院
2024-06-29 11:39:00
最高等级楚墓!安徽淮南武王墩墓揭开神秘面纱
...墓被证实为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楚墓重大考古发现揭晓武王墩墓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高新区三和镇武王墩自然村南,距离楚国都城寿春城约15公里。现
2024-04-16 16:31:00
从武王墩的草木间,我们看到了什么
...公乘得和看守陵墓的旧将曼,敬告后来的贤者。灿烂中华文明,从草木间生长,于草木间留下蛛丝马迹,让后人静心探寻其延续,追问“何以中国”。曾经的武王墩一号墓,地表以上的封土高达14
2024-05-11 15:51:00
楚风觅踪 ∣ 迄今规模最大的楚国王级墓葬!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公布阶段性成果
...古新发现,以及出土文物保护与墓葬保护最新进展。漫漫楚国八百年,随着武王墩墓神秘面纱的揭开,再度成为焦点。大皖新闻记者梳理武王墩墓考古发掘第一阶段成果,带你感受“王级大墓”的风
2024-04-16 18:34:00
...物,以人生际遇铸就如点点星光般的文化经典,汇进中华文明的江河湖海,润泽后人。考烈王铸釶鼎 青铜重器现楚文化独特魅力围绕楚国考烈王衍生的成语典故,让我们对他有了初步印象。受传世
2024-05-19 14:38:00
墓主人是谁、发掘有何意义...... 八问“武王墩”
...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以来,这座目前考古发掘的楚国最高等级墓葬得到多方聚焦。那么,武王墩墓发掘进度如何?墓主人究竟是谁?武王墩墓神秘面纱下究竟藏着哪些秘密?让我们来一探究
2024-04-18 13:00:00
二〇二四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马家窑文化仅知大概时空框架,其聚落形态、社会组织、文明进程模糊不清。寺洼遗址的发掘,对于完善马家窑文化的年代分期谱系、深入了解其手工业状况和对外扩散动因有重要价值。它展现了5
2025-02-20 06: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
【大风影像】黄河岸边谒祖祠——万荣后土祠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2025-10-27 17:39: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区少陵公园楹联
(曲苑亭 上联:不大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 下联寻常人物能文能武能神仙)(莲香阁 上联:会松竹柳桐梅兰菊桂以为一体 下联:共冀青徐豫荆扬梁雍而称九州)(翰墨轩 上联
2025-10-27 11:45: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兖州青莲阁楹联缅怀诗仙李白,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鲁网10月27日讯在兖州青莲阁内,现存一副楹联:上联:乘兴偶凭栏,问泗水长流,何殊昔日下联:欲吟还搁笔,有先生在上,不敢题诗诗仙李白
2025-10-27 11:47:00
电影《澎湖海战》发布致敬曲《澎湖》 统一台湾 势不可挡 扫码阅读手机版
10月25日,在台湾光复 80 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了纪念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重新回归祖国怀抱,海战电影《澎湖海战》在相关单位指导协助下创作并发布致敬歌曲《澎湖》
2025-10-25 12:28:00
10月25日,正值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日,《我的国籍我的血》读书分享会在福建农林大学福州仓山校区举行。
2025-10-25 17:37:00
10月24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山西财经大学东山校区5座元代墓葬发掘资料。5座墓葬形制基本相同,还发现有火葬及迁葬合葬现象
2025-10-25 19:08:00
尊古重先 崇德尚艺 ——郭尊先将军书法浅见
【书法家】艺术家简历 郭尊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某学院原政治委员,少将军衔。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副院长、首都炎黄将军书画院副院长
2025-10-25 20:58:00
想吃一口穿越百年的醇厚?答案早藏在福州的烟火里了!佛跳墙的根,原来在这座城!福州聚春园的那坛,凭着老匠心守住了最正宗的魂。
2025-10-25 22:01:00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