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本报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赵志刚
时值农闲,但是,城关街道珠照村却进入最繁忙的季节。村民利用传统手工艺,加工、销售红薯粉条,依靠特色产业,走上增收致富路。
12月20日,记者走进村民武治国的粉条加工作坊,只见数名工人正在打糊、和面、漏粉、捞粉,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近期比较忙,每天漏七八百斤粉条。”武治国说。
经过一夜冷冻后的粉条,被整齐有序地悬挂在晾晒场上自然晾晒,阳光下,一根根粉条泛着晶莹的光芒,其中一部分颜色发黑发暗的粉条尤为显眼。
“这是今年新推出的紫薯粉条,颜色比平常的红薯粉条更灰一点,口感更劲道,营养价值更高。”武治国说。
由于严格把控各道工序,粉条的质量、色泽和口感都非常好,自然受欢迎。每天下午两三时,粉条还没有完全干透,慕名前来购买粉条的人就络绎不绝。
“我年年都来这儿批发粉条,再到周边零售,大家反映都很好。”粉条经销商张百安说。
销路不愁,产量稳定,近几年,武治国吸纳村里不少群众前来务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有一份长期稳定的收入。
“我在这里晒晒芡、晾晾粉条,一个月工资两千多块钱,挺合适的。”村民李洪真说。
据了解,为了把这一传统产业做大做强,近年,珠照村结合村里实际,积极引导村民与市场接轨,不断提高工艺水平,通过标准化、品牌化路径培育,做大做优特色粉条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如今,珠照村有粉条加工作坊7家,从业者150余人,粉条远销北京、黑龙江等地,年产值200余万元。小粉条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主导产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3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