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明年起施行,强化部门协同区域协作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7-27 06:30: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明年起施行,强化部门协同区域协作

记者 杨璐

7月26日,记者从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获悉,《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强化部门协同、区域协作

“生物多样性自身的层次性和多元性特征,决定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工作层面上,会涉及水、大气、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污染防治,涉及山地、森林、海洋、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还涉及野生生物保护、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自然保护地管理等。因此,建立完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统筹推进的工作机制,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条例重点规范的内容。”发布会上,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办公厅一级巡视员石晓表示,条例的制定,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确立了综合监管与分别负责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一是明确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综合监督管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编制、调查、监测预警与评估等方面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二是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海洋、林业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三是加强区域协作,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息共享、预警预报、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

健全监管制度,创新保护模式

条例要求将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方案的编制要求和批准程序作出规范。构建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体系。有效开展调查、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针对生物多样性资源家底不清、观测网络不健全等问题,条例规定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普查和调查;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建设定位观测站和观测样区,开展生物多样性观测、监测;在调查、监测的基础上,对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珍稀濒危程度以及生态价值开展综合评估,由省人民政府组织编制、调整本行政区域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并向社会公布。‘’

条例更加注重整合部门资源,建立健全信息联合共享机制,实现数据共享,避免“数”出多头,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测水平和预警能力。

优化保护空间格局,细化保护措施

条例从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从区域保护的角度,对本省保护优先区域的划定和管理作出明确要求,实施优先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以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为切入点,规定了物种和基因多样性保护的具体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科学构建生态廊道,保障生物栖息地的连通性;加强农作物、林草、畜禽、药用植物、水生生物、野生动植物、微生物等种质资源库建设,有效保存优良种质资源,完善生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体系;同时,还对外来物种入侵防控、生物遗传资源保护设定了管理制度。

专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规定

山东濒临渤海与黄海,拥有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和丰富的海洋物种,肩负着海洋和海岸带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海洋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使命。刁口湾、胶州湾等部分海湾、岛屿以及主要入海河口被划入国家黄渤海保护优先区域。

条例突出本省特色,专门对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具体规定:一是加强对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推进砂质岸线修复、潮沟疏通、植被修复恢复、底栖生物增殖、盐碱地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二是对海洋生物综合保育工作作出明确要求,实施近岸水环境与水生态一体化修复,加强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

此外,条例还对建立生物遗传资源以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制度,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资金投入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等作出了规定。

尽快摸清全省生物多样性资源“家底”

发布会上,山东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田秀娟介绍,条例重点从明细部门职责、完善协调机制、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切实为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葛为砚表示,随着条例的出台,省生态环境厅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开展生物多样性资源普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生态系统、重点生物物种以及重要生物遗传资源专项调查,尽快摸清全省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家底”。在生物多样性资源普查和调查的基础上,组织对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现状、珍稀濒危程度、地方原产和特有性、开发利用现状、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定期开展综合评估。

二是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体系。重点以黄河三角洲、南四湖、东平湖、昆嵛山、泰山、胶州湾、庙岛群岛等典型区域为监测对象,完善生物多样性观测监测体系,建设定位观测站和观测样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测水平和预警能力,构建普查、观测监测、评估预警于一体的综合保护体系,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和能力。加快编制山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另外,就生物多样性评估,研究制定技术规范,完善综合评估体系。

三是加大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多元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机制。会同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调研,研究制定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政策措施或意见,构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金融体系。

四是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修复。以黄河口及毗邻海域、莱州湾海域、庙岛群岛附近海域等区域为重点,加强对滨海湿地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近岸水环境与水生态一体化修复,加强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推进海洋生物综合保育。

五是加强法制宣传和公众参与。省生态环境厅作为组织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部门,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条例宣传,持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普及,不断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凝聚保护合力,鼓励引导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7 08: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5月1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在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当前,山东基本构建起部门协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体系,持续完善数据共享的生物
2024-05-17 09:42:00
...表、尚法智库成员在黄岛基层立法联系点活动中心召开《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草案)》意见建议征询座谈会。代表们结合各自行业领域和工作实际,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职能分工、知识普及
2023-07-10 11:40:00
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联合临沂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生物多样性日宣传
为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山东省地矿局第七地质大队联合临沂市生态环境局,在临沂市五洲湖广场开展了主题为“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的临沂市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
2024-05-24 14:58:00
山东逐“绿”而行向“新”发力
...三年改善19%,国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3.7%……”这是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的数据。这一组组数
2024-05-06 11:18:00
...我国现存有准确遗迹可考、年代最早的长城。2022年9月,山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23年1月
2023-02-02 05:54:00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黄河生态系统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
2023-11-27 09:25:00
山东:重点攻坚,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环境质量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吴晓慧)10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守护黄河生态 厚植绿色底色”有关情况。据悉,近年来,全省
2023-10-28 11:2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日,山东省总林长签发山东省第1号总林长令,发布实施《关于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意见》,这是压紧压实各级林长责任、解决林业发展突出问题、推动林长制工作
2022-12-30 13:28:00
到2035年山东烟台长岛将高质量建成国际零碳岛
...光。长岛综合试验区工委宣传文化和旅游部供图长岛位于山东省烟台市境内,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绿碳和海洋蓝碳资源禀赋。今年2月9日,烟台市政府正式印发《
2024-02-29 22:5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