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河南猪王”牧原股份备受关注。先是被传出内部将实行承包制度,又有人透露将大规模裁员,前两天,还因为负债1100亿上了热搜。这位市值曾超5000亿元的“猪大哥”怎么了?
前段时间,牧原股份被爆出两个消息,第一,牧原股份将在内部实行承包制度;第二,牧原股份将大规模裁员。
一直以来,牧原股份采取的都是自繁自养模式,相较于其他猪企的“公司+农户”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将从饲料到养殖到屠宰的所有过程都抓在手里,严格把控,为消费者提供品质更好的猪肉,同时,还能控制成本。因此,普遍认为,牧原股份能成为国内猪企龙头,与这种模式有很大关系。
可如今,牧原股份却打算改变这种模式,采取内部承包,这是否意味着牧原股份打算探索一条新的模式呢?再加上坊间传出牧原股份计划大规模裁员的消息,难免让人多想。
就在外界猜测不断的时候,牧原股份出来辟谣了。公司仍坚持自繁自养一体化,内部承包只是一种奖励机制,主要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降低公司养殖成本。至于所谓的“大规模裁员”,并无此事。
尽管牧原股份做了澄清,但外界对牧原股份经营情况的推测,并不仅是因为这两个传言,最重要的是,牧原股份确实出现了资金问题。
据牧原股份发布的2023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尽管牧原股份2023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了17.17%,亏损也在减小,但是今年第二季度相比第一季度,亏损却在扩大。可见牧原股份的经营状况,并没有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开始好转。同时,从2019年开始,牧原股份的负债率就在节节攀升,今年,已经超过了60%。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牧原股份的负债已经超过了1100亿元。
另一边,牧原股份在股市的表现也不那么好。10月9日,牧原股份收报35元,下跌7.63%。相较于2021年2月22日的最高点131元,下跌了73.28%。牧原股份的总市值也从5000亿元跌到了如今的2000亿元。那么牧原股份何以走到如今的地步呢?
牧原股份曾透露,今年7月份商品猪的售价为13.8/公斤,但是成本却是14.3公斤。因为供过于求,这种情况有可能会继续下去。同时受饲料价格等影响,猪企的养殖成本还在上涨。因此近两年,不仅是牧原股份,新希望、唐人神等猪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对于重资产的牧原股份,这种情况更甚。
另一边,如今的养猪行业,不仅有温氏股份、新希望等专注于养猪的企业,网易、华为、中兴等互联网企业也开始强势入局,让养猪赛道变得更加拥挤。
为了应对眼前的困境,牧原股份想了各种办法。内部承包,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除此以外,牧原股份还在今年6月,与其他猪企发起了“互不挖人公约”。表面上看,是为了如所说的那样“减少内卷,文明发展”,但实际上有业内人士分析,各大猪企之所以联合发布该公约,还是为了降低成本,一来能减少招聘和培训的成本,二来还能减少员工离职带来的损失。
最近,牧原股份还宣布,成立了两家新能源公司,之后将开展新能源相关的业务。帮助主营业务节能增效是一方面,牧原股份此举想必也是为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入。
不仅是牧原股份,面对日益亏损的局面,很多猪企都在积极“自救”。去年6月,负债率超过95%的的正邦科技,宣布将在新能源领域投资400亿,布局光伏、风电等产业。饲料业务起家的傲农生物,也在去年年底表示,将投入5亿元建设屠宰和食品项目。同样是饲料起家的天邦食品,在养猪业务成营收主力之后,也开始向屠宰与食品行业转型。
除了新能源这个方向,转向食品行业似乎成为了猪企的默契。对于这个情况,有业内人士表示,屠宰行业算是猪企的“中转”,进入盈利水平更高的食品行业,才是猪企的最终目的。
那么牧原股份能否“自救”成功,度过这次危机?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综合自爱企查、界面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