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我认识的唐朝诗人》,展现一个真实、丰富、多彩的唐朝诗人“朋友圈”。
前有诗词大会,后有《长安三万里》,无论是央视综艺节目还是国产动画大片,无不激发了国人心中对大唐盛世的追忆与遐想。然而,《孟子·万章下》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被誉为“唐朝户籍警”的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陈尚君,在新著《我认识的唐朝诗人》中,打破文学史中对诗人或概括或片段的描述,立体观照唐人的政治抱负与文学理想的冲突、逼仄情状下的亲情和爱情,以及困顿之中的彷徨与进取,展现一个真实、丰富、多彩的唐朝诗人“朋友圈”。
《我认识的唐朝诗人》陈尚君著中华书局「类似“大话西游”的改编方式」上书房: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热映,再次唤起了许多人对于大唐盛世的憧憬与想象。陈尚君:电影的改编,采用了一种类似“大话西游”的方式。《大话西游》开创了一种改编名著的怪诞模式,读者或者观众不在意也不需要追究其真实性。《长安三万里》以高适的一生为主线,讲了高适和李白、杜甫等人的友谊,尤其是高适和李白。其实,他俩的交情并不深。我曾有文章对三人的交往进行探讨与考证。三人的交往见于杜甫晚年的回忆诗中。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起,杜甫因病困居夔州,写了许多追忆往事的诗作,其中有两首提到了自己与李白、高适同游的旧事,名为《遣怀》《昔游》。此时,李白、高适二人皆已去世。也因此,这两首诗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杜甫在经历了十来年翻天覆地的大乱后,稍得安顿,重温往事,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三人在文学造诣上确实互相吸引,但人生追求和性格差异使他们经常产生争论。三人中,杜甫是入世的,愿意做醇儒循吏;李白是出世的,他停留此地与其同游的主要目的是等待接受道箓;高适是血性男儿,抱有强烈的用世目标,不甘沦为下层,更不屑隐迹出世。李白和高适,三观相差太远,在此度同游后,再未谋面,彼此的交往并不多。反而是杜甫与高适,经历宦海沉浮,对彼此的看法逐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多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感。诗人的情感表达因各自的人生阅历、文学习惯而有所差异,加之诗篇零落,文意晦涩,考据诗歌、诗人这类工作,具有很强的学术性,作为学者,很难向编剧、大众解释。上书房:以学术标准来看,这部电影中有很多与史实不符的部分,但为什么还是如此受大家欢迎?
陈尚君:这个说不清楚,就像今年很流行的“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是一种全民幼儿化表达的现象,《长安三万里》也是把唐代的社会文化在长安这个缩影中幼儿化了。小朋友们看电影的时候,发现这些唐诗全是自己会背的,就会跟着背,从而收获很多乐趣;在课本里读到过的那些诗人的名字,变成了动画形象,看他们怎么说话、怎么生活,也让他们很兴奋。可是,唐朝的整个社会风貌到底是怎样的,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的。比如李白和杜甫见面会聊些什么?他们肯定会评论古今,会谈论诗歌创作技巧,这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但你能想象他们会不留情面地互相批评甚至争吵吗?到了李、杜这个层面,都是心气很高,少所许可,既彼此珍惜,又各有矜持与保留,不会无原则地彼此浮夸。这些是我们今人难以想象的。「看似很浪漫,其实很悲哀」上书房:不仅诗人之间的关系与电影中的不一样,是不是真实的唐朝也和我们想象中的开放盛世不一样?陈尚君:完全不一样。我们耳熟能详的崔护那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看似很浪漫,其实以女归之,是特别的爱情,并不会喜结连理。人面似桃花的女子的身份很卑微,唐朝律法规定士庶分明,士人是不能和家中婢女通婚的。人们常常认为白居易是人间情种,但细读白居易的诗作可以发现,他有许多风流韵事,却很少动真感情。崔护与“人面桃花”的女子之间的感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通往婚姻的爱情,和现代人的价值观是有所差别的。当然,如沈祖棻教授讲宋词时所云,中古士人婚姻是为家族祭祀与传承,爱情常表现在婚姻以外。也有特例。比如《我认识的唐朝诗人》中有篇题为《欧阳詹的生死情恋》的文章。欧阳詹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参与者,也是闽中登进士第者第一人,但他及第后仅八九年就去世了,没能一展文学才华和政治才干。韩愈作《欧阳生哀辞》,称赞他“事父母尽孝道,仁于妻子,于朋友义以诚”,近乎道德完人。但根据同时人所述,欧阳詹往太原游历期间,私恋一官妓,无法宣示于众。等到有能力去迎请这个女子时,此女已病亡。欧阳詹竟情动五内,昏迷数日而病亡。韩愈此文,未免有替友人遮掩之嫌。
唐代社会特别是在上层士族中,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因此,今日读唐传奇中的动人情爱,女主角很少是正室。中国古代文人多以道德示人,能以身殉情者,少之又少,欧阳詹在当时的特别之处就在于此。「曲折生动但不做任何虚构」上书房:您一直致力于严肃的学术研究,《我认识的唐朝诗人》似乎是您首部面向大众的普及读物,怎么会转向这样的写作的?陈尚君:这本书的写成有很大的偶然性。近十余年,我一直致力于全唐诗的编撰整理工作,独立编撰了《唐五代诗全编》1200卷,以及附《别编》25卷的初稿,总计1300万字。这样的工作是非常艰苦的,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也需要一点消遣,这些文章就是闲时怡情所写。我曾对编辑说:写这些文章,一不为钱,二不为名,就是希望自己能多写一点,留存一些东西。由于面向的是大众读者,所以文章必须深入浅出、曲折生动,但又不能做任何虚构,可以有联想与自我判断,但不能任意发挥、不着边际。这是我对自己确立的一个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好在我已经有了40多年文献考订的积累,基本能做到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真相,还原诗人真实的生命历程和独特的性格禀赋。上书房:为实现这样的原则,需要执行哪些具体的写作要求?陈尚君:我有三个坚持。第一,坚持全面占有并仔细阅读文献、文本;第二,坚持文史融通的立场;第三,坚持现代传记文学的立场。全面占有并仔细阅读文献、文本,就是要充分利用前人研究的成果,这既包括当代学者的成果,也包括充分利用我自己的资料积累。近年来不少学者呼吁要重视经典、重视文本,我是十分赞同的。但是,经典中只有极少数作品是一经发表即获得广泛认同的,比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长恨歌》,大多数都是在后人的阅读、称赏和拟写中慢慢成为经典的,后人的理解和作者自身的本意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孤立地看一篇作品,当然会得到部分的认知,但如果将全部作品联系起来阅读,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坚持文史融通的立场是因为,世界本来是不分学科的,任何人生活的时代,都有它的特殊性。这个时代的人们如何生存,如何思考,如何表达,有时是不便也无法在一篇文章里写明白的。你一定不要把唐代社会理解成一个充满诗意的社会,恰恰相反,唐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精英阶层与庶民阶层泾渭分明。了解了唐人真实的生活环境,我们才能真正读懂唐诗。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里这样写道:“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杜甫觉得自己作为社会特殊阶层,无需缴纳赋税或服兵役,生活尚且糟糕成这样,那些务农、当兵的社会底层人,该如何活得下去?所以,杜甫在诗的末尾感慨,“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直言社会矛盾已经激化到即将要喷发的程度了。杜甫的苦难和庶民阶层的苦难并不相同,然这句话由杜甫之口讲出,是多么地了不起。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心主任、文科资深教授 陈尚君坚持现代传记文学的立场,是受我的恩师朱东润先生的影响。朱先生认为英国传记文学的特点是真实、全面而生动地写出传主一生之经历和事功,在英国古典时期,这类著作都附有极其繁重的文献与复杂的鉴别。我年轻时虽心向往之,但才力不逮,加上近十年困于唐诗校订,难以集中精力、时间专治一家。近几年,在整理编撰文献的工作中,好像逐渐具备了这种能力,希望能借《我认识的唐朝诗人》一书的写作,将唐人和唐诗融为一体,展现人物的多面性,力求从可靠文献的反复比读中提出一些见解。「意在“想见其人”」上书房:书名“我认识的唐朝诗人”,唐朝距今千余年,您怎么去“认识”他们?陈尚君:“我认识的唐朝诗人”,意思是我对唐朝诗人的认识,颠倒一下语序,是为了给人印象特别些,用现在的话来讲,似乎有点“呆萌”的感觉。唐朝距今一千多年,就现实而言,我们都不可能认识那些诗人。但是,在开写之初,我有一节破题文字:“五万多首唐诗,近四千作者,每篇皆曾阅读校写五到十遍,每人皆穷搜文献,务知始末,名家固得了然于心,仅存单篇只句者亦未敢轻忽。朝兴夜寐,行坐餐息,萦怀挂念,何曾或忘。读其诗知其为人,识其人更参悟其诗。韩愈云,‘夜梦多见之,昼思反微茫’,恰是我今日写照。”因此,我意在“想见其人”。唐朝诗人虽已逝去千年,但他们一个个都曾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诗歌也饱含七情六欲,是有喜怒悲欢的、活生生的人投入全部的热情和血泪而留下的记录。透过研究唐代诗人的作品和文献,还原出古人真实的生活状态,他们就仿佛是我所认识的人一样。上书房:“我认识的”一下子就把我们和唐人的距离拉近了,在您笔下他们都是鲜活的人。所谓鲜活,便是有优点也有缺点。陈尚君:是啊。今人都喜欢读李白、杜甫的诗,连带着喜欢上他们。不可否认,他们的文学造诣是非常高的,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见到了李白和杜甫,说不定会烦他们。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们:李白是一个“大言不惭”的人,杜甫是一个“赖着不走”的人。李白,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典型的“自恋型人格”。他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全然不会反省,也缺乏理性思维。放到今天,你和他交往,可能会觉得这人脑子不太正常。但天才往往是这样的。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他伟大的地方。但作为杜甫的亲友,你就会很烦他。只要看到哪个朋友在哪个方面可以帮到他,他就会主动找上去,而且还赖在人家家里不走。虽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半生飘零、生活无着。他的名篇《登岳阳楼》,“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即是因为原本答应接济他的兄弟杜观后来爽约了,他感怀而作。诗中并无谴责之意,但我们从中能体会杜甫彼时的孤独与无助。「是读者,又不同于大众读者」上书房:读您的书,仿佛跟着您穿越到了唐朝,在长安的街上游走。您自认为自己是一位冷静的观察者,还是在“穿越”的那一刻,融入了唐人的生活中、融入了与唐人的交流中?陈尚君:我的身份还是一个读者,但又不同于大众读者,因为我读过的文献数量相当大,几乎读遍了那个时代的东西。那个时代在讨论什么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件,事件又是怎么变化、解决的,不说了然于胸吧,至少我都是有所了解的。虽然读了很多书,但我尽量避免在写作时掉书袋,让读者读起来很费力,而且,我还力求新意,呈现一些新的材料和观点。比如,《乱世能臣高骈的文学才华与人生迷途》一篇,高骈晚年镇守扬州,史学界对他为保存实力而坐放黄巢渡淮北上颇多不满。我因读到明胡震亨《唐音统签》对《桂苑笔谈》中有关甘露寺鬼的一段隐情揭发,而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他是出身神策军家的诗人,在安南、天平、剑南、荆南皆著政声,为唐末名臣中诗声最高者。
再如李绅,我们都知道他写的《悯农》,小朋友都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他是新乐府的开创者之一,也是牛李党争的魁首。从为政的角度而言,他疾恶如仇,但是你深入研究他的生活和诗作,会发现他的内心是极其柔软的。李绅长兄过世时,李绅为其撰写墓志,在墓志中痛骂长嫂,先云:“所可恨者,崔嫂以信乎巫神,不护灵旄,可为痛哉!”再云:“博陵不义不顺,不奔不护,明神有知,终不得祔。”骂嫂子竟骂得如此之狠!可是他此后不仅奉养长嫂、抚养侄子女,更在25年后长嫂去世时,又称其“奉礼清德,夫人淑仪,二十五载,和鸣婉随”。可见李绅之感情用事——骂归骂,但饭还是要管,且要管饱的。还有一件事,在牛李党争中,李绅虽然饱尝外贬之苦,但是对于政敌,李绅还是有宽容的一面。导致李绅被贬端州的关键人物张又新,乘船时遭遇风浪,船倾翻了,此地恰好是李绅的地盘,张又新就给李绅作长笺自首谢罪。李绅回信说,虽然我那么多年都忘不了你我二人的仇隙,但对于你的遭遇,我还是深表同情。潜台词是:我能帮助的一定会尽量帮助。深入研究唐朝诗人,会发现他们都有很鲜明的性格特点。人生诸多恩怨情仇,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做学问,做的是人的学问」上书房:陈寅恪先生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所写的审查报告,其中有一句话,“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读《我认识的唐朝诗人》,感觉您对这些诗人都怀有悲悯之心、理解之察。陈尚君:做学问,做的是人的学问,研究者要抱有对人的悲悯之心。很多研究者的文章,包括钱锺书在内,在臧否人物的时候太大义凛然了,对于一些成就不高的诗人,有些批评未免有点过分了。如果在文学研究中看不到一个鲜活的人,读不懂他的心,不能理解他的欢喜与痛苦,与研究对象总是有隔膜的。我自己写文章,有时最初的动机和最后写出来的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在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我会产生一些感悟。比如我从前有一篇文章,讲我看到唐末小诗人王鲁复自撰墓志铭,记录的内容非常之琐碎,讲述自己从何时起想考进士,四处投奔,在奔忙之中偶尔撰写文章,等等。我最初给这篇文章拟的标题是“猥琐的人生”,但文章最后完成时我用了“他的进取与无奈”这个题目。其实古人生活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之中,他们的出身受限于不同地位的家族,他们的成长有赖于社会能够给予的资源和机遇,当然,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走仕途难免抗尘走俗,不仕又如何解决生计问题?各种意外事故,不可避免地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辙和文学格调。我今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的毕业典礼上致辞时讲到:第一是生存,第二才是发展。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要学习与世浮沉,也就是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要适应所处的环境,要协调你和他人的关系。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每个人也各有各的心气,但这心气和现实之间,有时是互不相容的。要达到“随顺而壁立千仞”的境界,始终不要丢掉书生本色,始终不要丢掉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平凡的生活中追求崇高的目标。这也是为何我在写本书诸文时,始终坚持文史贯通,在特定的环境、事件、交往中评价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够对所有诗人基于不同立场做出大体公允的评价。上书房:也就是说,你评价诗人,依据的并不仅是作品的艺术水准高低。陈尚君:针对艺术的表达,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写了很多别人并不看好但我认为非常好的诗和诗人。比如辅佐唐玄宗发动唐隆政变的刘幽求,在进入开元盛世后遭到了姚崇的打压,被贬官而死。死前留下一首诗《书怀》:“心为明时尽”,我为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殚心竭虑;“君门尚不容”,皇帝尚且不能容忍我;“田园迷径路”,我想要辞官回到家里去;“归去欲何从”,却再也找不到回到过去的路了。读这首诗,让我十分动容。这是一个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为皇家尽了最大力量的人,对于自身失败的一种叙述,岂能不让人动容?这首诗在唐朝时即流传到了日本,宋朝时曾被选入乡校的课本。这位作者流传到今天只有这么一首诗,怨而不怒,别有情味。我常对我的学生说,读中文系要读古今中外,要融会贯通,要以人为本,要更多地体会古今中外不同人的心理变化和感受,要能够在作品之中读出崇高和卑微,读出真情和假意。
上书房:对现代人而言,阅读千年前的唐诗,了解千年前的唐人,以及隐于他们身后的历史,有何裨益?陈尚君:读唐诗,无论是对成年人还是小朋友,都是终身受益的。但是,现在流行的、家喻户晓的唐诗,多数是在明清时期被选入童蒙教材的篇目。这些诗短小精悍,朗朗上口,但是,它们远远不能反映唐诗的全部面貌。当然,对于小朋友的唐诗启蒙,我们不能提过高的要求,从通俗的文本开始读,也能将一只脚踏入诗歌的殿堂。但是,随着年岁与阅历的增加,应该多读一些内涵丰富、风华秀丽的作品,增强自己的文学品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7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