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闻晨报
看完《长安三万里》还有疑惑?
专访电影导演为大家解答十大疑问

“课本中的诗词突然间有了画面,有了各种可爱、坚韧、潇洒、自由的诗人形象。”看完暑期档最火、口碑最佳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很多观众不禁这样感慨道。
李白、高适、杜甫、王维、贺知章、张旭、崔宗之、王昌龄、岑参等曾经在课本书籍中了解的诗人,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等等大家熟悉到能信手拈来的诗句,都在这部新片中以另一种更生动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同时,《长安三万里》豆瓣评分8分的成绩也是暑期档电影中分数最高的一部。
无论是家喻户晓的大诗人高适、李白的动人友谊,还是豪华的大唐诗人群星亮相和他们的传世杰作,亦或是盛唐时期的壮美胜景和雄浑气魄,都让观众感受到了唐诗传承千年的经典魅力和传统文化之美。
新闻晨报·周到记者专访了《长安三万里》导演谢君伟、邹靖,特别邀请他们为大家解答网上最受关注的在故事剧情、人物塑造上的十大疑问。
文/晨报记者 陆乙尔 制图/黄 欣
影片时长过长?
影片时长长达168分钟近3小时,这在动画电影里比较少见,不仅观众可能会有点坐不住,而且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影院的排片量。
对此,导演坦言他们也考虑过这个问题,“确实是如此大的体量,我们想描写一种史诗传记的题材,就是希望能够通过两个人一生的故事,通过整个历史的洪流,个体在历史下的选择和挣扎,同时表现群星璀璨的时刻,同时表现出诗词的伟大,尽量想着变成一个整体。”
为何选高适视角?
影片以高适的视角回忆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而非以大家更为熟悉的李白为主视角。对此,导演认为大家都知道李白是天才、是谪仙人,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其实高适更像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人,他更接近我们大众,我们希望能通过高适的视角,让观众更容易带入影片的故事。”
历史题材动画会完全遵照历史吗?
作为一部历史题材的动画电影,很多人好奇片中的故事是否完全遵照真实历史,因为有熟悉这段真实历史的观众看完后指出,里面有一些情节和历史还是不一样的,比如最后高适守城战的结果。
对此,导演表示,电影整体剧情都是遵循历史走向的,但历史也有空白的部分,他们是在符合史实的基础上去填补这些空白,对这些空白的部分进行艺术设计,“我们并没有胡编乱造,而是根据已有的史实进行推测,合乎情理的想象,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和生平,以符合故事的需求。”
李白高适相识时间点过早?
据记载,历史上的李白和高适是在40岁后相识,而片中李白和高适在青年时就相识,很多观众好奇将时间点提前的原因。
导演介绍,杜甫曾写过一首诗:“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描述的是李白、高适、杜甫三人同游时的场景,再看他们年轻时写的诗,他们都有在类似年纪去过同一地域,主创是根据这些细节进行了推测,他们也有可能在年少时就认识,所以才能在中年的时候做到“秋共被”。
李白入赘与否要问孟浩然?
片中,李白第一次入赘前询问了孟浩然的意见,这一段李白高适一起寻找孟浩然并在船头提问的过程非常惊心动魄,导演设计这一情节,则是根据历史记载中李白和孟浩然关系特别好,两人性格也很像,同时还有记载表明李白第一次入赘的时候有询问过孟浩然的意见,因此他们采用了一种非常戏剧化的呈现方式来展现这部分内容。
高适人设
识字困难还口吃?
影片将大诗人高适定成从小识字困难、口吃的形象,令很多观众有些意外。
其实,导演们通读了高适诗词选集,也读了《旧唐书》中《高适传》的部分,认为历史上对于高适年轻时候的记载有很多空白。“因为他是一个大器晚成的人,所以年轻时也许遇到了不少困难,所以片中我们用读书困难和口吃的方式展现了高适的困境,然后他最终克服了这些困难,成为了唐代诗人中成就最卓越者。”
的确,《旧唐书》中就记载:“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李白会相扑?
片中,李白擅长相扑,还教会了高适相扑之术,并且不厌其烦地展现了两人在几十年间进行了三次相扑比赛。
对人物进行这样的设计,导演主要考虑到唐代的社会风气非常尚武,而相扑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运动形式。
“他们一生中有三次相扑,这是电影中特别重要的设计。他们在人生不同时期相遇,青年时两个身强体状的人,到了中年身体已经衰败了,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他们在人生不同的境遇里去做同样的运动,我们想营造一种跨越时间的精神传递。李白是影响着高适的。而且相扑相比其他体育运动,更能体现身体的状态和变化,所以我们选择了相扑。”
李白为何
总是忘记和高适的约定?
看完电影,还有很多观众对片中李白的某些行为有些小“埋怨”,比如他多次忘记了和高适的约定,让高适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对此,导演解释道,李白是一个潇洒不羁、不拘小节的人,其实是没有恶意的,“也许天才身上总有一些可能普通人难以忍受的地方。”
高适到底救没救李白?
影片结尾,高适恳请郭子仪救李白,但据历史记载还有一种说法是高适没有接受李白的求救。
如此设计结局,导演主要是在李白被救的基础史实上,基于电影中高适李白的关系和各自的人物性格设置了这个情节,“电影里高适是稳重有情有义的,他不会对李白见死不救,他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救李白。”人物画风和以往不同?
很多看过《长安三万里》出品公司追光之前推出的“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的观众可能会有些疑惑,新片里人物画风和以往作品有了很大的区别,人物身材比例并非正常比例,而是偏卡通化的上身长下身短,脸部也并非唯美风,预告刚推出时还被吐槽过“不好看”“有些丑”。
其实,主创团队在创作片中人物形象时,其实是为了全方位还原唐朝风貌,选择以唐朝的审美为基准,参考了唐俑、唐代壁画和古画中人物的比例和造型。
唐朝人崇尚孔武有力,所以唐俑上半身较长,腰带下褪,以凸显唐朝人的雄壮精神,所以我们在动画中看到的女子玉颊樱唇、体态丰腴,男子身材健硕上半身较长,马匹亦是膘肥体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1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