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本报百色讯 气管狭窄合并气管食管瘘是一种复杂的气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严重营养不良及肺部感染,临床处理非常棘手,手术难度大,死亡率高。近期,右医附院总院区心胸血管外科成功救治了一名严重气管狭窄合并气管食管瘘的患者,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患者杨女士,今年51岁,系西林县八达镇群众,因院外抢救并长时间留置气管插管后出现气管狭窄合并气管食管瘘等症状,无法进食并明显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气管狭窄合并气管食管瘘,先后在多家医院辗转就诊,花费医疗费10余万元,患者留置气管插管、胃管长达2月,仅靠鼻饲维持营养。最后,在某医院住院,经多次会诊,仍然判断无法手术,最后行气管切开术后建议患者带气管套管回家继续保守治疗。
正在患者及家属准备放弃治疗时,在业内同行的介绍下,患者家属3月24日入院慕名找到右医附院总院区心胸血管外科的陈宏明教授。陈宏明教授仔细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及相关病例资料后认为,患者颈段气道狭窄长约2个气管环,气管与食管形成瘘道,且气管狭窄远端还行了气管切开手术,病情十分复杂,虽然国内文献报道的气管切除范围最大不能超过6cm,但仍有手术机会,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4月7日上午9时30分,右医附院总院区心胸血管外科主任陈宏明教授团队,在助手唐习强主任医师、向秀顺住院医师、麻醉医师覃英全身麻醉的协助下,为患者顺利实施了气管狭窄段切除+气管成形术+食管瘘修补术+气管重建术+喉返神经探查术,术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术后当天即可正常发音交谈,术后第3天拔除颈部引流管并下地活动,术后第5天开始进食,现患者进食、吞咽、发音功能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手术顺利,效果满意。□隆文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6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