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投行的员工收入为什么那么高?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1-29 23:32:00 来源:财经风云

春节还没有结束,金融行业又出了一个大瓜。

这个瓜,在我看来,应该是人为制造的,他精准地利用了互联网流量中的“黄色””阶层“”薪资“等流量要素,成功地又一次吸睛。

中金资管的一位周姓经理在群聊中爆出猛料。

投行的员工收入为什么那么高?

而发完这条信息后,这位经理还发布了一堆的截图,以实证有多少女人臣服于他。

虽然群聊截图这些内容,非常容易造假,但中金资管的员工去年就在网上爆出高收入,而金融业限薪令也说明,这一个行业的确与众不同。

那么他们真的很赚钱吗?

01投行真的很赚钱

中金资管所处的大行业叫金融业,但细分下来,他们属于投资银行这个领域。

投资银行是不做银行业务的银行。

投资银行虽然叫银行,但它不是商业银行,不做传统的“存贷汇”业务,而是做证券市场上的投融资业务。

传统银行业可没有他们这么高的薪水。

投资银行的业务主要是帮助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兼并收购,帮助客户买卖证券等。

在中国,投资银行通常叫做“券商”或者“证券公司”。

想要了解投行,就要先从投行的运作模式说起,本质上来说,投行的业务本质就是”中介“。

房产中介大家都熟悉,当你需要买房、租房的时候,中介手里有房源,根据你的需求推荐相对合适的给你,然后针对你倾向的房子,去跟房东做进一步的详细沟通。

最终要获得一个房客、中介、房东三方都满意的结果,中介按照约定比例获得佣金。

而投行呢,他们的业务本质上也是这么干的。

比如有一家企业,他们想上市融资,但没有资源和能力去和投资人沟通。这时,企业就需要聘请一个投行,替你去市场上招募投资人。并且代表投资人做竞调,跟股票交易所沟通时间表,总之一条龙协助企业上市。

这就是投行作为“中介”层面的作用。

与此同时,投行则帮助资本市场创造了证券。

投行的员工收入为什么那么高?

未上市的企业的股权是没有在市场上流通的。但通过投行的一条龙服务,最终实现上市,企业的股权成为股票,到二级市场进行交易,证券就这样从零被创造了出来。

从投行的运作模式,我们就可以得知,与交易几百万,几千万的房产中介不同,他们交易的可能是价值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股权。

比如,阿里巴巴上市时,就直接募资了250亿美元,即使只有1%的承销费用,这一单生意投行也要赚2.5亿美元。

世界顶级投行摩根大通年2021年营业额高达1253亿美元,净利润483亿美元,都是中介服务,利润率高得惊人。

而投行的主要成本之一就是人力资源。

华尔街优秀投行员工的平均收入远远超过任何行业,平均年收入超过了70万美元。

美国的中产阶级,并不愿意送自己的孩子读什么理工科,而是更倾向于他们去当金领、医生和律师。

那问题来了,在劳动力市场中,为什么投行的员工收入能远远领先于其他行业呢?

02投行员工收入为什么高?

从投行的业务性质,你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行业是一个靠客户关系的生意。

继续用房产中介的思维来理解吧,你有房源,有客户,一样可以在地产行业中拿到高薪。

投行也是如此。投行的业务并非如程序员等有很高的技术门槛,而是有非常高的人脉关系门槛。

普通贫民的子弟,想在投行里混得风生水起,是很困难的。

只有拥有更广泛高端人脉圈、又有高学历的人,才是投行最看重的员工。

富二代、官二代,是投行寻找员工的黄金标准。

因为只有他们才能一出校门就自带人脉圈,并且他们还能融入这个圈子,只要工作时间足够长时间,那么这个人脉圈将越来越大,最后为企业带来长久的业务关系。

这不仅仅是中国,而是全世界的投行,都是如此。

华尔街一样需要人脉,将金融圈的子女介绍给自己的亲戚朋友,让他方便开展业务,一样是美国官二代富二代的常规操作。

不管是投资的需求,还是上市的需求,各家投行之间的技术层面、服务层面的竞争是有限的,最终还得靠关系,靠人脉。

投行的员工收入为什么那么高?

所以,投行的员工收入高主要来源于经营投资人和企业主之间的人脉,这是他与传统银行的巨大区别所在。

然而,在中国,投行员工收入高到这个程度,还是超出常规的。

这就另有其因了。

03中国金融市场的管控

中国金融业是一个备受管制的行业,甚至到现在,上市这一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业务,依然受到严格的监管,注册制改革年年喊,但就是没落地。

这就使得投行业务还需要另一个职能,那就是打通政府监管的通路。

上市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现在是一条生死路。

为了上市,不得不做大量的企业合规自查,以达到上市标准,还得支付中介机构巨额的费用,这个投入往往就高达几亿甚至十几亿。

但最后,能不能上市,得看证监会能不能批准。

这么多要上市的企业,谁上,谁不上?谁先上,谁后上?没有人说得清楚。

中国的投行就得扮演这个角色,他们来协调审批与企业上市之间的关系,这个时候,官场的关系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企业支付给投行的佣金中,就得包含这一笔关节打通的费用。

虽然账面上都是干净的,但大家心知肚明。

管制必然导致权力寻租,这是一种必然,而投行则在这种管制环境下通过经营特殊关系,可以持续获得高利润。

除了上市环节,还有后续各种企业债券的发行,都得通过审批环节。

作为承销商,如何为企业进行包装,如何打通审批环节,这都是门学问,而这就离不开投行所招募的大量拥有黄金人脉的人才队伍。

所以投行经理们,并不是天天在研究股票价格,分析产业,更多的投行经理们来往于各大城市灯红酒绿的场所,酒精和美女是标配,真正的实质是私下进行的各种勾兑。

金融圈有大量的绯闻、各种黄色新闻,因为在这个行业中,是离不开这些元素的。

普通老百姓在碰上资本市场中的一些欺诈事件时,往往就习惯地喊出,政府你要严格管一管。

但严格管制的另一个代名词,就是权力寻租普遍,因为走向资本市场的权力被官员获得,越要求严格管制,官员权力越大,在多任证监会主席被带走的同时,作为中投的投行的薪资也按不住了。

被管制的行业,才容易出现暴利,这是颠扑不破的经济学真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06: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允许员工从事副业的日本企业越来越多 或可实现双赢
...东京1月30日电(记者陈建军)近年来,日本国内允许旗下员工从事副业的企业越来越多。凭借此举,企业希望通过借鉴别家经验给己方带来活力,员工则可以借此拓宽展示自身能力的舞台,并增
2023-01-31 09:08:00
领英宣布退出!5700万会员数据三个月后将删除,700多名员工或被裁
...,并即将开始中国区裁员。脉脉上领英企业号显示,领英员工在1万人以上,当前脉脉上有754名员工,共有2692名粉丝。鉴于脉脉的业务只在国内提供服务,且可能有未注册员工,中国区的
2023-05-10 09:59:00
降薪后的银行人生活现状:点钞3亿,月入3千
“感觉银行高层对于员工收入这方面挺不重视的,这些年都没有合理优化过。除年龄大跳不动的前辈和已经晋升的中青年骨干外,近年来入行的新人大学生几乎留不住。”文 | 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
2023-06-21 14:26:00
银行员工叫苦和社会认为银行薪酬过高的巨大反差:不是人均惹的祸
现在有一个特别奇葩的现象:全社会似乎都认为银行员工的收入太高,同时众多银行员工叫苦收入太低,网络上不但很多银行员工叫喊收入低,还喊压力大而辞职。很多银行员工认为,这种奇葩的反差症
2023-09-05 11:51:00
...总,形成《政银联手网上办理营业执照操作流程》,指导员工操作使用;二是线上交流,多环节沟通学习。通过建立微信群、加微信好友等方式,对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难点,积极与行政服务大厅
2023-12-30 17:35:00
困在“金饭碗”里的银行人
...涯的发展打了一个问号。受地域、工作内容不同的影响,员工们感受不一,相较于金融科技岗,柜员、信用卡岗的工资稍显暗淡。杨兰兰(化名)五年前踏入银行的大门,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出色的业
2024-05-30 20:55:00
已裁2万人!华尔街紧急警告:当下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刻”!
...工作仍未完成。高盛则暗示未来数年仍将继续裁撤约1%-2%员工。自2021年以来,花旗一直在进行重组,最近宣布了新一轮的管理层裁员。该公司今年迄今已承担了约6亿美元的重新定位费
2023-10-24 16:33:00
鄄城农商行李进士堂支行多措并举助力“春天行动”
...,针对不同人群多批次发送存贷款营销短信;内外勤全体员工及农金员,各自发挥人脉关系,充分抓住微信庞大的宣传客群,在各自朋友圈、微信群开展宣传,尤其是针对该支行存款利率及礼品优势
2024-03-18 18:42:00
承信科技的催收合法性:业绩骤降员工急剧减少,商业模式面临挑战
...2023年接连暂停了三家地区的运营中心,报告期内,全职员工从891人减少到31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承信科技在北溟科技的全职催收员工人数已从截至2022年6月底的3
2024-03-21 11:3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