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红楼梦》: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才能收获最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05 18:13:00 来源:戏说三国

《红楼梦》作为古典名著,一直有着大量的阅读群体。读书作为非常主观的个人活动,就难免出现分歧和争辩。

那么,抱着什么样的心态阅读《红楼梦》,才能收获最大?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说一下个人一点浅见。

本人用君笺雅侃红楼这个账号五年,写过八千多篇解读文章,具体字数就不说了。

《红楼梦》: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才能收获最大?

有人对我的观点赞同,就有人反对。有人大力支持,也有人坚决反对。

有人先支持又反对,有人曾反对后支持。

类似情况林林总总。除非有人的读书角度不同。

比如有人认定《红楼梦》是清朝历史。有人说是曹雪芹家事。也有人说是江宁织造曹家故事。有人又说是清宫皇家野史。还有人说是反清悼明……这种观点自成一家,肯定和只读原文情节故事的解读有本质的分歧。

遇到这种情况便会产生无效沟通。因为是读书方向出了差异,而不是读书的问题。

就像两个人,一个喜欢川菜,一个喜欢粤菜,然后争辩谁不好吃一样,错在出发点上便无法结论。

《红楼梦》: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才能收获最大?

个人观点是互相尊重对方立场,不做无谓争竞。

对于那些阅读原文的读书人,对原文阅读和理解才是最至关重要的。

以八十回本为止,曹雪芹基本上已经铺垫了所有线索,足够呈现出结局的主要内容,就看如何去理解。

但有人喜欢一百二十回的结局,也未尝不可。

读书在于个人难免主观。在自我认识和理解中肯定是对的。但对别人却未必认同。

所以,经常有人评价“牵强附会、胡说八道,曹雪芹都没你想的多”,代表各自读书的分歧之争,最为常见。

无论是谁都不可能说自己完全遵照作者的思想去理解,更不可能百分百正确。

《红楼梦》: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才能收获最大?

别说曹雪芹先世多年,就是余华和莫言这些现代作家的书,很多人的理解与作者也都不一样。他们各自看到的,肯定是自己的思想。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如果一定要强求和作者屈同,注定会错误理解古人的书。而且也不可能读每一本书就要去问清楚作者写的是什么?

《红楼梦》的阅读,坚持“依据原文”,根据原文的线索和伏笔去适当延展理解就非常足够了。而尽量不要自己创造故事来解释原文。当然,演绎改编故事又是另外说法。

基于原文的阅读的好处,在于可以轻松驾驭自我理解,不用给自己套上过多枷锁。比如某某人怎么说,某某专家是何观点。

只需要想一想曹雪芹为什么这样写,然后从原文去找到相关线索作证解决问题就好了。

《红楼梦》: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才能收获最大?

至于对和错不是核心,而是自己是否得到。

《红楼梦》的特殊在于作者没有明确大结局。导致谁对谁错,谁也不知道!

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坚持自己有理有据的理解,就是好的读书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说王熙凤这个人物。

推崇者将之奉为女性楷模。有能力、有手段、有野心、够狠辣,十足的女中枭雄。

贬损者将之斥为魔鬼,杀人如麻,放纵贪欲,草菅人命,泯灭人性,十足非人。

不同的人看不同的角色。不知道其他人是如何看待《红楼梦》中人物,肯定有喜有厌!

但本人喜欢曹雪芹笔下的每一个精彩人物,无论善恶还是慧蠢,都由衷喜欢。

以喜欢为基础,再看人物的优点和缺点,尽可能真实客观的去认识他们。

比如王熙凤,确实比贾家男人都强。这是《红楼梦》女强男弱的基调,毋庸置疑。

《红楼梦》: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才能收获最大?

但要说王熙凤是武则天那样的能人,则差之甚远。

纵观王熙凤的能力很强,但水平非常一般。

荣国府在她的手中不但没有焕发生机,反而走向灭亡。

这当然主要是男人的责任。但王熙凤自己那一摊也是越来越糟糕。

王熙凤管家荣国府,抛开她依仗权力铁血手段的冷酷镇压,实际是一地鸡毛,并没有办过一件对贾家有益的事。

反观贾探春管家,在极有限的权力范围就做了好几样对贾家有益的管理举措。双方优劣一目了然。

贾探春的方式叫管理,王熙凤的方式只叫管。

贾探春是为了贾家好,站的高看得远。

王熙凤只为她自己好。这就是格局的差距。

而王熙凤处理自己的事情也不好。比如贾瑞和尤二姐那两件事,完全没必要小题大做到自己挖坑埋自己的地步。最后她的结局与此有关。

所以,王熙凤这人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她有着卓越的能力,却并不能用之于正。

这种评价和喜欢不喜欢她无关。

《红楼梦》:需要什么样的心态去阅读,才能收获最大?

王熙凤确实自私,寡毒,人性缺失,视人命如草芥都是事实。她这种人肯定是坏人,而她的能力可惜被糟蹋了。

王熙凤更像是武则天的佞臣来俊臣,当不起狄仁杰那样的本事。

她最终的结局,也必然是自作自受。

比较起来,比王熙凤强的大有人在。只能说贾家男人太差是真的。

所以,一个人物的分歧凸显出读书理解的争议。无关对与错。

千万不要因为别人与自己的观点不同,就说什么误导了,曲解了,牵强附会等等……

站在不同意的观点,再正确也不对。

站在同意的观点,再错误也有人支持。

还是那句话,包容不同观点才能看到自身的不足。你说呢?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05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那个比贾母更受曹雪芹推崇的女人,才是贾家未来的希望
...,成为古人隐喻君子之德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红楼梦》中,李纨得梅花,儿子贾兰得兰花,林黛玉得竹,“菊”则以宝钗、探春二人房中陈设分享,这几个人无疑是被曹雪芹褒奖和偏爱的
2024-11-19 09:44:00
《红楼梦》并非是悲剧,而是一曲“警世钟”,其中的道理受用无穷
《红楼梦》要如何去认识和理解,每个读书人都不一样。所以才会演绎出各种解读和分歧。《红楼梦》问世之后,很快就被流行,并形成了传播。据说有清代女子看到宝黛爱情悲剧后,“断肠而死”。可
2024-10-06 16:52:00
观众“红楼梦碎”,胡玫晚节不保?
电影新片《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以下简称“新红楼”)上映后票房、口碑不济,66岁的胡玫导演“破防”了,耗时18年打造“红楼一梦”,却换来一个“晚节不保”,业内人士和专家们如何看?《
2024-08-20 18:46:00
《红楼梦》与现代作家
作者:黎荔《红楼梦》在外描写中国文化最精致的一面,往内描写人类心灵最精微的层面,它已进入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作为这个传统的一部分,《红楼梦》反过来又对其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024-01-29 16:05:00
《红楼梦》那么多名字,为什么最终选择用“红楼梦”三字?
《红楼梦》的名字,在开篇就有过描写。可见对名字的选择,曹雪芹极为的重视。(第一回)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
2024-09-12 15:31:00
...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中国有四个城市与曹雪芹和《红楼梦》关系最为密切,分别是南京、北京、扬州、苏州。那么,哪座城市是曹雪芹心中的“家乡”?为什么说《红楼梦》是曹雪芹“乡愁的
2024-08-15 20:51:00
给《红楼梦》题名的吴玉峰是谁?
《红楼梦》开篇就讲了名字的由来。从《石头记》到《金陵十二钗》,有好几个名字供选择,结果却被定名为《红楼梦》,不免令人好奇“为什么”?有观点认为《红楼梦》的定名并不是曹雪芹,而是程
2024-09-12 15:22:00
聊聊《红楼梦》与大运河的文化渊源
...雪芹也将清帝南巡所经过的城市、所发生的故事编织进《红楼梦》。“扬州旧梦久已觉”,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运通道之一,连接着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将曹雪芹、《红楼梦》、曹
2023-07-08 21:18:00
《石头记》是谁写的?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么?一篇文章讲清楚
...录》后,又发生了几易其名的的情况,从《石头记》到《红楼梦》,究竟哪个名字才是曹雪芹的原文原意?我觉得答案在第一回就已经写了清楚。原文是这么交代的: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
2024-09-12 15: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