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学习生活化 知识结构化
——“双减”背景下新课标落地一学期的初观察
提要:今年4月,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并定于秋季学期施行。新课标的颁布为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绘制了育人蓝图。随着福州中小学大部分年段学生进入学期尾声,新课标的落地给教育教学实践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12月12—14日,福建省教学开放日在福州钱塘小学教育集团举办,为我们了解课标之“新”与教育之“变”提供一个窗口。
学习回归生活
“双减”政策出台迄今,已一年有余。措施有效,学生课业负担大大减轻。但家长们添了新的忧虑:作业少了,咋知道孩子学得怎么样?玩得开心了,学习兴趣为什么不见长呢?
看似一个悖论,但在福州市钱塘小学李清华老师看来,是因为很多教学内容缺少与学生兴趣、爱好、生活、成长的关联,所以教学内容不管多与少,学生都不感兴趣,都觉得是一种负担。
如何破?钱塘小学谢醒老师带来一堂语文学科展示课:《“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语文综合性学习》。其中有一个环节,把饮屠苏酒的习俗融入课堂情境活动中,情境在线,让学生知道饮屠苏最小的先喝,表示得年的喜庆。
出示图片:图上的小孩子在干什么?
师:小孩子怎么可以喝酒?大人不管吗?
生:不管,因为屠苏酒小孩也可以喝。
师:不但可以喝,还可以先喝。屠苏酒的规矩是家里最小的先喝。
生:我不能喝,家里还有妹妹。
生:我可以喝,家里我最小。
师生站起来一起模仿举杯,老师说:祝你们又长大了一岁。喝完了,要开始敬酒了。你们想敬谁?说什么?
祝酒词:祝妈妈心想事成;祝爷爷奶奶健康长寿;祝爸爸治好更多的人……
指导朗读:春风送暖入屠苏。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主题是写除夕、清明、重阳等不同节日的古诗。谢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诗歌中寻找诗中习俗,拓展与之相关的传统节日风俗;课外则提前让学生们以诗、画、书、乐等多种形式尝试去探寻传统节日并展示交流。课内外的联结,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节日的底蕴。
福州市林则徐小学陈丽莲老师执教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课上,陈老师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发现读不完的大书中作者观察的秘密:通过运用听到、看到+感受,观察+列举,观察+想象的语言密码,了解作者观察、描写大自然的方法,并学会记录自己的观察体验,激励学生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之书中学习成长,并进行相应的表达练习。
福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林安娜老师以数学学科为例。新课标在学习目标上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改为“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就是原来的数学有点难了,很多孩子连学习信心都没有,何来增强?所以先要建立信心,就是把很难、很偏的题目撤下来,让数学和生活更贴近,让孩子知道数学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课堂与世界相连接,让学习与生活相融合,将学习由“解题”转变为“解决问题”。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所言,新课标的目的是“努力教给对学生一生的生存、生命、生活的展开与实现有用的东西”。
知识从碎片化走向结构化
学习目的的变化,带来的必然是教学方式的变化。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曾指出:以往的课改只拿来了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没有把他的‘结构课程’拿来,更没有把两者结合起来。”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卢永霞对此颇为认同。
“发现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方向没错,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知识的碎片化,未能形成知识体系。新课标强调的就是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钱塘小学黄文君老师带来的统编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五十六朵花——唱山歌》。课程围绕“听山歌—唱山歌—画山歌”的主线,学生感受侗族大歌、壮族山歌、苗族飞歌的音乐特点;结合以图谱、对唱、学业任务单等方式,学生体验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感受多彩山歌的魅力。
基础教育各学科各行其是,形不成育人合力的问题,此前并没有被充分重视。新课标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鼓励教师突破学科边界,开展跨学科教研,设计出主题鲜明、问题真实的跨学科学习活动。
在开放日活动上,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福建省美术学科带头人蒋云老师执教了小学美术《四季歌》。蒋老师将音乐与美术相融合,以一首师生联唱《听我说》拉开本堂课的帷幕,接着用童趣的教学语言、富于趣味性的表情,带领在场的师生们一起体会四季的色彩,领略四季的美景;同时通过古诗欣赏,融合语文知识,让学生了解人与四季的关系。课堂通过音乐、思政劳动、语文等学科与美术相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的跨学科特点。
教育是一门智慧之学。让学习知识向生活回归,让教学内容呈现完整性、结构性、跨学科性,促进教与学课堂模式的改革,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达到这样的教育目的,还需在实践中继续摸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09:1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