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新工科+思政”教学创新可“三管齐下”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6-25 06: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赵厦

高等教育在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以,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将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之一。

新工科建设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行动,旨在培养新兴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是贯彻落实“新工科”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之举。

鉴于当前高校对新工科课程思政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思政元素存在一定“硬融入”与“表面化”现象,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索“新工科+思政”教学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新工科”教育虽重视将思政内容合理融入教学,以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但在操作中仍存在一定困难。

一是“新工科”的课程性质导致其较难与价值观塑造相联系。新工科课程的理论性、技术性和专业性较强,且具有一定抽象性,加入思政教育内容的确面临操作上的挑战,需要处理好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施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

二是从“新工科”教育内容中引申出的思政知识点较零散,如若不能以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相串联,将导致两者的融合缺乏逻辑,无法形成体系,不利于学生整理、记忆,也难以升华课程内涵,推动育人体系格局性变化。

正因如此,如何将“新工科”与思政教学更好结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通过跨学科融合,将与“新工科”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教学体系。这一过程中,一是要以全局思维确立课程思政目标。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新工科”相关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实现两者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促进和共同提升。例如,创新精神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也是“新工科”人才必备的精神特质,教师可在知识讲授中,通过增加探索性、试错性、实践性内容,着重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训练,以完善“新工科”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建设。

二是要构建起学科融合的框架体系。“新工科+思政”并非工科类学科与思政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要做到融合贯通、相辅相成,以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要将思政教育的要求融入“新工科”人才培养方案,有力借鉴工程专业认证和评估体系思路,立足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性规划教学目标、明确产出效果、实施达成度检验,避免“新工科+思政”出现“两张皮”与“形式化”现象。要围绕学生专业素养及基本素养培育,结合不同学习阶段特征,把握好“新工科”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思政内容融入的侧重点,以构建相互支撑、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

三是要增强“新工科”中融入思政内容的精准性。教师可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业方面的案例事件或实际问题,为学生讲授其中工科知识的同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道德责任等思政元素,以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例如,在分析“中国高铁”的建设过程时,除讲解一些工科相关知识外,教师还可引入团队合作、责任担当等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建立对工程实践认知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工程技术的根本是要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进而激发其专业荣誉感与行业自豪感,增强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意识,自发培养和形成合作能力,用青春书写时代华彩篇章。

同时,以多重维度挖掘课程思政资源。要想在“新工科”教育中融入更多思政要素,丰富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必不可少。教师需要从多维度深挖这些资源。

一方面,可从家国情怀角度挖掘。“新工科”教学内容涉及诸多新兴技术,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均是为国家战略部署服务的。因此,挖掘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首先应深入阐释其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例如,人工智能发展与应用取得的重大成就,既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也符合当下所提倡的新发展理念。因此,可以在教授“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融入“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爱国主义情怀”等思政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另一方面,可从个人理想信念角度挖掘。“新工科”专业所研究的技术旨在为人类服务,是将个人价值寓于社会价值之中的重要彰显。因此,可通过挖掘那些有着崇高理想信念的科技工作者、战略科学家的人物事迹,开展“新工科”课程思政教学,以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将自我理想同国家前途命运联系起来,以青春之我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最后,结合课程思政资源特征创新“新工科”教学方式。要想让课程思政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需要根据课程思政资源的特点,设计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受益的教学方式。

其一,进行启发式引导教学。教师需充分研究,高屋建瓴地进行启发式引导。比如,可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和开展调研,并在课堂上以集体研讨的方式让其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此过程中适当进行启发式引导,让学生体会其所了解的新兴技术发展应用和国家战略之间的联系,进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再如,结合有关教材或内容设立一系列问题,承上启下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营造一种强烈的课堂求知气氛,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

其二,进行互动交流式教学。教师可通过观看人物事迹纪录片、国家技术崛起等相关故事片营造课程思政教学氛围,并让师生、生生间积极开展交流互动,在开放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实施思政教育,以实现“头雁效应”向“全员参与”、“典型案例”向“课程蓝本”的转变。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5 0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大数学学院新形态系列教材入选第二批山东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
...院校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更高标准的要求。课程思政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在线教学的形式创新与效果考核等,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张天德教授策划了山
2023-11-14 17:15:00
...学科立德树人成效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健全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不断提升学科育人成效。健全培养体系,提升育人成效。学
2024-05-14 03:22:00
...学校打造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的“三维四递进”安全思政育人体系,以安全思政为主线,打造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安全+”课程体系,实现贯穿行业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安全育人模式。
2023-12-28 06:45:00
... 由云南省教育厅指导,昆明理工大学主办,新华网新华思政提供支持的“云南省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联盟年会暨‘四新’再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讨会”于11月23日-24日在云南昆明成功举
2023-11-26 17:45: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王巧云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智能建造已成为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在
2023-07-28 05:47:00
摘要:课程思政是我国经过长期实践,在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的新时期教育发展方向,高等院校电路专业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可以
2023-12-09 05:48:00
...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融入传感器领域和符合育人目标的思政案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于一体,培养德为先的工程人才。CDIO实践强调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角色,通过实际项目
2023-11-10 03:53:00
...树人氛围:强化时空结合学院注重在专业课程中强化课程思政的核心地位,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鲜活案例、生动故事等形式引入课堂,寓教于情,形成了鲜明的课程思政主题,以课程思政为载
2024-04-19 09:29:00
...实施九大工程。”荆洪阳说。这九大工程分别为:新工科思政铸魂育人工程、新工科专业重塑升级工程、新工科课程体系建设工程、新工科新形态教材建设工程、 新工科师资团队培育工程、新工科
2024-04-01 08:4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