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三维开放融通 培养机械类卓越人才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4-19 09: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三维开放融通 培养机械类卓越人才

工程实践能力,是新工科卓越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工程创新的基石。近日,江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鲁金忠等申报的“工程实践能力导向的‘三维开放融通’机械类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评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我们从现代制造业对新工科人才知识、能力、创新、素养一体化的要求出发,从培养方案、育人机制、树人氛围三个方面,构建了‘三维开放融通’机械类卓越人才培养新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成果第一完成人、机械电子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鲁金忠强调,新工科人才需要具备从制造到创造的工程素养,而这一成果的背后凝聚着团队长达14年的探索与努力。

培养方案:打造专业集群

“专业选修课面向学院所有学生,我不仅学到了本专业的知识,也学到了学院其他4个专业的知识。在专业实践中,我们会与其他专业学生组队,协作配合,最终共同完成实践项目。”机械工程学院2021届毕业生许国强说。

这是鲁金忠团队进行专业集群建设的一个缩影。新思想、新路径带来新方法和新体系。机械工程学院深入分析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新工科人才要素,确立工程实践能力导向的机械类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地方高校工科特色专业的集聚优势,聚焦机械类专业集群,实现培养方案上专业集群的开放融通。

学院以机械类专业核心能力为指引,共设专业导论第一课、图学、材料、设计、检测等课程,共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根据专业特色内涵,反向设计、正向实施,建设3—4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含大课程、独立实验课和校企共建实践项目,建设专业核心课程群模块。以智能装备为载体,融合创新竞赛命题,打通集群内不同专业知识和能力通道,共谋专业综合实践项目。以“共建同教”和“公选同修”为模式,建设包含32门选修课的平台,共享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目前,已建成国家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出版高水平教材18部,发表核心及以上教学研究论文9篇,形成了优质教学资源库。

育人机制:促进产教融合

培养未来机械类卓越人才,更加强调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院发挥区域性装备制造创新园区集中优势,积极寻求协同育人新主体,把企业引入课堂,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让企业有机会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构建“高等学校主导—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集聚”的产业育人新路径,培养适应多方面需求的综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实现育人机制上产教融合的开放融通。

“我们与区域性装备制造创新园区进行深度合作,请他们收集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把控、前沿技术应用等环节中的问题解决实例,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大纲编写成课程案例,有机融入到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王宏宇教授说。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深入思考,并与企业实际运用的解决方案进行比较,在实践中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5年间,校企共同打造了22门产教融合核心课程,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除将企业的第一手资料搬到课堂外,学校还聘请企业工程师、技术骨干等作为校外导师,组建“双师双能双栖”型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应用有机结合。

树人氛围:强化时空结合

学院注重在专业课程中强化课程思政的核心地位,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鲜活案例、生动故事等形式引入课堂,寓教于情,形成了鲜明的课程思政主题,以课程思政为载体讲好江大故事,讲好身边人故事。

学院以服务制造产业链条为目标,发挥高层次平台的实践育人职能,积极建设国家实践创新平台。第一、二学年,依托国家基础训练平台夯实专业基础,依托国家工程中心训练创新思维。第三、四学年,依托国家实践教育基地培养工程素养,通过国家学科竞赛提高实践能力。同时,构建智能车、移动机器人、慧鱼、无人机、产品创意设计等特色社团创新平台矩阵,以研促学、以赛促学,形成时空结合学研赛贯通的实践育人体系,全面提升机械类卓越人才科学思维、批判性思维、研究开发、发明创造、团队协作、组织协调、自主学习等能力。建成了以国家教育部门现代产业学院、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为代表的五类国家实践创新平台。近年来,学生获得以“挑战杯”特等奖为代表的各类竞赛奖项120余项。

5年来,学院共培养毕业生1332名,94.63%就职于制造业企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工程实践能力。“三维开放融通”培养模式在校内深度应用,在“四新”专业建设和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多家权威媒体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郑礼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体系。持续建设山东省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开发涵盖三维建模机械设计、数控加工与编程、综合自动控制、工业网络、PLC技术、机电协同技术、5G通信、机器视觉、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应
2023-08-29 09:13:00
...训和科创训练20次,企业培训课程7门。构筑“多元培养、三维融通、全程协同”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在总结长期实践创新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以高校、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培养、三维
2023-08-25 09:06:00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打造“一体三维”思政课课堂体系和课程思政“七进”工程日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新打造的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完工,即将正式对外开放。该
2024-03-22 06:41:00
“优结构 提内涵”增势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比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级奖项120余项。图①: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图②:学生创新项目作品。
2024-03-25 07:44:00
全国技能大赛:不仅是竞技场还是“风向标”
...新技术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增材制造设备操作项目分为三维数据采集与建模、零件缺陷修复、产品设计、产品3D打印与后处理、零件三维数字化检测等5个模块。王龙表示,此次比赛任务量大、
2023-10-13 03:53:00
...此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基于艾迪普iArtist实时三维可视化创作工具创作的作品,在第二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TAC三维数字设计赛中荣获三等奖。(安新轩)
2025-03-25 16:30:00
...思政”育人体系,搭建课程教学、校园活动、日常养成“三维”育人平台,实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弘扬工匠精神,推进“牛学校、牛教师、牛学生”“三牛工程”建设,培养具备
2023-11-07 09:06:00
...然后让学生将模型随意拆分,再进行测绘,制作二维图和三维图。”黄晓萍说,为了让课程更接地气,他们专业的老师也在与时俱进,这边课堂刚下课,那边又钻进企业生产一线,不仅每周进厂,寒
2023-04-17 00:06:00
要卷,就卷技能
...再到后来的编程、加工零件,最后是学设计,出二维图、三维图。“教的全是精华。”那段日子,邵辰涵直呼很值。这个班之所以能“速成”,当然与老师的精心安排密不可分。“成为老师之前,我
2024-03-08 09:35: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