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刘泰山 陈励 朱文琳
漫步广东韶关市武江区重阳河畔水口村,只见田野稻浪随风起伏、村道宽敞整洁、参天古树绿荫如盖,还有韵味悠长的龙舟调、充满烟火气的特色龙舟宴,好一幅“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水墨画。

水口村民风淳朴,素有扒龙舟习惯,人称“龙舟小村”,但乡村资源碎片化、变现难,乡村建设过度依赖财政投入,产业培育缺少专业人才,近年经济发展遇到瓶颈。如何将美丽乡村转化成美丽经济?武江开始探索“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水口龙舟文化为载体,在全市率先引入乡村运营团队,实施“运营主体+强镇富村公司+村委+村民”的整村运营模式,助推乡村奔向高质量振兴之路。
“双向奔赴”的选择
近年来,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也因独特的龙舟文化和千亩油菜花海盛名在外,水口村早早喝上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头啖汤”,然而因为缺少专业规划与运营,依靠现有的设施及农家乐难以吸引游客,游客来了又去,“留不住人”使得当地产生的经济效益甚微,就连村中的保洁管理仍只能靠村委兜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广东省委提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工作要求,武江决定当“吃螃蟹者”,广发“英雄帖”,将专业乡村运营团队“请进来”,对乡村“问诊把脉”,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江实践。
“引入乡村运营团队是武江全新的探索尝试,希望通过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把所有资源盘活整合为一个平台运营,丰富业态、提高效益,从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武江区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国浩表示。

锚定目标后,武江派出考察组多番走访“取经”,希望与爱乡村、会策划、懂营销的乡村运营团队开展合作,将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最终,考察组“相中了”来自广州的乡村运营团队,他们有丰富的运营经验,也有成功运营案例。
该乡村运营团队实地走访重阳水口后,也被村里浓厚的龙舟文化、优越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风所打动,双方一拍即合,为打造全新的缤纷水口,武江区与乡村运营团队实现了“双向奔赴”,团队为乡村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视野、新的活力。
“无论是挖掘乡村生态、生产、生活价值,还是推动传统产业向文旅、农旅融合等现代产业转变,都不能依赖于政府有关部门的无限投入。”乡村运营团队负责人郑灵表示,“相比投资商只负责项目在村庄的实施和盈利,我们更像是乡村的经纪人,统一收储资源、统一规划开发、统一招商运营,推动乡村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统筹规划“钱景”
从前,重阳镇村民“靠水吃水”,河道、龙舟、油菜花田、农家乐是为数不多的旅游资源,水上无动力运动基地的挂牌虽为村庄发展探寻多了一种可能,但总体而言资源碎片化、变现难,又缺乏后续经营管理,始终制约着水口发展。

如今,武江区源于对“水经济”价值的再认知、对水口龙舟IP的新运作,为其贴上“整村运营”的新标签,且看积极引入新概念、新模式的水口如何将传唱百年的“龙舟调”唱成一曲“乡村致富歌”?
乡村运营团队化零为整,将全村资源握指成拳,再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以全面提升村庄的经营价值。团队尊重村民意愿,与镇村、村民代表多次对接洽谈后,针对村庄规划、项目引进、产业植入、品牌营销等方面作出详细谋划,“试水”第一步始于“苏醒”闲置资源,通过整合龙舟馆、生态体验馆等村内资产,经评估、磋商后以“资产包”形式入股为运营资本,至此整村规划项目变得具象化。
经过策划改造,河道旁放置了全套卡拉OK设备,村屋被装修成古香古色的茶室,不起眼的民房墙壁涂装了“寻租启示”……三周内快速达成首期“整村运营”条件后,水口村开始提升进村公路“颜值”,可谓是“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早期吃上‘旅游饭’的村民的产业同质化严重,陷入‘有美丽无特色、有想法无办法’困境。运营团队‘对症下药’,着重于高效转化经济效益。强村富民机制这张‘网’就清晰了。”水口村党支部书记张纯艳说道。
共享共赢,为农户带来真金白银的收益。在全方位拓宽村集体增收、村民“家门口”就业渠道后,不管是出力干服务,还是出屋当房东,村民实实在在获益了,才更有深扎家园、建设乡村的奔头,从而实现传承龙舟文化、发挥生态价值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现在只要运营项目每赚100元,村集体可入账2元。往年除了龙舟集训收入,其余时间我靠打零工、耕田来养家。现在在家门口的当水上教练后,月收入不比大城市低,还可以照顾家里老小,不少队员也逐渐返乡,这龙舟调是越唱越响了……”龙舟队队长苏桥洪兴奋地说,驭龙舟、踏水浪,也成为了一份实打实的好活计。
“我们不是简单地为村庄‘涂脂抹粉’,而是在其浓厚的文化底蕴中挖掘出新的形象内涵,从而带来实际效益。老话常说‘水为财’,但村庄发展不可再受限于水。”郑灵说。
冬季水位低,故水上活动“搁浅”。运营团队科学研判旱季经营情况,提出全面串联千亩油菜花基地、六记兰花基地、水上运动基地、缤纷研学营地,发展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生态体验、科普培训、研学实践等新业态。
“经区农业农村局推介后,我被水口试点村的历史文化所吸引,我投资承包了龙舟茶室,并在茶室装修中加入了许多龙舟元素,希望我们的富硒产品能在重阳水口有更好的发展。”首批入驻水口的企业负责人胡天保说道。
未来美丽乡村可见一斑
伴随着水口村缤纷营地系列活动的陆续开展,乡村从建设到运营,由单一旅游产业到文旅结合,再到农文旅三者深度融合,在市场化运营的催化下,更多美好的“化学反应”正在产生,乡村“面子”美了,“里子”充实了。
水口村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武江更多乡村看到了未来灿烂曙光。日前,武江举办全区农文旅高质量发展招商大会,共成功签约21个项目,合计投资金额超29亿元,项目涵盖了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共迎武江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元年,极大鼓舞和增强了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也让人们更确信农文旅融合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村民增收的高招、实招。

显然,武江在重阳镇水口村开展“运营主体+强镇富村公司+村委+村民”整村运营的试点工作,既是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也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百千万工程”重要部署的具体体现。2023年一季度,武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78.4亿元,同比增长5.7%,总量全市第一,增速全市第三,在一季度韶关市“百千万工程”考核中综合排名第二,一幅武江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已徐徐展开。
面向未来,武江区将不断锤炼完善水口村整村运营模式,打造未来乡村的运营样板,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效运营模式,将乡村建设成为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生产生态生活高度和谐的美丽新乡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17:45:2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