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父亲在,家就在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22 09:4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本报记者 莫淑媛

“家和万事兴。”这是冯海珍特意挑选的字画。她将其张贴在客厅墙上最醒目的位置。“我爸辛苦了一辈子,今年我想让他在漂亮的房子里过年。”冯海珍一边在厨房里忙碌一边对记者说。

冯海珍是桂平市寻旺乡先锋村独居老人冯正浩的养女,2016年参加工作,目前在南宁从事餐饮行业。近几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小有积蓄。2020年,在党和政府的政策补助下,冯海珍拿出积蓄把家里的老房子重新翻修,把房里房外都粉刷得干净明亮。两年来,她又陆续为家里购置了冰箱、彩电、洗衣机、电热水器等,让父亲生活更方便舒适。

1月20日,记者走进这间约75平方米的平房,虽然房子装修简单,但里里外外收拾得非常整洁温馨,墙上贴着“兔年大吉”,房间门上贴着“新年快乐”,非常喜庆。今年1月初,冯海珍就早早回家,为家里添置生活必需品、装扮房子,还购置了一台55寸的小米电视,计划和父亲一起过个幸福年。

“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冯海珍由衷地说,在国家政策帮扶下,他们家于2020年实现脱贫,父亲几万元的骨科手术费获得医保报销了大部分,平时还享受低保、养老、残疾人补助等政策,生活有保障。

“不管赚多少钱,我都优先想着为家里增添生活用品,给我爸改善生活。”冯海珍说,自己平时在外工作,无时无刻不惦记着父亲。她给父亲买了一台老人手机,每天都会给父亲打电话,关心他的生活和身体情况,每隔两三个月就回家一次。冯正浩今年72岁。去年7月,冯海珍花费5000多元,带父亲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做了全面的检查。“父亲年纪大了,带他做个全身体检,我才心安。”冯海珍说,父亲在她三个月大时就收养了她,独自一人将她抚养长大,她要好好孝敬父亲。父亲在,她的家就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2 1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故乡,那棵橄榄树
...种下这棵橄榄树,是为了满足家人的口舌之欢,因为老家桂平市有一种大家普遍都喜欢的食材——乌榄制作的榄角。过去,物资匮乏,而乌橄榄便于储存,物美价廉,便成了农家一道美味而又常见的
2023-02-20 11:43:00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用心服务尽显风采——记桂平市公安局“三合一”业务大厅二三事本报记者 梁启勇桂平市公安局车管、户政、出入境业务大厅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对标群众需求,以更加
2023-08-30 10:32:00
...了一条信息。张晓是梁俏曾经资助过的一名学生。梁俏是桂平市金田镇第三初级中学老师,从教10多年来,她管理的班级没有一个学生辍学、失学,全部顺利升学。她说,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这
2024-05-18 09:49:00
...文转自:贵港日报本报讯(记者梁启勇 通讯员彭惠薇)桂平市石龙镇男子陆某光打着恋爱的幌子,假借事由骗取钱财,而两名女子被爱情蒙蔽、人财两失。5月23日,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民警通
2023-06-15 10:29:00
小龙虾住进“大房子” 新技术助产业增收
...助产业增收本报讯 (记者杨小露 通讯员黄锴)9月16日,桂平市石咀镇小汶村富硒虾稻生态农业产业园迎来喜事,约165公斤的小龙虾种虾“乔迁新居”,搬进新建成的占地0.33公顷的
2023-09-23 09:13:00
...本报讯 (记者杨小露 通讯员覃小珍)9月25日,记者走进桂平市石龙镇新隆村村民覃远东的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金灿灿的“光荣之家”牌匾。这块牌匾满载着覃远东一家的自豪。覃远东
2023-09-29 10:14:00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桂平市江口镇新其小学 宋锦海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的早上,榕树下,一群孩子在扫地。菲握着扫把,杵在那儿,看到了我,不屑地说:“老师,我们来学校是学习扫地的吗?”菲是班
2024-04-27 18:56:00
...报本报讯 (记者梁启勇 通讯员龙美宏)6月24日晚9时许,桂平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接到南木镇山塘村群众黎先生报警,称其70岁的父亲平时都在浔江中的白沙洲上放牛,但因近日连续暴雨
2023-06-30 10:18:00
一树荔枝年华远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梁 勇先前,桂平市风头最劲的荔枝是南区麻垌镇出产的荔枝,果大核小肉厚皮薄汁多浓稠绿色无虫,时至今日,麻垌荔枝依然口碑如一。因此,2012年麻垌镇荣获“广西荔枝之
2023-07-16 09: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