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皇帝能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明朝的皇帝为什么不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31 20:00: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朝大臣无法无天;清朝大臣俯首帖耳,二者区别这么大,主要因为清朝统治者掌握了统治秘诀。

清朝皇帝的第一个秘诀是狠

清朝皇帝能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明朝的皇帝为什么不行

表面上看,生活在清朝的臣子是比较安全的,除了三藩之乱时期,康熙杀了几个汉臣;雍正时期杀了个年羹尧,大多数大臣基本上都能平安着陆、善始善终。

即使甲午战争中,那些丢盔卸甲当了逃兵(比如狂奔500里的叶志超,乘海军广济轮逃往烟台的龚照玙等)的汉臣,皇帝也格外开恩,不但没有杀头,也没有让他们坐牢,甚至有的还能官复原职。继续重用。

比如逃跑将军,李鸿章的爱将、授武卫军统领黄仕林,不但没有治罪,最后还官复原职。

虽然皇帝也斩了一两个倒霉蛋汉人将领,但相比明朝仁义得多了。

如果这些临阵脱逃的汉人将领,不幸生在明朝,无论是遇到明世宗,还是崇祯,恐怕项上人头都难保。

既然如此,如此为什么还说清朝皇帝狠呢?

主要是清朝立国的时候,手段狠,把天下百姓杀怕了。

清军入关的时候,采取屠城政策,从肉体上摧残,精神上震慑汉人。

清军入关,在消灭包括南明军队的各地武装过程中,采取的是三光政策,除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广州大屠杀;在苏州、南昌、常熟、海宁、济南、金华、湘潭、汾州、太谷、朔州、四川等地也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三藩之乱时,清朝已经入关30年,但依旧在平叛中进行了丧心病狂的大屠杀。

《清史稿.王骘传》中,王骘在康熙的上疏中说"四川祸变相踵,荒烟百里,臣当年运粮行间,满目创痍。自荡平后,修养生息,然计通省户口,仍不过一万八千余丁,不及他省一县之众"。

四川是人口大省,竟然杀得只剩下18000人,还没有其他省一个县人口多。

由此可见,清军对当地人民的屠杀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不仅是四川,其他相关地区也遭受类似的厄运,比如江西百姓遭受屠戮的数字也非常吓人。

康熙十八年,浏阳县知县曹鼎新说"自甲寅吴逆倡乱,……以至王师赫怒,整兵剿洗,玉石难分,老幼死于锋镝,妇子悉为俘囚,白骨遍野,民无噍类"。

为了消灭人民的反抗精神,清廷除了进行大屠杀,还有大兴文字狱。

文字狱自古就有,各个朝代皇帝都这样做过,但是他们的文字狱是小规模的,持续时间也短,多数王朝政权巩固之后便不再搞了。

而清朝文字狱贯穿整个清朝,历时250年左右;仅仅是高峰期,就持续140年,涵盖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

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微表露了对统治者不满,或皇帝怀疑你的文字中有对清朝统治者不敬的内容,即兴大狱。

清朝皇帝能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明朝的皇帝为什么不行

仅仅是康乾盛世的乾隆时期,规模较大的文字狱就有一百三十余案,其中四十七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而且株连人数很多,少则牵涉百人,多则株连万人。

这些文字狱,除了极少数事出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

清朝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大兴文字狱,不但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还强化了集权统治,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经过一百多年的文字狱,百官的基因中,早已没有了反抗意识,成为只会服从的提线木偶。

明朝皇帝也狠,但是只有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狠;后来的皇帝不能持之以恒。

朱元璋对臣子的狠,超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薄皮萱草,株连九族。

朱棣也不输老子,对方孝孺还曾株连十族。

但是朱棣之后的皇帝就没有了高压统治,而是恢复了正常的政治秩序。

清朝皇帝能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明朝的皇帝为什么不行

明世宗朱厚熜想让父亲进入太庙,竟然有大臣接二连三阻拦,以至于皇帝跟大臣博弈二十四年才最终如愿。

明朝后期万历皇帝为了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竟然费尽心机,遭到大臣们强烈反对,君臣争斗了十年,最后弄得灰头土脸,不得不作罢。

说穿了,还是明朝皇帝不够狠,如果皇帝发狠,谁也不敢提出异议。

在高压政策下,清朝大臣首先考虑的是保命、保乌纱,多磕头少说话,宁可沉默也不能说错话。

只能规规矩矩,不敢乱说乱动。只能说是是是,不敢说一个不字,绝对服从。

清朝皇帝统治的第二个秘诀是集权

明朝皇帝让父亲进太庙,遭到反对的事情,在清朝根本不会发生,因为皇帝就不给大臣决策权,不让他们有提意见的机会。

九子夺嫡的时候,大臣们根本没有发言权,别说那些汉族大臣,就是满人大臣卷入夺嫡之争也没有好下场。“

比如“太子一派”的核心人物是索额图,索额图地位显赫,是康熙幼年首席辅政大臣索尼之子、仁孝皇后的亲叔、皇太子的叔姥爷,还是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曾经是康熙帝最信任的大臣之一。

但是,一旦触及了康熙底线,便被无情打击,终身圈禁;还将其几个儿子逮捕,其他人只要跟索额图沾上边,都严厉打击,毫不手软。

“诸臣同祖子孙在部院者,皆夺官。江潢以家有索额图私书,下刑部论死”。

哪怕是在大臣家里发现了索额图的书信,也是死罪。

对满人大臣如此,对汉人就更别说了。

其实汉人大臣根本就没有参与决策的资格,没有被打击的机会。

即使到了清朝末期,清廷气数已尽的时候,大权依旧牢牢地掌握在统治者慈禧手里,不许有不同意见。

比如当她老人家决定和八国开战的时候,主和派徐用仪、许景澄、袁昶、联元、立山全部被砍掉脑袋。

当然,这时候,不少汉族大臣已经有了不服管教的苗头,以至于八国联军侵华时候有了东南互保,那是后话了。

在八国联军进京之前,大臣们还是服服帖帖的。

换言之,整个清朝时期皇帝高度集权,谁敢不听皇帝的,下场非常惨。

在此背景下,达成能不服服帖帖?

清朝皇帝统治的第三个秘诀是严禁党争

明朝皇帝默许党争,这是皇帝丧失权威的主要原因。

说到党争,人们首先会想到万历年间的东林党与阉党、浙党之争,为了一点事在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让皇帝左右为难、举棋不定,因为怎么做,都会遭到大臣非议。

清朝皇帝能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明朝的皇帝为什么不行

就连刚愎自用的崇祯,跟皇太极议和也是偷偷摸摸,在事情败露之后,让兵部尚书陈新甲当替罪羊。

在制度没有健全的情况下,党争只能加剧内耗,耽误大事。

都说明朝亡于党争,这话有点夸张,但是没有制度保障的党争确实导致效率低下,让统治者不能及时决断,关键时刻坏大事。

比如在李自成即将打进北京的时候,关于是否南迁,大臣们还在争执不下。

崇祯赞同驸马都尉巩永固、左中允李明睿的建议,主张南迁,但是内阁首辅陈演和兵科给事中光时亨一发表反对意见,崇祯立刻缩了回去。

犹豫中,迁都机会错失。

党争还有个弊端,就是法不责众;党争是小集团,即使犯错了皇帝也下不去手,没法将他们集体治罪。

这就让大臣们有恃无恐,敢跟皇帝叫板,而不担心负责。

而清朝统治者吸取了明朝灭亡教训,除了专权之外决不允许拉帮结派。

康熙皇帝就对拉帮结派深恶痛绝,哪怕你这个派系说的是正确的,我也坚决反对,反其道而行之。

当康熙为立谁为太子犹豫不决,征求大臣意见的时候,大臣们几乎一致推荐八阿哥,说他德才兼备。

但是这样反而让康熙非常反感和警惕,跟大臣唱反调:你们说老八好,我偏偏不让他接班。

康熙如此,清朝之后的皇帝也都如此,严禁大臣结党。

众所周知,在清朝后期,左宗棠和曾国藩一直不和,其实也不排除他们是为了明哲保身故意这样。

设想一下,如果两人关系亲密,配合默契,慈禧会容忍吗?他们还会善始善终?

清朝皇帝统治的第四个秘诀是,皇帝的确比较勤政

皇帝集权可以杜绝党争,还能让大臣温顺。

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皇帝必须要勤政,只要这样才能实现集权。

清朝皇帝绝大多数是勤政的,无论是顺治、康熙,还是乾隆、嘉庆,甚至咸丰、道光,他们都励精图治(效果如何且不必说),只有这样才能把权力紧紧抓在手里,让大臣任凭摆布。

因此人们说,清朝虽然多暴君,但是很少昏君,这话大体上是对的。

而明朝皇帝,不少都不务正业,有豹房皇帝明武宗,有木工皇帝明熹宗,有蛐蛐皇帝明宣宗等。

这些皇帝在最大特点是赖,不喜欢上朝,不理朝政。

清朝皇帝能把大臣治得服服帖帖,明朝的皇帝为什么不行

皇帝不上朝,朝政必然依靠太监和大臣,皇帝被架空,根本就没有摆布大臣的欲望,大臣必然非常不听话。

在此情况下,皇帝不被大臣摆布就烧高香了。

当然了,无论是皇帝集权还是百官分权,都不是政权的最佳运作状态,也不是合理的运作方式,更不是人民之福,有制度保障的民主决策机制才是科学制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1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的皇帝为什么治服不了大臣,大臣竟敢骂皇帝
...偏他生活的时代不好,靠藩王上位的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晚年宠信炼丹,不理朝政,天天在西苑专心设坛求福。地方的总督和巡抚等官员争着向皇帝进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实际上都是为了讨好
2023-09-24 16:35:00
明朝大臣们都愿意投靠满清,这和崇祯执政有很大关系
很显然,虽然崇祯皇帝并非亡国之君,但是他确实是做了很多亡国之事,咱们暂且不说他能力到底如何,最起码他确实是不适合做皇帝。虽然,明朝末年有很多天灾人祸,可是如果把崇祯换做别的皇帝,
2022-12-18 21:14
明朝皇帝的五味杂陈:权力背后的辛酸与挑战
我们现代人常常说皇帝是九五至尊,尤其是对皇帝大权在握和妻妾成群特别羡慕。事实上,确实也是如此。综合来说,皇帝应该是古代最热门地“职业”了,如果皇帝算是一种职业的话。但是当皇帝也未
2024-03-19 06:27:00
宋朝和明朝的区别在哪里?
...地树立了自己的个人威权,把中央集权推向了一个高潮。皇帝具有无上的权威,朝中大臣不敢与皇帝争论,那么,他们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断揣摩皇帝的心思。皇帝变得为所欲为,就算明朝的
2023-08-09 13:33:00
宦官之祸:明朝皇权旁落的隐秘推手
...的三大隐患,即使是这三个势力其中一个做大,都会导致皇帝大权旁落甚至王朝覆灭。所以历代皇帝都时刻重视对外戚和权臣的防范,以明朝为例,为了防范外戚干政明朝皇室除了明初的政治需要外
2024-04-21 13:39:00
明朝最霸气大臣,皇帝被俘后放话:这个皇帝不要了
...前,在大臣们的提醒下,安排好了各种后事,以防有人称皇帝出征祸乱国内。明英宗将二岁大的儿子立为皇太子,让皇弟朱祁钰留守京城,朝廷上一切军政大权全都交给大臣于谦专断,然后明英宗就
2024-02-23 20:24:00
明朝史上穷死的一位皇帝是谁,打仗还要和大臣借钱
宋朝很富有,明朝却是很穷,皇帝连打仗的军饷都筹不齐,最后被灭了国。明朝的皇帝喜欢作死,大臣们更是腐败不堪,整天想着给自己手里捞钱,最后国家交到崇祯皇帝手上的时候就是个烂摊子,大明
2023-05-20 15:46:00
清朝皇帝把大臣训得服服贴贴的,为何明朝却不行呢
...一点,那就是这件事情和文字狱没有太大关联。而且只从皇帝的权力来看,明清时期的皇帝几乎没什么区别。他们都是皇权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产物,从理论上来看,明清时期的大臣都只是他们的“玩
2023-03-02 11:40:00
多尔衮的智慧:收服明朝大臣,稳固清朝基业
...强不屈而著称,通常被称作“刚明”,对于明朝和明朝的皇帝,很多明粉更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天子死社稷”,姑且不论明朝皇帝们内心似乎真的都这般刚强,
2023-09-30 08:3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