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昭杀完曹髦却不称帝是为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8 14:4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司马师废曹芳后,曹髦被扶持为新君。但曹髦并不想就这样当一名傀儡皇帝,他想从司马氏的手中重新夺回大权。此后曹髦计划除掉司马昭,可惜事情遭到泄密,曹髦不幸被弑杀。曹髦死后还被贬为庶人,很多人不解,司马昭连弑君都干得出来,为什么他还是不敢称帝呢?曹髦死后,司马昭如果想要登基称帝似乎也并非难事,反正司马家早已成为曹魏真正的掌权者。当时司马昭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司马昭杀完曹髦却不称帝是为什么

三国时期,曹丕家族的势力和实力都是三大集团顶尖的,曹操攫取的是大汉的正统,北方所统御的资源、人口都是三国最多,曹操势力最强大的时候,即便是南方的两大集团都不敢轻举妄动,连汉献帝的皇后都被曹操轻易杀死,加九锡,封魏王一直到最后的称魏帝都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汉献帝对于权势滔天的曹操来说,不过是个可有可无的傀儡,但是就算是这样的情况下,曹操依旧没有将汉献帝杀死,反而依旧尊他为皇帝,但是魏朝的时候,司马家族却将魏帝看做是任意宰杀的傀儡,后来的曹髦就是这样被司马昭手下的成济杀死。

一个朝代的初建,往往需要建立深刻的纽带关系,汉朝的时候汉高祖刘邦建立的是“不是刘家人称王的话,那么天下豪杰并起灭掉他。”这句话一直延续了很久,新朝王莽篡位的时候,也正是这句话挽救了濒危的刘姓皇家,使得天下英雄揭竿而起守卫汉室。可见汉室的稳定性,更何况大汉王朝统治长达四百年,汉家有天下的心理在人民心中是十分稳固的,这和后来的曹魏不一样,如果三国最终被蜀汉统一的话,那么大家可能真的会认为大汉的天下是真理,是不可磨平的。

司马昭杀完曹髦却不称帝是为什么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汉朝的皇帝,那不是后来魏朝的皇帝可以比的了的。魏朝夺取汉朝国祚才二十几年,民族凝聚力和朝廷上官员的凝聚力还不够,就封建时代而言,建立血缘关系集团一般来说是基本要务,但是曹魏集团对于直系血亲的关系却不是非常的稳固。如果说忌惮皇亲国戚威胁皇位的话,那么也不会是开国之初,就像汉高祖刘邦一样大肆分封刘姓亲王。强有力的巩固了汉朝天下的统治,但是曹丕不这样,他不杀汉献帝,只是把他废为了山阳公,同时对汉朝宗室进行了防范,这无可厚非,毕竟每个新朝帝王都是这样的,曹丕不杀汉献帝已经是仁至义尽。

但是对于自己的宗室呢?曹丕却是过分的疏远,写《七步诗》的曹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得不到强有力的宗室的支持,只靠皇帝临死的时候任命的几个辅政大臣是远远不够的,可惜曹丕根本意识不到这点,他仍然故我,唯我独尊,使得后来的魏明帝也和他一样,到了第三代皇帝曹芳的时候,魏朝的大权就像是一块宝石,被移交到了第二代权力者手里了。

司马昭杀完曹髦却不称帝是为什么

魏朝的皇帝被杀,充其量还是因为魏朝的统治不够久远,魏朝的国祚不是世人认为的“天命所归”。而且还有一点,就是杀汉献帝的话,曹操得不到充分的理由,因为汉献帝时候皇宫里比汉献帝年长的皇室不存在,如果曹操杀汉献帝,那么就找不到第二个可以让他嫁祸的人存在,反而就是给自己背上了一个弑君误国的罪名,而且忠于汉室的大臣还大有人在,如此以来,北方能够安定吗?定然是不可能的。而司马家就不一样了,司马昭杀掉曹髦之后,把罪责强加在了太后的身上。《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曹髦传》记载:

太后诏曰:“夫五刑之罪,莫大于不孝。夫人有子不孝,尚告治之,此儿岂复成人主邪?吾妇人不达大义,以谓济不得便为大逆也。然大将军志意恳切,发言恻怆,故听如所奏。当班下远近,使知本末也。”

司马昭杀完曹髦却不称帝是为什么

如此一来,杀掉皇帝也不过是按照太后的旨意,皇帝失德,太后有权管教,这样天下人还能怎么说他呢?而且借此,司马昭还加封了晋王,被赐了九锡。这一切都似曾相识,没错,这就是曹操完全攫取大汉大权时候做的一系列工作,于此,司马昭之心,便路人皆知。

总而言之,敢于杀掉皇帝的,都是有恃无恐的大臣。汉献帝之所以没有被杀,还得到这么好的待遇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他是东汉的皇帝,是大汉的天子,而且杀他没有理由,反而会招致国家的动荡。而司马昭杀曹髦,则是非常轻易的,魏朝藩王们都投鼠忌器不敢入京勤王,而且朝廷大臣们都是司马昭一系的人,不像汉献帝时期全国上下忠于大汉的臣子可谓是全国都有,而且前朝太后郭太后还在,杀掉曹髦完全可以洗脱自己的罪名,魏朝国祚本来就短,还不会导致国家动荡,为了自己的权力,司马昭何乐而不为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8 16: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汉与曹魏外戚专权:偶然因素与必然趋势的探讨
...个短命鬼。虽然曹丕篡位做了皇帝,但曹丕驾崩的时候,汉献帝还活得好好的。不知道汉献帝知道曹丕的死,有什么感想?曹丕去世后,曹睿继承了皇位。其实曹睿对司马懿或多或少有些猜忌的:毕
2023-11-12 08:44:00
...。在汉末三国时期,提到傀儡皇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汉献帝刘协。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前期受到了董卓等权臣的挟持,而在公元196年之后,汉献帝刘协则被曹操、曹丕父子挟持,乃至于被
2024-06-05 06:12:00
...曹操去世,世子曹丕成为新的魏王。不到半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效仿上古时期的尧舜禹,将皇位禅让给他。曹丕以魏代汉,成为新的皇帝,建立魏国,称为曹魏。曹魏从公元220年建国,到公
2024-05-28 06:51:00
曹髦被杀之后,司马昭用了五招平息众怒,他是如何做到的
...假斧钺,已经到了直追皇帝、无可加冕的地步了,比当年汉献帝后期的曹操还要不可一世!到了这个地步,曹髦这个血性少年,已经被逼到了悬崖上,再也无可退让,他宁为玉碎,也不想继续当一个
2023-06-18 20:20:00
汉献帝为何没有被曹丕所杀
曹丕不杀汉献帝的理由,其实主要有三个。首先,曹丕受到他父亲曹操的影响,曹操自诩汉朝的丞相,即使权力再高也没有杀害汉献帝,况且汉朝儒家思想盛行,如果杀了前朝皇帝会对曹丕的声誉有很大
2023-05-29 14:57:00
王莽与曹丕:篡位者的不同策略
...王莽颇多的姑姑究竟有多失望。再来看看东汉的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刘协是汉灵帝刘宏次子,汉少帝刘辩异母弟;刘协因被董太后抚养,故称“董侯”,初封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公元189年
2023-10-11 07:54:00
...的摆布,听从曹爽的话。如果有机会,曹芳是会和当年的汉献帝从李傕郭汜手里逃跑一样,从曹爽那儿逃跑,回到洛阳,挥师讨伐曹爽。总结:由以上三个原因可知,无论是从曹爽自身、门阀士族,
2024-06-04 06:16:00
高平陵之变:司马懿篡权,曹魏的权力转折点
...东汉最终却并没有被外戚篡位——虽然曹操也把女儿嫁给汉献帝,但是曹操本质上更是依靠军阀身份掌权,而非简单的外戚基础上的权臣。而在高平陵之变之后,江东的吴国也出现过权臣弄权现象:
2023-10-05 22:18:00
聊聊古代历史上三大惊人的巧合
...世历史的巧合。二、篡汉建魏,代魏建晋——魏晋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刚继呈魏王王位不久,就逼迫汉献帝让位,曹丕建立魏朝。封汉献刘协为山阳
2024-03-23 17: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