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深圳两院工作报告出炉
“多元解纷”“大数据法律监督”成亮点
2月15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邝肖华、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李小东分别向大会作法院工作报告和检察院工作报告。
两院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深圳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7.69万件,办结50.05万件。深圳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犯罪嫌疑人13489人,受理审查起诉18288人。记者留意到,两院报告中,“全国第一”“全国首例”等词汇频现,并在保障经济发展、护航民生、改革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新进展。
法院:
14.91万件纠纷立案前化解,
质效评估全国第一
“14.91万件纠纷在立案前成功化解,是上年的1.8倍,显著降低群众、企业解决纠纷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在会上,邝肖华指出,在最高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质效评估中,深圳法院位居全国70个大中城市第一。
报告指出,2022年,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7.69万件,办结50.05万件。其中审结一审刑事案件1.1万件,同比下降30.4%,严惩涉黑涉恶犯罪10件,审结贪污贿赂犯罪案件34件。
在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高质量完成牵头负责的21项深圳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任务,联合市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出台民营企业服务保障措施30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审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正当竞争案件624件,严惩虚假诉讼犯罪14件。
“审结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案件5657件,6个案例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纠纷典型案例。”邝肖华表示,在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深圳法院简化涉港澳诉讼程序,联动境内外调解组织,化解跨境纠纷,推动前海建设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并高规格筹建大湾区司法研究院。这一年,深圳法院审结首例大湾区内地执业港澳律师代理案件,首次适用香港法进行司法确认,首次发布内地与香港法律规则比较清单,推动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
在守护民生方面,深圳法院依法严惩重大责任事故、重大劳动安全事故、危险作业、高空抛物等犯罪39件,维护群众生产生活安全。严惩制售“毒花甲”“有毒减肥药”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15件,守护市民餐桌安全、用药安全;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严惩“投资养老”“保健品坑老”等犯罪4件,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136件,追回赃款1794万元。
检察院:
全省首建大数据法律监督
基础平台
“以最大力度保护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会上,李小东指出,2022年,深圳检察机关依法严惩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批捕27人,起诉277人,办理了全国首例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
报告显示,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深圳检察机关突出打击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侵害企业产权犯罪,批捕69人,起诉210人。打击涉黑涉恶、严重暴力和盗抢骗、黄赌毒等严重影响人民安全感的犯罪,批捕3263人,起诉5828人。
企业合规工作也逐渐由个案办理向行业治理延伸。2022年,深圳检察机关优化“五个一”涉案企业合规深圳模式,办理案件133件,居全省首位。同时,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产品回收以及钻石行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出台系列合规建设工作指引。
对于护航民生,报告指出,深圳检察机关在养老诈骗、未成年人保护、食药和环境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其中包括专项整治养老诈骗,批捕52人,起诉36人;针对酒吧、KTV特定场所违法接待与雇佣未成年人等问题,开展“虎牙”系列专项行动,立案245件;帮助89名农民工拿到472万元工资;严惩危害食药安全和污染环境犯罪,批捕16人,起诉54人,公益诉讼立案88件,依法办理全国首宗污油水走私系列案。
报告中,大数据法律监督也是一大亮点。目前,深圳已建成全省首个大数据法律监督基础平台,制定三年数字检察行动计划,正加快建设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研发创新基地。
此外,2022年,深圳检察机关还在全国率先提出“构建海洋检察体系”构想,由前海检察院集中办理全市涉海洋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并与惠州检察机关等开展跨区域协作。
杨溢子 邓子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8 1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