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不砍树也能致富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16 00: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

不砍树也能致富

——三明林改观察系列报道之二

不砍树也能致富

永安市吉山村周边山场生机盎然。(邓英强 摄)

●全媒体记者 陈 渴 通讯员 江祎哲 姜光伟

仲春时节,清流县龙津镇拔里村的小火车在山林间穿行,汽笛声与游人的欢笑声相呼应,让小山村格外热闹。

这里第一次听见火车的汽笛声,是因为砍树。

60多年前,这里是响当当的拔口伐木场所在地。为了方便砍倒的木材运送出山,一条15公里长的铁轨平车道建了起来。山上的树一棵棵倒下来、装上车、运出山。

如今,拔里村发展文旅产业,盘活原拔口伐木场的闲置房屋和农村闲置住房,打造独具特色的森工文化景观。

小火车从彼时的生产运输工具,成为如今游客追捧的观光游玩项目。

莽莽林海如画,三明林里生金的变化最是令人欣喜。

育材生财

春染大地,万物勃发。连片的青山里,吹响了耕耘希望的号角。

踏着石砖道路蜿蜒向上,沙县官庄国有林场1097亩的杉木大径材林全貌,慢慢展现在眼前。说起这片林子,场长谢汝根总有说不完的自豪。在林场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按照“良地良种良法”和适地适树的原则,林分质量全面提高,形成千亩大径材培育示范基地。

拾级而上,来到半坡拐角处,只见一棵长势极好的杉木树高冲天。杉木胸径50厘米,树高超15米。这片林子早已成为场村合作的“活招牌”——国有林场专业技术优势,让林农心甘情愿将山林交给他们合作经营。

根据测算,这个大径材基地亩蓄积量44立方米,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经济价值的创造,远非林木本身。

国有林场培育大径材,拉伸了林地利用范围空间,透光性与树荫并存,大径材落叶在地面上垒起了厚厚一层,是天然肥料。

“这很适合进行林下种植,实现‘一地生多金’。”谢汝根的手往低处指了指,一片“金窝窝”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闽楠、红豆杉、半枫荷……这片大径材的林下空间,已经套种了不少经济苗木。以木荷为例,在同样的生长条件下,可以达到和杉木同样林分质量,是非常好的杉木替代树种,能够为这片高质量林木的可持续经营增加成色。

“更宽阔的林地空间还可以开展茯苓、黄精等林下经济种植,增加中短期经营收入,甚至开发林业碳汇,能获取更多收益。”谢汝根说。

护绿掘金

大径材林下空间愈加“热闹”,更新改造让树干空心甚至枯死的过熟公益林也“重焕新生”。

在位于将乐县南口镇蛟湖村的公益林,浅浅的阳光透过“天窗”洒在林间,地里的多花黄精随风飘扬,一朵朵淡紫色小花花开正旺。

放在几年前,这片几乎被人“抛荒”的林子,怎么可能生出这中药材中的“黄金”来?森林经营试点,让它有了如今的新颜。

站在半山腰向上方眺望,山头处有片围起来的树木,那是还未进行改造前的天然林,林分密度极大,但是树木如同患病一般细瘦,似乎“弱不禁风”。

2002年因国家政策调整,这片林子由商品林划为国家二级公益林,受到严格保护,无法砍伐,经营者也不再投入资金进行抚育管护。

2021年,将乐城发集团负责对其实施更新改造,副总经理陈海强对当时的情况记忆犹新:“当时这片林子树龄达到了36年,胸径很小,已是过熟林,生态功能明显下降。”如果不改造,资产就将清零。

陈海强说了一串数字:当时这片山林一亩最多有110株林木,平均胸径只有15厘米,树高15米,亩均蓄积量16立方米。而相同树龄的商品林,每亩仅有43株,平均胸径却可达30厘米,树高19米,亩均蓄积量26.7立方米。

实施改造,迫在眉睫,也是让林子“重生”的最有效渠道。

发挥全国森林经营试点县政策优势,将乐县开始实施公益林更新改造试点。通过定株经营,尽可能减少干扰,培育大径材、珍贵树种,达到森林的结构和功能效果。同时,遵循公益林可以依法更新采伐的规定,在保证一定郁闭度的前提下,将这片山林的亩均株数从110株降到40株,对采伐强度适度放宽,实现快速更新树种。

多出来的林下空间里,如今已经套种上了木荷、枫香、闽楠等珍贵树种,未来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提高。路边栽种的木荷,胸径已有16厘米左右,树高13米,单棵就可以卖200元左右。

更新改造,一举多得,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齐头并进”。

改造过程中择伐的杉木,带来20多万元的收益,亩均收益约3100元,现在每亩保留的40株杉木,8到10年后可以全部采伐利用;林下套种的珍贵树种部分可以作为绿化苗木出售,成材后可以获得更高的价值;发展中药材林下经济,让广大林农在收获林地的长期效益时,也因种植中药材获得短期收益。

引资入林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绿色发展动能不断集聚,不少林产企业选择三明、落地三明。福建盘古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一。

去年12月,福建盘古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拿到了三明市首本林下空间经营权证,涉及租赁林地面积725亩,租赁期10年,用于种植林下经济作物。公司还以林下经营权及作物作为抵押物,获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50万元授信。

森林处处有“黄金”。盘古制药主要在将乐县开展仿野生黄精种植及加工。

野生环境下,黄精生长在树荫底下。盘古制药之所以选择在将乐开展黄精仿野生种植,看中的正是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充裕的林下空间资源。

盘古制药副总经理何邱明介绍,林下黄精对林分要求不高,中幼林或者近成熟林一般都可以种。每株约产0.4公斤。而且林下种黄精,还能构筑更好的生态环境。通过种植时施基肥,管护中劈草、培土,起到了间接促进林分生长的积极作用。

何邱明说,公司按每公斤12元向林农进行保底收购,林农每亩收入可达12000元,真正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

历经6年发展,盘古制药在将乐县及周边县区发展4000多亩种植基地,建立了黄精种质资源圃。2023年底,建成黄精科技产业园,预计今年公司营业额将突破8000万元。

“林下经济可发展成融资项目,有利于金融对林业发展的支持。”3月12日至14日,在三明召开的全国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现场推进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走进三明的山林,对三明林下经济的发展寄予厚望。

在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同时,三明还用好对口帮扶的政策机遇,做足竹、药、茶、菌等文章,因地制宜建设笋竹、苗木花卉、油茶、岗梅、铁皮石斛等产业基地。

突破传统采伐经营模式的发展瓶颈,这条林农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新路子,让绿水青山实现“颜”“值”同升。目前,全市林下经济经营面积448万亩,去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79亿元。

林下经济发展方兴未艾,青山之间藏“金矿”,带来的馈赠不断“输出”。绿水青山环抱三明,也环抱人们的幸福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6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国生态日 | 三明:将“沉睡”的森林资源盘活起来
...,探索出生态产品价值新路径,让群众不砍树也能致富。将乐县南口镇蛟湖村。(将乐融媒体中心供图)在将乐县蛟湖村公益林更新改造试点,工人定期会对套种的枫香、闽楠、木荷等珍贵树种进行
2024-08-09 12:37:00
福建将乐:“小庭院”里的“大钱景”
本文转自:人民网连日来,在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里,福建盘古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邱明正带着工人们种植铁皮石斛。据了解,这是采用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
2024-05-15 15:12:00
(乡村行·看振兴)“中国碳票第一村”“碳”新路
...福建三明11月7日电 (雷朝良)金秋时节,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的常口村,远山如黛,碧水流过金溪。图为常口村群山青翠,溪水如镜。(无人机照片) 中新网记者 张斌 摄常口
2023-11-07 13:28:00
小学生探秘 国家杉木良种基地
本文转自:三明日报近日,将乐县实验小学的90名学生走进“国家杉木良种基地”开展科普实践活动。学生们一边学习参观,一边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初识杉木”“种子在哪里”“壮苗的成长记录”
2023-10-18 04:33:00
...网8月5日讯(本网记者肖晓敏)据三明市纪委监委消息,将乐县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谢朝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三明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谢朝阳简历谢朝阳,男,汉族,
2023-08-05 15:14:00
三明交警:年俗里面“话”安全
...建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三明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将乐县公安局、中共将乐县委文明办、将乐县文化和旅游局、将乐县白莲镇人民政府主办,将乐县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02-24 10:21:00
三明将乐县2024年网络文化节启动
...以“E路同心聚能量‘四领一促’绘新篇”为主题的2024年将乐县网络文化节暨2024年将乐县网络文明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加强协调配合,注重整
2024-06-08 10:10:00
市领导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专题调研
...兴调查研究”工作安排,10月20日,市长李春赴沙县区、将乐县,深入部分林业企业、家庭林场、林业基地实地调研,并在将乐县召开座谈会,详细了解林业金融产品创新和林业产业、林下经济
2023-10-21 02:13:00
三明将乐:奏响主题教育“序曲”
...网9月25日讯(通讯员 董观生 陈雨丽)9月22日上午,三明将乐县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开展“创五优促五好”行动之“头雁比武、村村竞赛”全县擂台比武点验大会,13名村党组织负责人登
2023-09-25 12:4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