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借钱消费需理性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2-01 16: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

“两节”临近,各地、各电商平台和商家的线上线下促销活动再度活跃起来。与之相应,各金融机构也积极备战“开门红”,消费贷款再掀“价格战”,部分年利率已降至3%甚至更低,尤其一些线上金融平台在增加借款人临时额度的同时,力推随机发放优惠券、“帮你还款”红包、引导借款人“拼团”等营销策略,使得不少消费者特别是一些年轻人蠢蠢欲动,不由自主加入到“贷贷贷”“买买买”的行列中来。

“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借钱消费并无不可。作为一种消费信贷模式,它对于增强个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缓解国内总需求不足矛盾等方面,皆有一定益处。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借钱消费需适度,近年来,因过度借贷而背负沉重债务,由此导致借款人被迫“以贷还贷”“以卡养卡”之类的案例并不鲜见,不仅给当事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甚至由此引发一些家庭悲剧。凡此情形,令人唏嘘。

为提升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引导更多人理性消费、合理借贷,各地金融监管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而在2023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合理增加消费信贷,其中“合理”二字备受市场关注。所谓合理,关键就是要把握好度,既要善用消费贷款,也要警惕过度负债、多头负债风险。

借款人要养成健康的借贷习惯,量入为出。对此,专业人士给出建议,一要分析、研判自己每月的现金流状况、年度收入总额,尽量保持现金流稳定。二要根据收入波动,科学规划借款的总额、期限,合理控制资产负债水平。通常情况下,借款人每月还款的支出不宜超过家庭收入的一半,特别是年轻群体,切忌通过“以贷还贷”“以卡养卡”等方式盲目借贷。

促使社会公众理性消费、合理借贷,一方面,需要其保持清醒认识,增强自律意识。另一方面,也离不开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严守职业操守,提升风险防范水平。当前,有的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出于逐利目的,要么放宽条件招揽信贷客户,要么放低要求过度授信,这导致部分信用资质较差、还款能力较弱的借款人从不同渠道借到了钱,甚至借到不少钱,以致引发“不该贷”“过度贷”问题,导致“共债”风险加剧。

为此,需要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本着对自身经营、对客户利益负责的态度,谨守金融监管要求,强化内部制度管控,尽力做到资金供给与客户需求之间的平衡适度。除此之外,作为金融监管部门也要抓早抓小、未雨绸缪,一方面,持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逐步打通信用数据壁垒,在合法合规、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促进信用信息互联共享,为防范“共债”风险打下基础;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有效的消费信贷约束机制,帮助金融机构及早发现过度授信、资金挪用等相关问题,使消费贷款趋利避害,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上更好地便民、惠民、促消费。

周慧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1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途评估和贷后管理方面,有的金融机构也并未尽责,任由借款人把消费贷用于直播打赏、游戏等非理性消费场景。部分放贷机构和助贷机构甚至在未全面、客观评估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还款能力和还
2023-08-08 06:20:00
互联网助贷需要规范
...:经济日报彭 江过度借贷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使借款人掉入债务陷阱,埋下金融和社会风险隐患。莫让互联网成为过度借贷的工具。近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助贷业务发
2023-07-13 05:46:00
...人民群众理性消费。网络贷款办理过程中,往往需要收集借款人的各类身份信息,小贷公司的数据安全管控水平有限,导致部分用户的个人信息面临被非法获取、滥用、泄露等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可
2023-12-13 22:30:00
消费信贷,助力消费恢复向好(经济聚焦)
...费金融支持。”“实证测算表明,引入消费金融产品后,借款人消费金额提升16%—30%,合作商户销售额提升约40%,能够助力释放潜在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国家
2023-06-21 06:20:00
失信者能“花钱修复”信用记录?
...泄露以及资金损失。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钻了借款人“不了解征信知识又急于贷款”的空子。何为征信?“征”字,征集之意;“信”字,指的是信用或信用记录。所谓征信,就是专业化
2023-10-09 14:57:00
...泄露及资金损失。“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钻了借款人‘不了解征信知识又急于贷款’的空子。”据建行临沂半程支行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大部分信用信息归集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2023-11-11 15:06:00
非法贷款中介蠢蠢欲动 银行警示陷阱
...。其实,此类贷款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只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该行指出,非法贷款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
2023-10-08 23:46:00
...理贷款。其实,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陷阱二:骗取高额手续费非法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
2023-06-16 17:23:00
...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借此,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全面掌握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准确评估其信用风险。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盲目放贷的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好转。同时,征信系统的信用约束
2023-12-25 06:0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