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防止个人过度借贷风险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8-08 06:2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彭 江

随着消费信贷的大力推广,个人从金融机构获得无抵押信用贷款也变得越来越容易了。贷款便捷有助于扩大居民消费,但也有必要注意防范个人过度借贷风险。

需要警惕的是,市场中一些金融机构和助贷机构在产品设计上并不合理,甚至在产品营销上采用诱导宣传等方式“鼓励”消费者过度借贷。在借款用途评估和贷后管理方面,有的金融机构也并未尽责,任由借款人把消费贷用于直播打赏、游戏等非理性消费场景。部分放贷机构和助贷机构甚至在未全面、客观评估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情况下,诱导借款人超前消费,导致过度借贷。

过度借贷危害不小,其带来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需高度关注。借款人过度借贷后,财务状况稍有波动就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掉入债务陷阱,埋下金融风险隐患。后续还可能诱发恶意逃废债、暴力催收以及违法违规代理维权等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

个人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借贷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养成理性消费习惯。不要贪图一时享受或单方面听信广告宣传就盲目借贷,对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要有正确的判断,量力而行、理性借贷,否则可能会使个人甚至家庭陷入困境;更不可选择“以贷养贷”“多头借贷”,避免因无力偿还而导致债台高筑。要明确自身贷款需求,根据需求确定是否需要贷款以及需要何种贷款。

个人消费者在办理贷款业务时不能听信不法中介的虚假宣传。一些不法中介宣称有内部渠道和专业手法可以降低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或加快放款速度,通过虚假营销宣传、伪造申贷材料、捆绑销售保险、收取高额费用等方式非法展业、借机牟利,不但人为抬高了融资成本,而且可能将获取的个人信息用于非法用途,有的甚至涉嫌“套路贷”等违法犯罪活动,潜藏着极大的风险隐患。

若确有贷款需求,消费者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正规渠道申请贷款,可通过拨打金融机构官方客服电话、前往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手机APP申请等多种渠道进行咨询办理。消费者应认真做好事前咨询,全面、如实向金融机构提供材料,客观评估自身资信状况,根据自己的还款能力及未来收入预期确定想申请的贷款额度及还款方式,每月还款金额以不超过收入的一半为宜。

个人消费者还应仔细阅读借款合同条款,明晰自身权责义务,重点关注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利率、贷款用途、还款时间、还款方式、提前还款约定、逾期还款影响等要素,尤其是合同中重点提示的部分,谨防隐形成本。确保在签署合同前充分知悉并理解有关权利义务,避免产生纠纷。

针对当前部分金融机构、平台过度借贷营销诱导行为,监管部门更需要加强监管,发现一起、处罚一起。监管部门还有必要对各类金融机构展业行为开展合规合法教育,使其端正经营理念,不可违规诱导个人过度借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8 08: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互联网助贷需要规范
...分析、技术应用、贷后管理等方面与各类具有放贷资质的金融机构合作的业务模式。互联网助贷迎合放贷机构需求产生,能够帮助放贷机构尤其是中小放贷机构提升业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缓释业
2023-07-13 05:46:00
...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借此,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全面掌握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准确评估其信用风险。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盲目放贷的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好转。
2023-12-25 06:04:00
...总局北京监管局提示:一是树立正确消费观念,选择正规金融机构,不超前借贷、不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渠道借贷。有借款、理财、保险等金融需求的,应通过具备相应业务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获取
2023-10-08 01:51:00
...获取、滥用、泄露等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冒充正规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通过虚假的贷款申请链接、二维码等方式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不仅会给用户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对个人信息安
2023-12-13 22:30:00
借钱消费需理性
...和商家的线上线下促销活动再度活跃起来。与之相应,各金融机构也积极备战“开门红”,消费贷款再掀“价格战”,部分年利率已降至3%甚至更低,尤其一些线上金融平台在增加借款人临时额度
2024-02-01 16:03:00
...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第1款规定,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结合王某向法院提交的信用卡账单等证据,以及法院庭审调查事实,王某认可上述借款系信用卡
2024-03-19 01:05:00
...”,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以及校园不良网络借贷等非法金融活动屡屡出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分析频发案例,金融部门提醒广大群众,选择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可通过勤学、多思、慎
2023-02-03 07:16:00
网上借贷坑多不靠谱
...“不可抗力”理由向银行申诉,或通过投诉、举报等迫使金融机构妥协。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9月,湖北警方联手“分期乐”平台,对一协助债务人批量伪造重症、贫困证明的非法代理“债
2022-12-29 14:48:00
...王皓日前,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涉及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认定该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债务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债权人,并对债权人主张债务人
2023-11-07 04:26: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