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失信者能“花钱修复”信用记录?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10-09 14:57:00 来源:杭州网

“交钱,我帮你修复信用记录。”听到这句话,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是相信还是警惕?近期,多地金融管理部门发布公告,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不法分子的“征信修复”骗局,防范个人信息泄露以及资金损失。

不法分子之所以能够得逞,主要钻了借款人“不了解征信知识又急于贷款”的空子。何为征信?“征”字,征集之意;“信”字,指的是信用或信用记录。所谓征信,就是专业化的征信机构,依法采集、保存、整理并提供企业、个人的信用信息,其本质是信用信息服务。目前,大部分信用信息归集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这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立,为商业银行、用户本人提供查询服务,为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其他法定用途提供有关信息服务。

信用记录是每个人的“第二身份证”。打开个人信用报告,你能看到两大类信息——你是谁、你的信用状况如何。前者包含了个人的基本信息,如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职业信息等,这些信息的主要生成路径是,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供信息,金融机构向系统上传信息。后者涵盖了多项信用历史记录,具体可分为三类。一是个人贷款信息,如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还款记录等;二是信用卡信息,如信用额度、还款记录等;三是为他人提供担保的信息,如担保金额、被担保人的实际贷款余额等。

建立征信体系的目的,是让守信者获益、失信者寸步难行。对于守信者来说,每一笔按时还款都将变成他的信用财富。拥有了信用财富,就具备了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信誉抵押物。在实际操作中,银行之所以愿意向小微企业主发放个人信用贷款,看重的往往不是住房、厂房等有形抵押物,而是良好的个人信用这一无形抵押物。同理,对于失信者来说,“失信记录”将成为其借款的阻碍。

失信者能否“花钱修复”自己的信用记录?不能。在相关法规文件中,“征信修复”概念从未出现。所谓的“征信修复”,是不法分子实施欺诈的幌子。消费者如果误入圈套,向不法分子支付高额费用,肯定会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一,个人信用记录并未得到修改;第二,不法分子卷款失联;第三,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倒卖,甚至“被贷款”“被负债”。

信用记录虽然无法通过花钱来“修复”,但可以通过良好的信用行为来“涵养”。这其中包含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借款人偶尔一次忘记还款,只要发现并及时还款,征信不受影响。目前多家商业银行采用的规则是,信用卡逾期三次才会影响征信。第二种情况,借款人没有按时还款且已影响征信,这时,只要借款人还清全部欠款、罚息,相关不良记录将在五年后被自动消除。

爱惜你我的“信用名片”,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养成科学的借贷习惯。不论消费还是借贷,都应坚持量入为出,不过度。借贷前,借款人要多问自己几个问题:贷款是用于必要开支还是炫耀式消费?如果用于必要开支,合理的借款金额是多少?我的还款能力如何?借贷后,借款人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使用贷款,切忌将资金挪用至非法套利领域,否则既要面临违法违规风险,又要承担无法按时还款等失信后果,得不偿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9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贷款信息,如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还款记录等。那么,失信者真的能“花钱修复”自己的信用记录吗?建行半程支行营运主管表示,“在相关法规文件中,‘征信修复’概念从未出现,所谓的‘征
2023-11-11 15:06:00
...制,规范企业行为,优化市场环境—— 奖励守信者 惩戒失信者(金台视线)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稳步推进,在打击失信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方面发挥重要作
2024-12-09 06:01:00
【多彩新论】让守信者“一路绿灯” 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让守信者“一路绿灯”,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共同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制度机制和社会新风尚。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 罗安宇编辑 骆航念二审 李劼三
2023-07-20 19:41:00
征信“洗白”服务合同被判无效的警示
...以“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为核心理念的失信惩戒措施给失信者念了“紧箍咒”,让失信者付出了必要代价。市场主体或民众产生相关失信记录后,在贷款、招投标、政府采购、高消费等环节都会受
2023-09-11 00:40:00
...失信黑名单,则必然会因负面评价而受到诸多限制。一些失信者为消除不良征信记录,总希望通过“走捷径”来修复征信,让骗子针对其急于洗白征信污点的心理精准实施征信类诈骗有机可乘。事实
2023-02-14 06:36:00
优化贷款业务流程  保障信息主体权益
...用风险、保障交易安全创造条件,促进形成诚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惩的社会环境。截至2023年11月,全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收录2582.8万户企业法人和9.8亿自然人信用档案
2023-11-24 06:27:00
...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借此,金融机构可以更加全面掌握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准确评估其信用风险。过去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盲目放贷的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好转。同时,征信系统的信用约束
2023-12-25 06:04:00
...联合惩戒工作,让守信者充分体会到诚信带来的便利,让失信者认识到失信将处处受限、寸步难行。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他们将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规
2023-09-27 01:13:00
个人网贷信息正全面接入征信系统,“网贷是否影响房贷”备受关注
...申请房贷时提供其他信用类贷款的“结清证明”。“由于借款人的月收入证明需高于每月债务支出的两倍,而这些贷款会占据客户的负债额度,所以相同月供下,需要客户提供更高数额的月收入证明
2023-12-08 11:44: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