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荀彧:辅佐曹操,却不愿见其称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0 14:52:00 来源:戏说三国

荀彧是汉室老臣,同时也是将曹操送到魏国霸主位置上的有能之士,曹操若是没有了他的帮扶,哪怕曹操最后能够称为魏国霸主,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荀彧辅佐了曹操以后却不愿意让他称帝,更不愿意背弃曹操去支持刘备,最后却落得个被曹操赐死的结局,让人对他真正效忠的人产生怀疑。

荀彧:辅佐曹操,却不愿见其称帝

荀彧跟随曹操是为了阻止他的野心

荀彧出身于世家,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最顶尖的,也正是因为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他养成了忠心和清正的性格特点。

天下大乱汉室衰弱,荀彧没有办法稳住大局,他第一时间带领整个家族迁居到冀州,但是当时袁绍却因为汉献帝是董卓一手扶持上去的,想要仗着袁家背后的实力重新扶持一个傀儡皇帝。

虽然袁绍对荀彧礼遇有加,但是却不足以让荀彧心甘情愿成为他的谋士。

于是在汉献帝初平二年,荀彧选择来到了曹操的阵营,曹操得知荀彧的前来,喜不自胜。

荀彧:辅佐曹操,却不愿见其称帝

他将自己比作刘邦,认为前来帮助他的荀彧就是张良,这个比喻让荀彧心里一寒,他很快就意识到了曹操不会满足于眼前的功名利禄,想要的是整个天下。但是荀彧此时已经没有了更好的人选,他只能给曹操做征战天下的“刀”。

荀彧跟在曹操身边,尽心尽力地辅佐他,帮助曹操将徐州拿到手中,同时设计杀掉吕布,就连曹操能够以弱胜强大破袁绍也都是荀彧在曹操的背后助推。

对于曹操来说,荀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帮他奠定了接下来逐步蚕食其他势力的基础,是他雄图霸业的有功之臣。

荀彧一直忠诚于汉室,他在无奈时选择投靠曹操并不是看不出曹操日后想要称帝的野心,而是认为有自己陪在曹操身边,成为了曹操最得力的左右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阻止曹操取代汉室。

荀彧:辅佐曹操,却不愿见其称帝

在建安17年,曹操手下的忠臣们主动进言,要求曹操取代汉室,自立为王。

荀彧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他跟在曹操身边多年,帮助曹操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最重要的是荀彧的背后是无数世家大族。

若是荀彧不同意曹操自立为王,那就代表着他身后的那些世家也对于曹操称王这一件事情抱有同样的态度,曹操为了能够经营自己的势力,广纳天下人才,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名声不可能在这一瞬间毁掉。

所以他接受了荀彧的劝告,选择“终生为汉臣”,但也是因为此事,曹操确定了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说服荀彧,生出了杀掉荀彧的心。

荀彧:辅佐曹操,却不愿见其称帝

荀彧从来都没有想过辅佐刘备

荀彧在和曹操见面的第一天,曹操就把自己对未来称王的野心彻底暴露出来,此时的荀彧没有转身去寻找有汉室血脉的刘备,就足以说明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做刘备的臣子。

荀彧是汉臣,他效忠的是整个汉室和天下的百姓,他不会做刘家的私臣。

光武皇帝刘秀架空了三公,把所有的实力都掌握在手中,对待朝廷中的大臣并不够尊重,这样做虽然能够在有效的程度上进行皇帝集权,但是也给了外戚干政一个很好的机会。

荀彧出生于颍川世家,自然明白刘秀的行为给世家大族造成的党锢有多严重,就连自己家的弟弟也难以幸免。

荀彧:辅佐曹操,却不愿见其称帝

若非刘秀执意打压世族,恐怕荀彧的家族也不会遭此祸患,一直以来所学的道理和为人的忠诚让荀彧没有办法背叛汉室,同时也不能让荀彧不计前嫌的支持刘家继续坐在皇位上。

刘秀的行为让很多士大夫对皇室彻底失望,他们不愿意在一边接受来自于皇族的打压,一边还为了刘氏家族的皇位稳固而肝脑涂地。

荀彧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让四处混战的乱局彻底平息下来,并且推举出一位真正有贤能的人继承这个王朝。

他对刘备抵触的最大原因是刘备虽然是刘氏皇族的后代,但是却是一个心口不一的人。

荀彧:辅佐曹操,却不愿见其称帝

刘备为了能够招兵买马,对外宣称自己想要匡扶汉室,荀彧很早就看出来此人并不想要济世救国,所谓的匡扶汉室也不过是为了他日后称帝找出来的一个合理借口。

果然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后就夺了荆州作为日后征战的根据地,接下来的每一步作战都是为了能够称王。

比起口是心非的刘备,荀彧更加看好从最初就展示野心和能力的曹操,所以他不愿意辅佐刘备成事。

荀彧也不确定刘备当上皇帝之后是否会走上刘秀的老路,到时候受苦的依旧是他们这些士族。

荀彧:辅佐曹操,却不愿见其称帝

荀彧是名副其实的汉室忠臣

在和曹操相处的过程中,荀彧心中非常清楚对方的野心,在他帮助曹操铲除了很多异己以后,曹操没有了那么多强敌也不再像最初一样需要荀彧。

当有了足够的实力之后,荀彧就从曹操身边最大的助力变成了最大的绊脚石,他一日不愿意支持曹操称帝,曹操就一日不能坐上皇帝的宝座。

哪怕曹操几次三番对荀彧进行暗示,荀彧也依旧选择阻止曹操做叛臣,他身后的士族也坚定不移地支持荀彧的一切行为。

时间一长,荀彧和曹操之间的矛盾就开始激化,而荀彧在曹操摆明了要从最初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变成整个天下的王时,就明白自己如果不能和他站在同一个战线,恐怕面临的就是死亡。

荀彧:辅佐曹操,却不愿见其称帝

如此聪明的荀彧不可能不知道自己阻止不了曹操,但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却是他身上的文人风骨。

荀彧为了汉室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以自己的性命拖延了曹操称帝的时间,被曹操赐死。

荀彧的行为就是为了心中的理想和道义做出了牺牲,他的一生都在随心而动,从来都没有因为曹操对自己的厚待和刘备的皇室血脉而改变对汉室的忠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1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果汉献帝在刘备手里,会是什么结果
汉献帝本来是陈留王,没有当上皇帝。可是由于董卓进京,想要把持朝政,搞了个废立的举动,这才阴差阳错地当了皇帝。从历史记载上看,汉献帝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他在兵乱中,临危不惧,言辞从
2024-06-07 19:44:00
刘备到底知不知道刘协没有死?
公元220年十月,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于曹丕,曹丕假惺惺地推让三次,终于“勉强”答应,16天后曹丕称帝,建国号为“魏”,定都洛阳,两汉四百余年的江山终于毁在曹丕手上,历史正式进入三
2023-08-24 06:56:00
刘备为何不称刘邦之后
...曹操就是他的对立面。尽管曹操拥有强大的军队,甚至有汉献帝这样的正统皇帝在手,但是他却要时不时镇,压一下魏国境内的世家门阀们的躁动。原因就在于汉献帝是被他囚禁起来的,而在门阀世
2023-05-31 15:29:00
三国中很多人都自称为汉室忠臣,但真正心系汉室的只有2人
...操觉得统一天下已经不可能,为了彰显他的权力于是逼迫汉献帝封他为魏王。这个做法打破了汉室不封易姓王的传统,荀彧在这一刻才发现,原来曹操这么多年做的只是为了他们曹家,而不是为了汉
2023-03-08 12:22:00
刘备称汉中王的依据是什么?
...这是东汉末年继曹操之后的第二个诸侯王,曹操在216年被汉献帝封为魏王,而刘备则在群臣的劝进中自称汉中王。在此之前,刘备得到朝廷任命的最高官职是左将军,最高爵位是宜城亭侯,左将
2023-07-07 11:39:00
刘备到底是忠于汉献帝这个皇帝,还是忠于汉室的法统?
...汉室,你得看是哪个汉,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到底是汉献帝这个皇帝,还是汉室的法统,这两者对于刘备来说,他是有非常本质的区别的。刘备明显是忠于后者的,他本人想恢复汉室的基业,但
2024-10-28 11:42:00
刘秀能得天下,刘备不能得天下,有三个重要原因
...的名号是兴复汉室,而当时的汉室已经完全兴不起来,而汉献帝牢牢被曹操掌控,就算刘备打败曹操,当皇帝的还是汉献帝。所以刘备非常被动!在这个理念来看,刘备又输给了刘秀。综上所述,刘
2023-05-30 08:50:00
西汉,东汉,蜀汉,国号都是“汉”有什么关联?
...,但家道早已破落,靠编织贩卖草鞋为生。当时曹操不废汉献帝却“挟天子而令诸侯”为的就是牢牢掌握政治主动权,即便是实力雄厚的孙权也不得表面臣服。所以,谁打着“汉室”的旗帜,谁就处
2023-02-20 19:37:00
为什么统治基础最稳固的孙权,偏偏是三国中称帝最晚的那个
...偏却是最晚称帝的那一个。曹丕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逼汉献帝退位,建立曹魏。第二年(221年),已经称汉中王的刘备在成都称帝,继承汉室基业。而孙权,直到了黄龙元年(229)
2023-06-11 09: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