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济宁日报
时刻在新生
谢华
一直企盼富阳能有一场大雪降临,甚至让一颗焦灼的心擂得像小鼓一样,难以平静。绝非因我是东北人,而是雪能选在新年之前降落,它们的强势能量,会给世间新的气象,寒冬不再干燥,雪掩大地也现出圆满的告别和憧憬。
大雪并没有为我的期待而来,时光也不因我的喜怒而慢下来。东吴公园里,株株腊梅在小径边露出执着的笑容。2024年一扇崭新的门扉在岁月中打开,再次现出富阳的大美。
冬阳下登临鹿山之顶,眺望缓缓流淌的富春江水,还有远处的山峦。过去的一年,在你追我赶中悄悄地留在了昨天。
一个人在哪里生活,哪里就能有根生长,因为生命总是盼望着腾飞。细细品味我移居富阳的5年,有跋涉,有挫折,有疼痛,有反思,有回味,亦有失去与收获。这行程的酸甜苦辣,美或不美,都无关紧要,在密封的时间线条上,事件的发生与结束,事物的缺陷与圆满,无疑会刻下清晰的烙印,引领自己走向另一个起点。就将这些过往,想象成雪花飘飘落地后的融化吧。
我亦曾有告别富阳这座城的想法。可是,此一秒的想法刚过,下一个不能够就跟了上来,我是否具备了“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气魄。作为这座城的一粒分子,去与留对这座城不会有任何感觉。就像这样的一个午后,公园里的行人很少,除了这空气寒冷的肃杀,造就了凛冽的幽静,丝毫不影响这公园的存在。
曾有过差不多20年的弃文从商,甚至把我很多的文字都雪藏了。当天命之年来临时,我捡拾看起来很疲惫的创作方式。因为写作,会让心灵与我笔下的人物、故事有着深度的对话。我从书里汲取的养分,不断地涌向自己的笔端。
我生活在由陌生到熟悉的城市,一次次阅读、一次次思索,心灵不再干涸,且日渐丰盈。过去一年在心灵中裹挟着的富春江的情韵,化作飘摇神州的墨香。用笔尖流淌出的心音,梳理出的报刊史研究篇章,也是我给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一个最好的答卷。尤其踏进新年,与陪伴自己伫立太白湖畔的济宁日报人,和我一起迎接心底那份独有的光荣与梦想。
此时,故乡的白雪覆盖了东北大地。突然间的泼天富贵,也给故乡带来不敢想象的惊喜。在这个冬天里,东北三省和一区诠释着抱团取暖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握住生活的方向。所以,我也在想,2024年也能有一些精英作家到作家村凝聚力量。
怀揣着新一年的梦想,还是要把内心深处的那份真诚,注入要做的每一件事上,就像《文化周末》的版面那样,每一期都那样美。
一年又一年,我们都站在崭新的地平线上,让心中的灯盏点亮。不用在乎过往的日子,在如歌的行板中倏然而过,那只是留在身后,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脚印罢了。不信,看一看公园里疾行的人们,是否有过回头?但是,我还是相信他们清醒地盘点自己,总是要带着一些圆满走向回家的路。
迎来新的一年,拥有一个新的起点,做着跟自己的告别和到来,告别即新生,是生命的强劲,也是时间的垂青。我们这一生时刻在告别,时刻在新生,在看清自己,读懂自己。日月年的刻度比分秒长,但同样是告别,是更新。
日新月异,年年新奇。跨入新年的门槛,站立在那棵桂花树下,我曾写过《秋季到富阳来看桂花》。这些树轻装越冬,依旧“如此青绿”,他们简简单单生长在这公园的一隅,每天都刷亮眼睛看着过往的行人。它们拥抱风霜雨雪,也预见自己未来的葳蕤生机。
冬已逝,春已来。新年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我们也被新一缕阳光碰响春雷般的召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0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