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十年亏50亿,这家独角兽上市遇冷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1-09 23:49:00 来源:新周刊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时代财经APP

(ID:tf-app)

作者:邱月烨 卢倩莹

十年亏50亿,这家独角兽上市遇冷

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的核心装备。(图/速腾聚创官网)

1月5日,港股“激光雷达第一股”速腾聚创(02498.HK)登陆港交所,也成为了港交所2024年第一支新股。

作为深圳知名激光雷达独角兽,速腾聚创并没有迎来开门红,且股价走势诡异。速腾聚创共发行了2291万新股,发行价为每股43港元,全天成交4009.6万港币,大部分时段呈现破发状态,盘中最大跌幅3.488%,仅收盘前最后一小时急拉上攻,平盘报收,市值19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76亿元。

自此,速腾聚创也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激光雷达企业。据速腾聚创披露,2023年前10个月,速鸯聚创激光雷达总体销量和应用于高阶辅助驾驶 (ADAS)的产品销量分别约为13.60万台和12.17万台。截至2023年10月底,速腾聚创已取得21家整车厂及Tier1客户(一级供应商)的61款车型的前装量产定点预期订单。

9年获14轮投资

速腾聚创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激光雷达及感知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激光雷达被称作自动驾驶的“眼睛”,是实现汽车自动驾驶的核心装备。

创始人邱纯鑫来自广东潮州,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8月,刚博士毕业1个月左右的邱纯鑫,就联合自己的博士导师朱晓蕊和同窗刘乐天一起创业,前者担任首席科学家,后者担任公司CTO。约1年后,邱纯鑫的弟弟邱纯潮也入职成为执行总裁。

十年亏50亿,这家独角兽上市遇冷

(图/速腾聚创官网)

招股书显示,速腾聚创在上市后的股东架构中,担任公司创始人兼CEO的邱纯鑫持股10.99%,朱晓蕊持股6.59%%,刘乐天则持股4.03%。执行董事合计持股约21.61%。此外,菜鸟、阿里巴巴并列成为第二大股东,分别持股10.46%,华兴资本持股5.05%。按照176亿元市值计算,邱纯鑫身家超19亿元。

在创业阶段,速腾聚创就是一家颇受创投机构和产投资本青睐的明星企业。成立9年以来,速腾聚创获得14轮融资,集结了一支阵容强大的投资人队伍——菜鸟、东方富海、华兴新经济基金、小米、吉利、北汽集团、普禾资本、昆仲资本、复星锐正资本、海通开元、粤民投、尚颀资本、TCL、比亚迪、德赛西威、宇通客车、云锋基金、广汽集团……

其中,东方富海在2014年12月、2015年10月和2020年11月,五年内对速腾聚创进行了三次投资,成为了速腾聚创最主要的机构投资人之一。据IT桔子数据,速腾聚创曾于2015年获得东方富海领投数百万人币天使轮后。其中,昆仲资本自2016年领投速腾聚创Pre-A轮融资起,持续多轮加码,是投资速腾聚创轮次最多的机构。IPO前,昆仲资本持有速腾聚创4.56%的股份,为最主要的财务投资机构之一。

此外,IPO过程中,速腾聚创还引入了国资作为基石投资者。据悉,由深圳市南山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100%持股的深圳市南山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本次IPO发行中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发行,认购规模为1亿美元。

从招股书的数据看,速腾聚创的烧钱速度也颇为惊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速腾聚创累计亏损50.37亿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累计亏损46.92亿元。此外,2020年至2022年,速腾聚创净亏损额也逐年扩大,分别为2.2亿元、16.54亿元和20.86亿元。据2023年中报,速腾聚创仍然未能盈利,亏损7.71亿元。

速腾科技招股书透露,亏损主要由于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从而导致原材料及耗材的采购成本增加。与此同时,ADAS应用的激光雷达产品售价大幅降低,此类产品在2021年平均售价约10000元,但在2022年下降至约4300元,降幅达57%。

从营收数据看,速腾聚创虽然增速较快,但规模仍然不大。该公司的收入由2020年-2022年,其年收入分别为1.709亿元、3.311亿元、5.303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其营收为3.29亿元。可以类比的是,已于美股上市的中国“激光雷达第一股”禾赛科技(HSAI)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为13.2亿元,远高于速腾聚创。

这也意味着速腾聚创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极度依赖融资的“输血”,也推高了企业的债务水平。截至2022年12月31日,速腾聚创流动负债超出其流动资产达51.1亿元,意味着其短期偿债能力较差,面临一定的流动性风险。此外,其资产负债率更是居高不下,据wind数据显示,2020-2022年,速腾聚创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65.68%、251.30%、246.97%。

市场遇冷,技术路线或遭抛弃?

近年来,多家自动驾驶企业纷纷申请上市。

2023年2月,禾赛科技赴美上市后,知行汽车科技(01274.HK)紧随其后,在同年12月登陆港股。目前,A股及港股正在排队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有5家企业,包括海创光电、黑芝麻智能、纵目科技、海创光电、司南卫星导航。

近三年来,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投融资资本市场规模也在逐渐收缩。

据IT桔子统计,2023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相关融资事件为67起,较2022年减少59起,较2021年减少94起。2023年投融资规模为231.99亿元,较2021年缩减近85%。可见,资本市场趋冷。

十年亏50亿,这家独角兽上市遇冷

(图/unsplash)

目前,激光雷达公司主要集中在美国上市,几家企业均未能获得资本高估值。例如,禾赛科技股价曾一度升至每股30美元,但截至1月5日,其股价已跌至8.09美元,市值为10.2亿美元。

据Wind分析,激光雷达厂商当下面临着几重困境,研发成本巨大,而目前产品单价在逐年下降,资本的介入降也低了行业门槛。更关键更致命的问题是,在未来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选择方面,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多感知器融合方案可能会被抛弃。

以特斯拉(TSLA.NASDAQ)为例,2023年3月四款特斯拉中国产Model Y车型的信息备案已变更为“无雷达”方案,与海外Model Y的“纯视觉”方案相同。2023年10月,百度与吉利联合成立的极越发布了国内首个“纯视觉”高阶智能驾驶技术方案,在上海城区道路实现领航辅助驾驶。

中信证券曾指出,纯视觉方案的最大优点在于成本低,特斯拉八个摄像头的硬件成本仅为200美元左右,而一套激光雷达的成本在3000-10000美元不等。此外,纯视觉方案的可扩展性让整个系统移植到其他车型乃至人形机器人的过程更加顺畅,将在很大程度上加快自动驾驶软件领域中的商业化变现。

作者:邱月烨 卢倩莹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时代财经APP(ID:tf-app)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0 06: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一品牌;在电池环节,也已经跑出了多家上市公司以及独角兽企业,包括电池材料领域的贝特瑞、德方纳米等,以及独角兽企业欣旺达EVB。一级市场方面,财联社创投通数据显示,近几年获得
2023-08-13 09:32:00
中企赴美上市回暖,美元基金要解套了吗?
...缩减。新瑞鹏宠物医疗是近期又一拟赴美上市的中国明星独角兽。1月24日,该公司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招股书,如顺利上市,公司将成为国内主营宠物护理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不过,该公司与禾
2023-02-16 08:13:00
...。埃安正是以领先的科技,在2023年、2024年蝉联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汽车行业第一,也是福布斯科技独角兽排行榜的新能源汽车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市场地位得到高度认可
2024-09-20 10:45:00
激光雷达 马斯克弃之 余承东救之
...型,几乎清一色地将激光雷达放到车顶“头上”,类似“独角兽”或者“哪吒”的造型。但汽车产品的外观,往往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占有不少权重。激光雷达若要大批量上车,完美融入而不影响
2023-06-16 16:46:00
自动驾驶:冰火两重天 | 氪记 2022
...、估值高达73亿,背靠福特、大众两大OEM巨头的自动驾驶独角兽Argo AI突然宣告破产。活下去成了大洋彼岸自动驾驶公司们的第一要务,相比来说,船小好掉头,大量国内自动驾驶算
2023-01-10 09:52:00
120亿,李斌和雷军携手收获一个IPO
...20.95港元,总市值约120亿港元。作为一头芯片领域“超级独角兽”,黑芝麻智能在上市前已完成多轮融资,融资额近50亿元。身后更是站在北极光创投、上汽集团、招商局创投、海松资
2024-08-08 14:46:00
首款搭载激光雷达、标配800V 纯电MPV合创V09开启大定
...华用材,从饰板到座椅每一处细节都精心打磨,更彰显“独角兽”精英的卓越品质。合创V09采用星环式设计语言的星动座舱。 合创汽车供图 华龙网发私享安静,非常舒适,打造“0”干扰专
2023-09-12 20:38:00
江南时报讯 近日,2023年江苏独角兽企业暨高新区瞪羚企业评估结果出炉,相城区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图达通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获评江苏独角兽企业。
2023-12-04 13:37:00
踩着高跷敲钟的“港股自动驾驶第一股”
...成功摘得“港股自动驾驶第一股”头筹。自年初激光雷达独角兽禾赛科技在纳斯达克敲响钟声后,自营商用车、算法、硬件和ADSD辅助驾驶系统四大阵营的头部玩家纷纷排起队准备冲关上市。6
2023-12-20 17:0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