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海日报 在合浦县石湾镇石湾村委,有一座叫大塘沟的自然村,最近“牛”起来了。因为养牛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他们热情高涨,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整个村可谓“牛”气冲天。
石湾村委位于南流江边,有点依山傍水的意思,但山不是山,那里地势平坦,利于农业耕作。以前,整个石湾村,包括大塘沟村,都是以种植业为主,由种植水稻为主,再转到水稻与豇豆并重。旱地作物也有一些,如玉米、花生、木薯、甘蔗等,一直构不成规模生产,产业优势平平;在养殖业里,以母猪、鸡、鸭、淡水鱼、杂交黄牛养殖为主,也是小打小闹。从这样的经济结构来看,种植业和养殖业都比较单一,没有产值突出的产业,多年来循规蹈矩,少有变通。
近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石湾村很快就实现了“村村通”,村民出行便利多了,村里信息化建设也跟上来了,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村,还实现了通水通电。在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方面,石湾村也被纳入村庄规划编制项目,深入实施村内道路、公共照明、村庄绿化景观、污水处理设施、文娱场所等整治提升行动,村民也积极投入到“三清三拆”村容村貌提升行动中。村“两委”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乡村保洁工作,提高村民的清洁意识。由此,大塘沟的软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大塘沟村原本自然环境就好,地势平坦,水草丰盛,民风淳朴。在软硬件设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之后,大塘沟村民便自发地养起了肉牛,以增加收入。至2023年6月,全村拥有肉牛存栏量360余头,户均饲养肉牛10头,其中养殖10头以上的有15户,养殖最多的有30余头,“养牛村”名副其实。
借着政策的东风,大塘沟村人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发展出属于自己的优势产业,不但收益大增,还因为养牛逐渐有了名气,大塘沟村成为了突破传统生产的典型。2019年,该村成功承办了全区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现场交流会,一鸣惊人。
然而,养殖无序扩张的结果,往往会伴随着脏乱差现象的发生。原有的牛栏简陋、通风效果差,养殖户们都是采用传统的饲养模式,冲洗栏舍的粪污未经处理直接外排,牛栏周边到处都是畜禽粪便,导致蚊蝇滋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不仅污染周边环境,还影响到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
如何帮助大塘沟村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并行便被提上工作日程。石湾村“两委”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决定会同上级有关部门走进畜禽栏舍想问题,扎进大塘沟村问计策。同时,石湾镇人大代表也到大塘沟村开展肉牛养殖业发展情况专题调研,提出了“关于建设生态栏舍和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建议”,推动问题及时解决。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把单打独斗的养殖户组织起来,规范化管理,实行整村推进。为实现大塘沟肉牛养殖整村推进的目标,2023年3月,县农业农村局领导、石湾镇领导以及大塘沟整村推进肉牛养殖示范点相关参建方组成了考察组,来到龙州县甘牛总园养殖场、龙州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等地参观考察,取经学习。
在甘牛总园养殖场,他们看到了耳目一新的养牛模式,对养牛产业发展模式、生态栏舍建设、有机肥加工等做法很是赞赏。之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在龙州亮剑生态牧业专业合作社参观,了解合作社基础设施、生产规模、经营模式,以及牛饲料区技术研发、运营等情况。考察组还结合石湾村的实际,对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理念、养殖模式、养殖经验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通过此次实地考察学习,他们认为使用生物发酵床养牛,既可以解决粪污染和大量人工清粪的问题,又可提高养殖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该养殖模式是养牛乡村振兴“整村推进”“整镇推进”的好模式,值得石湾村学习和借鉴。
对大塘沟村养殖户来说,这样的学习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还对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现在,大塘沟村养殖户更有信心了,他们不再沿袭老一套的养牛模式,而是根据更高的要求来养牛,牛棚里一头头杂交黄牛,毛色光亮、体格健硕。
当然,这还远远不够。石湾村为了推动养牛事业,适时推出了《合浦县石湾镇石湾村委大塘沟村整村推进肉牛养殖暨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包括改造或新建生态栏舍,建设集中售卖交易点,建设牧草加工大棚和采购牧草加工设备,打造展示厅、养牛技术服务站,安装5G智慧畜牧设备,建设母牛分娩栏,建设便于牧草种植作业砂质路面等。这样清晰明确的长远规划,对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很有帮助。
张传胜是石湾村第一书记。他说起大塘沟村的养牛项目,显得格外兴奋。他说,市县镇三级领导对石湾村的养牛项目很重视,“大塘沟村原来是一座以种植业为主的村庄,养牛并不是常规产业,养殖历史才几年时间,农户的养殖经验也缺乏,但不久之后就火起来了,是因为找对了路子。目前,大塘沟村养殖的主要是杂交黄牛,肉质鲜嫩,口感上佳,很受市场青睐,广东客商纷纷过来抢购。我们需要加大发展养牛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做好养牛文章,打造生态养牛品牌,以点带面,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共同将养牛产业做大做强,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对该项工作,张传胜显得信心十足,他说,下一步,大塘沟村将在“合作社+牛养殖”的模式下,打通乡村振兴的“任督二脉”,并借助自媒体,打造属于大塘沟村的对外名片,在加大宣传的同时,缩短杂交黄牛养殖的时间,提高出栏率,做到保质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