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海安老年专业技术工作者送学到村——
“走进‘大讲堂’ 都有大收获”
“我们一定要进行生态健康养殖,尾水排放必须遵守报备制度,不能再像过去一样,随意排放。要通过三池两坝、三级净化、原位净化、设施净化等模式,实现尾水达标排放。”
13日上午,在海安里下河区域农业服务中心,海安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贲秀林利用“富民大讲堂”,与40多名从事水产养殖的鱼老板分享了生态健康养殖的知识。
墩头镇仇湖村村民朱永勤承包了40亩水面,养殖四大家鱼。“去年到现在,行情虽然不是太好,但半年里我的经营收入还是超过了22万元。”朱永勤说,“听了贲专家讲课,我明白了走生态健康养殖之路势在必行。回去后,我要按照贲专家的指导,改变粗放式养殖模式,做到尾水达标排放。这样,有利于自身养殖业的长远发展。”
“我就喜欢听‘富民大讲堂’,每次走进‘大讲堂’,都大有收获。”墩头镇双溪村鱼老板向义龙坦言,“从‘大讲堂’,我学到了工业化循环水技术,我现在使用的是‘跑道’养鱼方式,鱼饲养在与大塘相连的专门的‘跑道’里,大塘用来净化水,养殖效率大为提高,鱼的品质也得到了充分保障。”
今年,海安充分发挥临近退休和已经退休的老年专业技术工作者的作用,按照专业分类,组建了四支讲师团,让他们成为“富民大讲堂”“法律大讲堂”“德育大讲堂”“健康大讲堂”的主讲者。
“每次‘大讲堂’开讲前,都必须列出授课‘菜单’,以供听课者‘点餐’。”海安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屈祖平表示,“我们还定下硬指标,每个‘大讲堂’每年不得少于6次到农村开讲。”
本报通讯员 卢锋 本报记者 赵勇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