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6月26日,国内首款农业AI对话机器人“小田”对外发布。从演示场景来看,对“土豆出现烂根怎么办”“河南夏邑县的西瓜行情怎么样”“帮我找一个广东荔枝的供应商”等问题,这款基于大模型技术的农业AI对话机器人都能给出专业回答。
“小田”问世,是人工智能赋能乡村振兴的一大进步。“小田”的专业性,让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场景中的广阔应用空间。做好人工智能与乡村振兴的加法,借助更多像“小田”一样的人工智能产品,为乡村产业发展服务、为乡村生态保护服务、为乡村文化繁荣服务,乡村振兴必然能够跑出“加速度”。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指出,到2025年,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显然,要实现预定目标,人工智能是重要的技术抓手。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三农”领域,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更加有限。要想让人工智能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必须在“三农”领域探索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乡村振兴插上更多高科技的翅膀,让农民感受到智慧农业的实惠。
与其他行业相比,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会遇到更多困难、面临更多挑战。比如,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能够“叫好又叫座”,最关键的是基于大数据之下的快速计算。应用人工智能,首先要搜集相关大数据,相比其他行业,农业大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要难得多。另外,环境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非常明显,不同地域气候等环境不同,同一地域不同年份环境变化也可能较大,这都会对生产统计和量化应用带来干扰,对新技术的测试、验证、推广也会带来诸多制约。
困难很明显,前景更广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工智能在农业产业应用上前进一小步,都可能带来乡村振兴的一大步。迎难而上,做好人工智能与乡村振兴的加法,大有可为,潜力无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5: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