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葛孟超 游仪
建立金融供给与需求匹配的有效机制
“2023年上半年贷款200多万元,我都投到了中药材种植上。通过‘农贷通’平台申请贷款,不到一周就能到账,利率低不说,还能拿到三成的贴息。”四川彭州敖平镇鹤泉村村民陈智刚说。
前几年,陈智刚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中药材川芎。合作社成立初期,陈智刚曾为资金犯难。
2017年6月,成都出台《关于建立“农贷通”平台促进现代农业与现代金融有机融合的试行意见》。2022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印发,提出“提升‘农贷通’数字化平台运用实效”。正是“农贷通”平台,解了陈智刚的燃眉之急。
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营管部负责人介绍,完善顶层设计,是成都普惠金融改革的重要经验。从设计到搭建,“农贷通”平台始终坚持“政府+市场”的工作思路。政府牵头,建立金融供给与需求匹配的有效机制。
首先,完善组织体系。据介绍,“农贷通”平台搭建之初,就由成都市财政局等部门成立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问题,打通了18个部门间的数据壁垒。
同时,完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我们对大宗粮食生产、特色种植养殖、一二三产互动等涉农项目,按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给予100%、50%、30%的贴息支持。”成都市农业农村局金融与信息化处工作人员谭吏秀说。为激励金融机构参与普惠金融业务,成都市出台风险分担政策,对农村产权抵质押贷款、担保贷款等4种贷款模式提供风险补偿,引导金融资金向农业农村流动。
畅通协作机制,强化政策合力。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农贷通”平台入驻金融机构77家,发布金融产品712个,累计放款4.99万笔,总金额590.65亿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9 1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