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浑身不舒服?警惕老年综合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22 06:2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文汇报

浑身不舒服?警惕老年综合征

浑身不舒服?警惕老年综合征

炎炎夏日,老年朋友如何安然度夏?一组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多学科医生团队首次系统梳理的老年健康问题值得一读。

日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领衔推出首部中国老年健康科普系列短剧《康阿姨和她的老邻居们》。医生团队尝试以剧说科普,内容涵盖跌倒、营养不良、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脑卒中、老年综合征及阿尔兹海默病等10余种老年常见病的重新认知、早期预防。

随着人均预期寿命不断提升,慢性病高发是老龄化社会的一大挑战,我国超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多种慢性病比例高达75%。本文特邀主创团队聊聊老年综合征与老年健康十大问题。

■周厚广

老年综合征,这个概念在中国方兴未艾,眼下推广、普及得很快。提到老年综合征,必须提到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据联合国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比重接近五分之一,这意味着我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4.8亿,比重接近37%,将成为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老年人群特有的健康问题日益引发社会关注。

衰老本身即可造成老年健康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就像一辆开了很多年的汽车,由于长期使用和磨损,很多零部件都可能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给保养和维修带来挑战,从而可能影响汽车的使用年限。

因此,国内老年医学界引入老年综合征这一概念,希望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维度的健康状况。老年综合征被广泛关注是源于老龄化这个社会大背景。

一组临床症候群,并非一种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机体的衰老,各个器官功能都在不断下降,各种慢性疾病和衰老症状就会相继出现。老年综合征就是指老年人由多种疾病或多种原因造成的同一种临床表现或问题的症候群。

它不是指某一种或几种疾病,而是老年人群特有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包括老年期痴呆、跌倒、营养不良、失眠、头晕、衰弱、焦虑抑郁、肌少症、多重用药、便秘、慢性疼痛等30多种类型。

这也代表着一种认知趋势。近年来,老年医学关注的重点已经开始由“病”转向“人”,不再单纯关注某一疾病或者器官的治疗和康复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老年人整体的健康状态和功能维护。

目前,老年综合征这一概念虽然在全国各大三甲医院被广泛使用,但在很多地区尚未完全普及,相比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老年综合征还未引起老年人自身和家属甚至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导致一些所谓的“小毛病”不断加重并最终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没有及时发现某个老年人存在跌倒风险并采取早期预警和干预措施,一旦发生跌倒,后果将不堪设想。因为跌倒除了容易骨折外,还会给老人带来一系列并发症,比如长期卧床后的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这都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导致多维度失能。如果能早期预警跌倒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就可能避免这些不良后果。

因此,早筛查、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并全面管理老年综合征,对老年患者和医护人员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进行老年综合评估

由于老年综合征涉及老年朋友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功能状态,因此必须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也就是“老年综合评估”来进行科学判断、评估。

首先,需要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这个团队一般是以老年医学科医生为中心,专科医生、临床药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护师等多学科团队各施所长,共同评估、治疗和管理老年综合征,从而最大限度维护老年人的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既然这项工作这么有意义,是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需要老年综合评估?又或者说,到底什么样的老年人需要做老年综合评估?

我们认为,对那些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虚弱、多重用药、反复住院、居家或机构养老、日常生活能力受限、神志清楚但需要照护、缺乏社会支持以及伴有痴呆等老年综合征的老年人,都是老年综合评估的适应症人群。如今,已有一些大型医院要求在老年人手术前进行老年综合评估,因为这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和全因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还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可以这样说,虽然这项技术能使老人获益,但并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进行老年综合评估。一般来说,完全健康老人、患有严重疾病或处于疾病晚期的老人,包括入住ICU,神志不清、重度痴呆的老人不需要进行老年综合评估。

老年期痴呆,一种常见老年综合征

人老了,人们普遍感觉,反应容易变慢,在老年医学领域,我们有一类专业表述即“老年期痴呆”,这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

要说明的是,老年期痴呆和老年性痴呆是两个概念。老年期痴呆作为一种最常见的老年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老年认知障碍的总称,常见病因包括神经退行性病变(包括阿尔兹海默病)、脑血管病、颅内感染、脑肿瘤、脑外伤以及内科疾病导致的认知并发症等。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下降,定向力、注意力、执行力减退,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人格和行为改变,晚期还会出现言语障碍和吞咽困难,最终丧失日常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晚期完全卧床后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人们一般说的老年性痴呆实际上是阿尔兹海默病,它是全球最常见的痴呆类型,约占所有痴呆患者的三分之二。痴呆早期可仅仅表现为沉默寡言、兴趣爱好减少、失眠、情绪低落等性格和行为的改变,或者容易迷路,记忆力下降并不明显,所以常常容易被患者及家属忽视,导致病情不断进展。很多记忆力下降的老年朋友来门诊就诊时,发现已经发展到了中重度痴呆期。因此,早期识别痴呆的危险信号尤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在《2021年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报告》中明确阐述了痴呆早期的10大预警信号:记忆力下降(前说后忘)、不能完成原本熟悉的任务和工作、出现沟通困难、定向力差(比如跑错方向甚至迷路)、判断力差(比如经常乱买东西或反复被网络诈骗)、不能合理规划事务、物体摆放位置错误或不合理(比如把餐具放在卫生间里)、情绪、性格或行为改变、视空间信息处理识别困难(比如无视红绿灯而盲目地穿行马路)、社交或兴趣爱好减退。

一旦出现以上十条中的任何一条预警信号,要及时就医,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切莫以为“记性不好就是年纪大了”而贻误病情。

(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老年医学科教授)

老年十大健康问题快问快答

问:老年期痴呆既然尚不能根治,就不用去看医生了,看了也白看?

答:其实不然。造成痴呆的病因很多,有些痴呆类型通过科学治疗是可以逆转甚至治愈的,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自身免疫性脑炎、抑郁焦虑等造成的痴呆。对阿尔兹海默病、额颞型痴呆、路易体痴呆或帕金森痴呆等,虽然仍无有效药物能逆转或治愈,但通过早期的药物治疗、认知训练、康复锻炼等治疗手段仍能有效减缓病情进展速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

问:为什么如此强调老年人需要预防跌倒?

答:对老年人,预防跌倒是十分重要的,这主要是由于跌倒的两个特点:第一,高发;第二,后果严重。首先,跌倒在老年人群中发生率高,在全世界范围内,每4个老年人中就会有1个发生过跌倒。我国的情况也不乐观,报道显示,65岁以上老年人有30%发生过跌倒,80岁以上老人有50%发生过跌倒,甚至有一半以上的老年患者不止一次跌倒。第二,跌倒的后果严重,被称为我国65岁老年人的“头号杀手”。一次意外跌倒事件,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例如骨折、出血、脑血管意外等,甚至卧床不起,生活质量急转直下。

问:老年人应如何避免跌倒?

答:有效避免跌倒,建议做到两步:第一,评估;第二,改善。首先,针对自身高危因素采取措施,预防跌倒。例如,如果发现自身的肌肉力量下降了,可以通过运动锻炼改善力量;如果是居家环境存在跌倒风险,可以进行简单的居家改造;如果是用药因素增加了跌倒风险,可以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提前预防。还要强调的是,预防跌倒最重要的一点是“改掉急性子”,老年人要时刻提醒自己,行动节奏要放慢,提高生活安全性。

问:很多老年人肩周炎发作严重时手都抬不起来,除了吃药还应该怎么办?

答:生活中经常有些老年人,也没受什么明显外伤,但就是胳膊抬不起来,很多人就自我诊断为肩周炎,开始牵拉、爬墙、甩肩膀、口服药物等,效果一般,甚至还会出现加重倾向。这是因为肩周炎的发病特征与很多疾病相似,而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的原因也很多,包括我们较熟悉的“冻结肩”(老百姓说的肩周炎)、肩袖损伤、肩峰撞击症等。

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肩部疼痛都是肩周炎。真正的冻结肩发病率仅占肩部疼痛的约10%,肩袖损伤才是最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如果此时将肩袖损伤误认为冻结肩,通过爬墙等锻炼关节活动度,同时自行口服药物消炎止痛,可能适得其反,导致肩袖撕裂加重,出现越练越痛的情况。因此,遇到肩痛和手臂抬起困难,特别是经自行休息后疼痛仍不缓解、超两周以上,要及时就医。

问:老年人脑梗死和情绪激动有关系吗?

答:情绪激动确实是老年人脑梗死发生的常见诱因。有研究显示,近30%的卒中患者发病前两小时有愤怒、恐慌、不安、紧张等负面情绪变化,或因惊吓导致的体位迅速改变。研究者猜测,这些情绪应激可能导致一过性凝血功能和血细胞功能改变,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血压改变。

问:除了情绪激动,老年人脑梗死还有哪些危险因素?

答: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实际上90%的脑卒中风险归因于10个可控危险因素:高血压病、活动少、腹型肥胖、血脂异常、吸烟、饮食不健康、心脏原因(如房颤)、糖尿病、心理压力大、饮酒。

问:老年人手抖就是帕金森病吗?

答:很多老年人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手抖确实是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之一,但不是诊断帕金森病不可或缺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核心症状包括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肢体强直和姿势步态不稳(慢、抖、僵、摇),但诊断帕金森病最重要、且必须具备的症状是动作迟缓,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两者具备一项,再结合其他特征即可。

绝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都有静止性震颤,但也有少数帕金森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可能终身没有震颤,而且震颤也可见于许多其他疾病中。因此,老年人手抖不一定是帕金森病,没有手抖也不一定不是帕金森病。

问:老年人为什么更容易出现低血糖?

答:首先,年龄本身就是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因为老年人身体对于糖的调节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在不断下降。其次,老年人常常伴有多种疾病,比如慢性肾病、心脑血管病、肝功能不全等等,除了糖尿病的药,老年人还可能同时使用多种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药物之间容易出现相互作用加强降糖药的作用。再者,部分老年人已经出现了明显认知功能障碍,很容易记错药物剂量和服药次数,导致过量使用降糖药。也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比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风险更高。

问:老人一旦发生胸闷胸痛,是不是吃保心丸、救心丸就可以了?

答: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发生胸痛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吃一粒保心丸,而且很多人吃药后确实感觉会好些。但事实上,这不是一个规范的处理。保心丸等中成药更侧重于对冠心病的长期慢性稳定期的治疗。一般的心绞痛发作,可以吃一粒硝酸甘油以急救,它可以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的症状。

但如果是心梗的胸痛,就不是简单吃粒药能解决的。此时,口服药物只是一个减缓心梗恶化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尽快解除冠状动脉缺血,否则心梗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导致心源性猝死,引发生命危险。此时,应该在自行服用药物的同时,抓紧时间拨打“120”,第一时间将患者送往各大医院的胸痛中心进行治疗,以解除生命威胁。

问:老年人吃得少正常吗?怎么看待“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话?

答:这其实涉及老年营养问题。从外观上的胖瘦来评判老年朋友是否健康并不科学。当前,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营养不良在老人中很常见,尤其是养老院和长期住院老人情况更严重。有些人认为人老了吃得少很正常,所以就没采取任何措施。如果每天营养摄入都有缺口,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导致老年人肌肉量减少、容易摔倒、免疫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等严重后果。所以,营养问题对老年人健康非常重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2 08: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有人一穿高领就浑身难受?
...气,像是被扼住了喉咙,那么很可能是患上了“颈动脉窦综合征”,又叫“衣领综合征”。什么是“衣领综合征”?“颈动脉窦综合征”,即“衣领综合征”,是一组由颈动脉窦反射过敏引起恶心、
2023-11-15 09:16:00
应对节后综合征  医生开出好处方
本文转自:衡水日报应对节后综合征 医生开出好处方——衡水二院医疗专家支招教您收心聚力本报记者 刘福林春节长假告一段落,许多人都会有这种体验:放假越久,人就越懒,还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2024-02-18 09:41:00
老年人“春节心理病”不可忽视
...患者数量明显增加。王百灵告诉记者,与年轻人的“节后综合征”类似,不少老年人会有“节前综合征”,随着春节临近,老年人出现不良情绪甚至反常举动的情况会大大增多,家人们应该多关注老
2024-01-30 06:06:00
蜱虫叮咬引发高烧青岛六旬老汉险丧命!医院多学科10天抢回生命
...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蜱虫叮咬可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今年6月,61岁的王勇(化名)在一次田间劳作时被蜱虫叮咬,随即出现危重症状,在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经过10天的救
2025-07-25 18:06:00
上班浑身较劲 你需要收收心
...性病预防与控制所的专家就来跟大家聊聊如何击退“节后综合征”!调整作息 有序生活应对“节后综合征”,首先要调整作息,早睡早起,恢复规律的生物钟。争取夜间11点前睡觉,尽量不睡懒
2025-02-10 11:29:00
男性也有更年期吗?如何顺利度过更年期?
...年期变化。那么男性的更年期是怎么回事呢?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也被称为“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指与年龄相关的雄激素综合征。睾酮对男性的生殖系统、肌肉、骨骼和脂肪组织以及神经系统等
2024-09-24 13:46:00
腿脚没劲、记性变差、吃不下饭……竟然是得了“老年综合征” 这类病征需多学科共同参与
...健一科主任宋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都是“老年综合征”的表现。“老年综合征不是特一疾病,是多种疾病造成的老年人特有的临床症候群统称。”他说,随着老龄化推进,老年综合征随年
2025-03-19 16:50:00
春节过后 老人谨防“空巢综合征”
...年人很多会出现心情沮丧、烦躁失眠等症状,俗称“空巢综合征”。是指空巢老人在节后由于人际关系疏远而产生被分离、舍弃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孩子没回来的时候总盼着,干什么都很起劲
2024-02-21 00:40:00
老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重点是什么?家人应该怎样支持他们?
...转自:海南特区报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老年综合征作为一种常见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老年综合征是一组以多系统多器官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疾病,患者常
2024-06-04 00:3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世界流感日丨流感高发季,科学防护是关键!
大河网讯 11月1日是世界流感日。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季节性明显,秋冬季为高发期,需科学防治
2025-11-01 10:04:00
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 精准祛“疱疹”
鲁网10月31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姜媛)近日,淄博世博高新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成功诊治一例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通过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
2025-10-31 10:57:00
络活喜进口药:科学降压,阻断疾病连锁反应
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显著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2025-10-31 10:58:00
如何找到安全有效控糖方案?NEGEFO糖尼格:从能量本源修复自主血糖调控
控糖已从一个纯粹的医疗议题,迅速演变为一个规模庞大的全球性健康产业,其发展由不断增长的患病率、预防医学的兴起以及消费健康意识的升级共同驱动
2025-10-31 10:59:00
激活秋季生长力!这些有助于孩子长高的东西别错过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转眼又到了贴秋膘的季节。对于家长们来说,秋天不仅仅意味着天气转凉,更是一个为孩子身高加油冲刺的黄金时期
2025-10-31 11:04:00
深圳永福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的“十要、十不要”,切记记牢!
透析十要:健康生活的基石要严格控蛋白:透析肾友需根据阶段调整蛋白摄入量。非透析阶段,低蛋白饮食可减轻肾脏负担;透析阶段
2025-10-31 11:38:00
如何找到真正靠谱的护脑方案?2025国际热门方案面世:新型“线粒体激活”技术问鼎榜首
看到父母开始忘记关煤气,在熟悉的街道迷失方向,或是反复询问早已回答过的问题,那一刻的心疼与担忧难以言表。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
2025-10-31 11:39:00
邹平形式多样庆重阳送健康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连日来,邹平市各地以“情暖重阳 送温暖送健康”为主题
2025-10-31 11:41:00
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三红蜜柚+猕宗绿果,解锁秋日营养与美味
又见金秋,又见十月,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百果园第22期“好果报恩”活动如期而至。10月9日-29日,润燥低GI的三红蜜柚与地道中华风味的猕宗绿果
2025-10-31 14:53:00
一粒小麦的增值之旅
大河网讯 从一粒小麦,到一捧面粉,再到餐桌上的一个馒头、一盘饺子……在河南,小麦的旅程远不止果腹这么简单。河南工业大学刘昆仑教授
2025-10-31 15:39:00
孕期西药使用:安全用药指南请收好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怀孕,对女性而言是一段充满期待与喜悦的特殊旅程,但孕期身体的变化也让准妈妈们更容易面临健康挑战
2025-10-31 16:44:00
以免疫稳态重建为核心:远大医药STC3141引领脓毒症治疗新方向
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引发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常见危重症,其死亡率高达30-35%
2025-10-31 16:45:00
哺乳期用药:哪些西药会影响宝宝?喂奶时间有讲究
科普专家:马雪琼科普单位:赤峰市妇幼保健院对于哺乳期妈妈而言,生病时用药始终是一件令人纠结的事。一方面,身体不适需要药物治疗来恢复健康
2025-10-31 16:51:00
黄连军教授团队在主动脉外科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黄连军教授团队发表升主动脉术后吻合口漏介入治疗研究成果,依托影像介入科多年诊疗技术及临床数据,纳入目前单中心全球最多的升主动脉吻合口漏22例
2025-10-31 16:51:00
减盐不减鲜,中粮福掌柜减盐特级生抽高品质守护餐饮健康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深入推进和全民健康饮食意识的普遍提升,倡导低盐、低油、低糖的烹饪理念与量化工具使用,已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5-10-31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