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8 09:54:00 来源:戏说三国

提到吴三桂,许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他“冲冠一怒为红颜”的传奇故事。他被视为大明历史上的罪人,因为他引导清军入关,导致大明数百年的基业毁灭。

数百年来,人们一直保持着这种看法,然而在韩国发现的一封信为此事提供了不同的解释。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一、被篡改的历史

可以说,吴三桂在明末清初时期的历史印记十分深刻。此外,由于陈圆圆引发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事件,更是增添了许多戏剧性,常常使得百姓对这样的故事情节产生浓厚的兴趣。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这使得吴三桂更加广为人知,当然,人们对他的事迹有着清晰的认识。在了解之后,大家对吴三桂的评价往往是谩骂居多,赞扬较少。

尤其是他当年投靠李自成后又再次背叛,可以说向来对于这种降复叛的行为人们极为鄙视,这也使得后人对他更加不以为然。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可以认为在康熙时期,人们始终将吴三桂视作在李自成手下投降后,由于父母被杀而出于无奈而依附于大清。

根据《清圣祖实录》的记载,大清对吴三桂可谓仁至义尽,在他遭遇困境时予以庇护,并随后提升他的官职。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吴三桂最终还是起兵反叛。对于康熙来说,这无疑是恩将仇报的不道德行为。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尤其是吴三桂当年引清军入关,两件事夹杂在一起让后人对于吴三桂此人的印象更加地不好了。但是真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在明清时期,许多藩国前来朝拜,其中朝鲜使团尤为重要。他们不仅留下了足迹,还将所见所闻详细记录。最终,这些记录被汇编成书,名为《燕行录》,书中清晰地记载了当年的经过。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在《燕行录》中,有一封信件,是尚善致吴三桂的。此时,两人的身份截然不同:尚善是清朝的大将军,而吴三桂则是反抗清朝的敌人。吴三桂掌握着重兵,清朝希望能够将其收复。因此,尚善撰写了这封信,以劝说吴三桂归顺大清。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信中提到,当年大明未灭时,吴三桂仅是个小官;然而在国家面临覆灭之际,他却宁死不屈,拒绝投降。随后,他借助清军消灭李自成的军队,报了李自成推翻明朝的仇恨,可见他是一位忠诚坚定之辈。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必须指出,尚善与吴三桂明显属于不同阵营,因此尚善没有任何理由为吴三桂遮掩什么。

因此,这封信的可信度相当高,吴三桂从未向李自成投降,这也反映出康熙的说法需要进一步验证。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康熙之前,历史文献中也曾记录过吴三桂与李自成之间的关系。然而,史书中的描述与康熙所提的情况截然相反。

根据顺治时期的历史记录,李自成曾试图拉拢吴三桂,却遭到吴三桂的拒绝。实际上,康熙对吴三桂也怀有深切的怨恨,三藩之乱使康熙难以释怀。因此,修正历史也是有其原因的。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二、顺势而为

明末时期,吴三桂受到崇祯皇帝的重用,不仅被封为平西伯,还承担了最重要的任务——带兵返回京城保护崇祯。在接到命令后,吴三桂一路向西,当他抵达今河北唐山地区时,却突然收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崇祯已自缢身亡。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吴三桂在这一刻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作为大明的官员,他一直以来都依赖于这个国家,而崇祯的死意味着大明的灭亡。此时,他面临着抉择,显然,他仍然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投靠李自成。

虽然吴三桂此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但他依然心存犹豫。现如今我们无法准确得知当时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可以确定的是,大明的覆灭与李自成密切相关。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此时,吴三桂也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李自成渴望将吴三桂纳入自己的麾下,因此派人赠送银两和粮草,旨在帮助吴三桂的军队克服眼前的困境。

说不动心是不现实的,锦上添花简单,雪中送炭却困难。在此时,吴三桂的内心开始向李自成倾斜。然而,就在这时,吴三桂收到了两封信,其中一封来自他的父亲,劝他投靠李自成。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另一封信则透露,刘宗敏抓住了吴三桂的父亲,并对其施加严刑,刘宗敏指控吴父贪赃,让其偿还二十万两银子。得知此消息的吴三桂立刻愤怒不已,紧接着又得知刘宗敏霸占了陈圆圆。可以说,新仇旧恨瞬间涌现于吴三桂的心中,他立刻宣称与李自成势不两立。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李自成获知此事后,迅速带兵前来讨伐,此时的吴三桂根本无力抵挡。无奈之下,他只能与多尔衮结盟,但多尔衮又岂是容易对付的角色,联合多尔衮等同于与虎谋皮。

在山海关之战开展之际,吴三桂与李自成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而此时多尔衮却意图坐享其成。前文提到吴三桂根本无法与李自成匹敌,为了促使多尔衮出手,他不得不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此时,吴三桂的军队在经历了惨烈的战斗后,最终只能向清朝投降。三、改写的历史

后人常认为吴三桂与李自成联合是最明智的选择,然而现状已定,言之无益。尽管吴三桂心中仍怀对大明的向往,但他无力扭转局势。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人在屋檐下只得屈服,之后大明王朝失去了合法继承者,吴三桂即使有意起兵也无从着手。在多尔衮等人的征战影响下,清朝逐渐稳固了统治,此时吴三桂唯一能做的便是保全自身。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随后的叛变也是经过吴三桂深思熟虑的决策,他认为如今自己掌握的军队已足以对抗八旗子弟,然而吴三桂最终还是陷入了自己过于自信的陷阱。

自康熙年间起,吴三桂的性质被视为降闯,尽管他一生犯下诸多错误,但这种指责仍显得有些不公。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这并非康熙首次改变明史,毕竟在康熙的口中,倭寇被称为大清成立后才被征服的。想必当年平定倭寇的戚继光和俞大猷得知此事后,会非常气愤。

吴三桂对历史的影响无需赘言,他的功过只能留待后人评议。然而,清朝对明史的修改也是有迹可循的。

韩国发现一封信件,颠覆吴三桂历史,学者:康熙又一次篡改明史

在这种背景下,不禁令人怀疑吴三桂的事件是否有其他的解释。毕竟,吴三桂在大清建国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大清的薄情寡义并非首次出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8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洛阳出土一石碑,内容颠覆明史,赵敏竟是朱元璋亲女
2023年春天,洛阳城的一座古老墓地中,偶然发现了一块年代久远的石碑。这块石碑的表面已经被岁月的痕迹所侵蚀,但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辨。当专家们仔细研究这块碑时,他们震惊地发现,这
2024-05-19 09:49:00
明朝将领孙兴祖真的英年早逝吗
众所周知,《明史》虽然修了百余年,但依然存在很多偏僻与错误,比如鲁王朱以海之死,《明史》认为是郑成功所杀,但上世纪50年代金门挖出朱以海之墓,却推翻了明史记载,朱以海纯属是病死,
2023-05-15 14:55: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安庆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明史学者,中作协会员,央广主讲嘉宾
2025-08-13 19:16:00
福建发现一本明朝太监家谱,内容颠覆史书
...、述文献,不可废也。”明朝灭亡之后,清朝为了编写《明史》,当然也要看明实录,但是也对其进行了删改篡改。比如,《明史》中对太监张敏(福建省同安县人)、明孝宗的记载。明孝宗朱祐樘
2023-07-15 18:54:00
...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首届西藏历史文化论坛暨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学术研讨会11月28日在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2023-11-28 21:29:00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到底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才停止挖掘呢?
...明在如何的神奇,他都是我们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段文明史。按照当时的史书记载以及挖掘出的文物,并不能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时期的文明。加上现在考古技术的不成熟,很可能
2024-08-21 23:16:00
华夏民族、华夏文化、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究竟在哪里
...夏王朝历史至今没有得到有效证明,也使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受到质疑与否定,以至当红的历史学者、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也认为中华文明史只有3700年。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有问题,还
2023-02-12 15:27:00
韩国人的祖先有了新说法,美国科研机构:韩国人的祖先来自东南亚
韩国人的祖先有了新说法,美国科研机构:韩国人的祖先来自东南亚2009年,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由国际人类基因研究会(HUGO)发表的研究结果,在这篇文章里,通过基因的角度,论
2023-01-24 09:00:00
揭开传教士另一面,西方又一次成功造假
...域失去话语权时,那么中国明清天文水平究竟如何(清修明史,明末天文也由西方评说),只能任由西方评说。第三,至少在南怀仁时期,西方顶尖天文学家的预测与观测之间还存在“巨大差异”,
2023-10-26 15:3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