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源”来如此丨知道吗?中华文明众多第一来自河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7 17:21:0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最早的可吹奏乐器、最早的计时器、最早的诗歌总集……你知道它们都出自哪里吗?

翻开时间的卷轴,跟随中原文化创新地图,探寻源自河南的众多“第一”!

思想篇

在河南,伏羲首创的易文化成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元典。战国时期,河南是百家争鸣的主阵地。汉唐以降,儒道互补,再加上佛学的调适,在宋代创新形成了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

文艺篇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河南是文学的原乡。中原文学字里行间,处处彰显着中原文化的创新精神。

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十五国风’,而在豫者居半”,还有《崧高》《商颂》等众多篇章“皆不出豫土”;汉魏时期也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诗圣杜甫、倡导新乐府运动的元稹和白居易……中原文学极具开拓创新的精神,擅长开启一时风气。

豫剧从河南讴、河南梆子成长为我国最大的地方剧种,创新一直是其主旋律。豫剧大师常香玉创立了豫剧的一支主要流派“常派”;“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等对豫剧进行改革,奠定了豫剧的文化品格;河南越调由民间小戏发展为河南主要剧种之一……创新创造一直伴随河南曲剧改革发展历程。

史前文明篇

舞阳贾湖是个很“神奇”的遗址,乐器、农业、食品加工……已揭示出多个世界之最。

除此之外,巩义双槐树遗址、偃师二里头遗址、渑池仰韶遗址……也都发现了多个世界之最。

人类最原始的创新一定首先来自生产手段的创新,从而带动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及分配手段的创新。

发明创造篇

你知道吗?“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中约有三分之一与河南有关!

最早的计时器、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中国古代方剂学、造纸术、地动仪……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河南是众多新发明、新技术的重要策源地。

从二里头遗址出发,中国的青铜铸造迅猛发展,创造了青铜文明的辉煌。殷墟后母戊鼎,新郑莲鹤方壶,都反映出古代中原精湛的冶金铸造技术;淅川楚墓云纹铜禁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失蜡法铸件;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墓的玉柄铁剑,是目前已知并经科学检测认定的我国人工冶铁的最早实例。

中国还是瓷器的国度。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原始瓷;河南制瓷业在北宋时期达到高峰,“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中,汝、钧和北宋官窑均在今河南境内。

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品格。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策划:河南日报社文旅新闻部 大河网

执行:王怡潇 申华

编辑:王晓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8 00: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魅力汉语 “豫”你同行①丨马达加斯加刘黄河:唱响豫剧就是读懂河南
编者按:2024年6月1日,河南省首届“魅力汉语,‘豫’你同行”来华留学生汉语演讲比赛决赛在郑州西亚斯学院隆重举行,比赛旨在推动在豫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与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学生对河南
2024-06-03 12:23:00
“外眼”视角讲河南故事《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多语种系列丛书发布
...越来越多的人乐于挖掘中国城市的可能性。12月24日,在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中国关键词:出彩河南篇”多语种系列丛书新闻发布会上,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李冰冰
2024-12-24 11:26:00
东西文化大联欢!《梨园春》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
...回荡,一场跨越时空与地域的文化盛宴——“梨园飞歌”河南卫视《梨园春》走进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特别节目,为中欧文化交流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中国电视戏曲节目的璀璨明珠,《梨
2025-01-10 07:37:00
用河南故事激扬文化力量!200万河南师生同上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
...先拼搏的历史,这里有先辈奋斗的足迹,这是我们的实干河南。”2024年河南省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现场,河南师范大学思政课教师杨柳青娓娓道来,不时赢来台下阵阵掌声。2024年河南省
2024-03-11 11:06:00
郑州大学学子与戏曲相遇
...里的展品,而是流动的黄河水。当我们翻开《中国戏曲志·河南卷》,一组数据令人心惊:近十年间,河南民间豫剧戏班消失率达63%,30岁以下观众占比不足5%。为寻找破局之道,团队成员
2025-02-25 13:14:00
开演提醒:梨园名家名段演唱会5月25日经典开唱
豫剧,起源于河南,流行于中原大地,是我国戏曲艺术的瑰宝之一。它以优美的唱腔、生动的故事、丰富的表现手法,吸引了无数观众。豫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
2024-04-18 11:18:00
电影《满江红》破圈,为啥要到河南来探源?
...记者 张晶晶 文 受访者供图电影《满江红》的上映,火了河南的一个小县城。人们发现,在河南东北处太行山脚下的小县汤阴,还出生过一位影响后世千年的英雄元帅岳飞,并化作了民族精神符
2023-02-01 08:26:00
河南省档案馆开放个人预约 三大主题展等你来打卡
...者 王怡潇)档案存史鉴今,资政育人。5月21日,记者从河南省档案馆了解到,在第17个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河南省档案馆围绕今年国际档案日的宣传活动主题“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
2024-05-22 11:39:00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兴盛”,要求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6-17 20: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