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刘伶离开建威城,应该是在正始八年(247年)。这一年,刘伶得了一场大病。因为病情不断反复,也最终不得不离开建威城,回到了他的淮北老家。
这一年,刘伶26岁。
那么,26岁的刘伶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又该是怎样的一副容貌呢?有一份史料是这样描述他的:
“刘伶身长六尽,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
当然,这份文字记述是否准确,我们暂且不论。反正是,历史中的刘伶绝对不是一位伟岸英俊的美男子,但也绝对是一位洒脱和才华横溢思想高远的好青年。
这时候,在首都洛阳,刘伶的文章也早与他的名字一起,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和熟悉。那么,话说到此,问题也来了。即然刘伶如此有名,为何在建威四年就一直没能得到朝廷的重用呢?
关于这一点,从大量的史料看,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解释:
首先,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了,曹魏时期选拔人才已基本实行九品中正制度。而其中的关键岗位——中正一职,又往往由地方大族名士来担任。所以,在这一时期,九品中正制度其实早已逐步改造成了由世族控制的选举工具。即由一开始较重视才能,转而重视门弟出身。
一句话,所谓选拔人才又主要从儒学世族中铨选。一时间,请托与“修饰”之风也全面兴起。我们说,刘伶出身并非大族,而从性格上看,刘伶又绝不会请托和“修饰”自己,所以,刘伶一直未得提拔重用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刘伶在建威四年,也正是曹爽辅政和进行改革的几年。这一时期,曹爽集团也曾一度全面排挤以司马懿为代表的世族势力,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其核心便是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即史称“大将军曹爽辅政,高选贤明以为官属”。
但从可考的曹爽僚佐看,此期间的主要执行者何晏所选拔的所谓人才,又主要是一些“才俊之士”,此时的刘伶虽是名满洛阳的大才,但刘伶的容貌怕是很难入何晏的选才标准。
当然了,这一时期的刘伶是否愿意加入曹爽集团,怕还要画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或者说,就连曾任尚书郎的好友阮籍都“因以疾辞,屏于田里”,性格秉直的刘伶又会如何做呢?
再次,刘伶在建威任参军四年,当时边界已处于相对和平期,正所谓乱世才出英雄,刘伶没得到及时升迁,自然与当地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和战乱有关。
总之,在正始八年(247年)的时候,才华横溢和思想高远的刘伶,终因积劳成疾回到了他的淮北老家,也从此快步走入了“竹林七贤”的行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4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