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5 16:23:00 来源:戏说三国

有这样一个人,在清朝统治者的头上纵横百余年,如同幽灵一般,只要听到他的大名,清廷就必须组织人手调查清楚,可谓是鸡犬不宁,此人屡屡造反失败,却又屡屡支起“反清复明”的大旗。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此人正是“朱三太子”,一个将清朝统治者“玩弄于股掌”的神秘人,想要了解他的故事,就必须先了解当时的背景。

明末的朝廷早就因东林党和宦官在权力交替中日渐腐烂,崇祯虽有心想要中兴,但他确实没有一个中兴帝王所具备的个人能力,再加上那一时期正好赶上“小冰河”,气候寒冷,收成日益减少,从而导致流民四起。

天灾有了,人祸就出现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席卷全国,明朝内忧外困,最终奠定了自己的败局。

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崇祯发疯似的让妻妾自裁,甚至还对亲生女儿下了毒手,最后在煤山的歪脖树上自缢殉国。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后世给明朝帝王的评价是“不割地、不称臣、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然,这种评价或多或少都充斥着一些后人的情感寄托,既雄壮悲凉,又令人血泪翻涌。

不少影视剧都着重描写了崇祯一家子人视死如归,或是许多有骨气的朱家儿郎不愿做亡国奴以身殉国,而实际上,崇祯并没有对自己的皇子下毒手,而是让皇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焕偷偷溜出皇城。

毕竟三位皇子没走多远就被李自成的手下抓获,如果真的全家殉国,李自成也不可能“绑着”皇子去山海关与吴三桂决战,从而导致最后三位皇子不知所踪。

这一战下来清军入关,三位皇子也不知是死是活,但只要找不到尸体,对于明朝百姓来说,这就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大一统王朝,明朝重新恢复了汉人的民族自豪感,也将华夏文明重新推上了世界舞台。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而且改朝换代一直都有历史的必然性,老百姓本身并不会存在多少反感,只是清政府着实有些过分,要求汉人必须削发易服。

要知道,就算是上一个由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元朝,都没有对百姓实施文化传统方面的压制,顶多是增加了很多税收。

这样一来,老百姓就完全接受不了了,故而只要朱家皇子没有确定殉国,老百姓心中就有信仰,就无时无刻不想着“反清复明”,于是“朱三太子”的传说正式展开,成为横在清代帝王心中的一根尖刺。

自第一位入关的顺治帝开始,想要杜绝汉人根基的清统治者就开始面对朱家子嗣造成的心理压力,到了康熙登基,有61年“皇龄”的他,面对“朱三太子”的造反就高达70次,次次让他焦头烂额。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这个名字就像一个梦魇,无时无刻不徘徊在康熙的脑海里,如果这是一个真正的对手,就像鳌拜、吴三桂、噶尔丹等,能力卓绝的康熙根本不会放在眼里,怕就怕这个对手看不见也摸不着,而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神经衰弱的呢?我们不妨看看“朱三太子”的历史“战绩”。

在崇祯安排出逃的三位皇子中,毫无疑问最具分量的就是皇太子朱慈烺。

根据《甲申朝事小纪》记载,朱慈烺最后投奔了自己的外公周奎,周奎怕担责任,就将朱慈烺赶了出去,结果朱慈烺因“犯夜罪”被捕,辗转传到了多尔衮的耳中。

众所周知,当时清兵入关打的旗号就是为崇祯帝报仇,所以面对这个突然出现的皇太子,他们也觉得很棘手,天下已经握在手中,总不能拱手让出去,不让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朱家留后,可总不能当着全天下的面把前朝太子杀了吧?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于是多尔衮心生一计,让前朝官员和太监排队认太子,扬言只要这个是真太子,大清一定会好好善待,但其实懂的人都懂,这是一个指鹿为马的把戏,只要说这是真太子的人无疑不被处死。

这样一来,就算朱慈烺的身份真实,也没有人敢认,就这样,清廷公开宣布前明太子身份作假,不久朱慈烺就被处死,此事告一段落,可清廷却忽略了太子的分量,山东东阿县百姓起义,高呼让清廷归还太子。

就在“北太子”的事情还没过去多久,南边又跑出来一个“南太子”。

此时南方属于弘光政权,弘光朝廷和多尔衮的想法一样,一旦这个太子的身份坐实,自己也就毫无正统可言,于是在清军南下后,“南太子”也被处决,自此“南北太子案”正式结束。

所以,太子这张底牌显然已经没法使用了,可跟太子一样下落不明的还有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焕。这样一来,反清复明就又有了名号可言,于是“朱三太子”的称号横空出世,成为不少汉人心中的信仰。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顺治十二年,苏北百姓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帜爆发起义,这是“朱三太子”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当清兵剿灭反叛势力后,发现所谓的“朱三太子”只是一个名叫朱周祺的书生,跟前朝皇室八竿子打不着。

康熙十二年,因为康熙想要削藩触犯了吴三桂的利益,吴三桂便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在云南聚众起义,一时间许许多多老百姓响应,就连北京城里都有不少人约定起事。

康熙十六年,永春县冒出一伙“白头贼”,也自称“朱三太子”,组织起数万人“反清复明”,并联系上了台湾的郑经(郑成功的长子,台湾明郑时期的统治者),想要攻打潭州,要知道清廷虽然坐拥大好河山,可台湾依旧不在掌控之中。

台湾的将士们仍然奉大明为正统,谁也不敢保证郑家会不会和那些“朱三太子”里应外合,在清廷的南方重新成立一个政权来分庭抗礼。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害怕夜长梦多的康熙立即派兵歼灭了“白头贼”,并计划着何时攻下台湾,可这边刚完事,同年河南也爆发了“朱三太子”起事,即刻被镇压。

好不容易平平淡淡过了两年,康熙十八年陕西汉中、兴安又有人以“朱三太子”的名义组织“反清复明”,还好在事情没有闹大之前,就被抚远大将军图海逮捕。

到了康熙二十八年,江苏太仓与浙江四明山同时暴动,有趣的是,揭竿而起的组织着都自称“朱三太子”。

每次“朱三太子”的出现,都会让清廷以最快的速度发兵镇压,然而捉来的组织者没有一个和前明老朱家有多少联系,这种高频率、同名号的造反,让康熙整个人都神经衰弱,甚至派出官员彻查老朱家的后人,到底还有没有嫡系皇子存在于世。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只要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朱三太子”就永远梗在心头,其实就连康熙也知道,“朱三太子”与其说是一个人,倒不如说是一种老百姓对于前朝的思念以及信仰。

这个人明明不存在,可就没办法真的把他当作不存在,只要还有人能搬出“朱三太子”的旗号,他们大清就名不正言不顺,就没办法坐得安稳。

一直到了1708年,几经寻找的“特派员”终于找到了一位可疑的“王老先生”。

王老先生王士元是在浙东地区张念一打着“朱三太子”旗号造反时被发现的,根据相关记载,这位王老先生极有可能是永王朱慈焕,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朱三太子”。

当时张念一听闻王士元的身世,想要请老先生出山主持大局,却被老先生拒绝了,等到张念一起义失败,就在供词里将此事也讲了出来,如果王老先生知道张念一会把自己供出来,还不如当时就跟他一起起事。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供词上说王士元在聊天中表明自己正是前明皇室后裔朱慈焕,在李自成进京后和兄弟们走散,流落到了老家安徽凤阳,之后碰到了朝廷一个王姓给事中,告知自己身份后,被给事中收养并改姓了王。

在后来给事中去世,王士元辗转到了江浙,娶妻生子定居了下来,之后一直在当地私塾教书。

根据这份供词,清廷官员又急又喜,急忙找来大量资料,发现这个老头的年龄、流浪路线等和当年的朱慈焕极为符合,当即把资料和线索整理出来并上报给康熙,然后派人将王士元一家抓住进行审问。

康熙也极为重视,立即下令发动了最高级别的九卿会审,一定要搞清楚这个老人到底是不是当年的朱慈焕,康熙是激动的,他终于能够终结这个让他痛苦了一生的老对手。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可经过多次审讯,谁也没办法证实这位老先生的真正身份,王老先生也很直接,他告诉大清的官员,自己已经75岁了,在三藩之乱的时候没有造反,偏偏在这个时候选择造反?而且自己没钱没地没武器,凭什么造反?

康熙自然知道这些,但凭着“宁杀错不放过”的帝王之术,还是将老人和他的儿子们判处死刑,就像康熙说的那样,没有造反的迹象,并不能代表没有造反之心。

虽然后世学者都认为这个“王老先生”极有可能就是朱慈焕,甚至很有可能康熙也知道他杀的没错,但“朱三太子”产生的效应并没有因此衰弱,反而愈演愈烈。

到了1721年,也就是康熙六十年(康熙驾崩的前一年),台湾朱一贵起义时,仍然借着“朱三太子”的名号,可怜清圣祖康熙打了一辈子硬仗,偏偏碰上了这么一个砸不烂、碾不碎的对手。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等到康熙驾崩雍正即位,“朱三太子”的名号依然在反清起义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个名号一直持续到乾隆年间,才慢慢淡出大家的视野。

从康熙到乾隆祖孙三代,总共100余年,“朱三太子”犹如一棵常青树,熬死了大清三位帝王。

是个人都知道,这个“朱三太子”又不是“龙王三太子”或是“哪吒三太子”,怎么可能活这么久?但作为一种“反清复明”的象征,这个名号一直都是反清义士心中的信仰,所以“朱三太子”的名号淡了下去后,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其他各种各样的名号。

可以说,自大清朝建立开始,“反清复明”的口号就没停过,熟悉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古代打仗、起义都需要一个能够说得过去的理由,从陈胜吴广再到清军入关,他们都找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理由。

康熙是如何被搞得“朱三太子”衰弱的?

“朱三太子”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代表着汉人一种不屈服的精神,但也不能避免的成为争权夺利者的一种手段,当然,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明朝遗留下来的精神贯穿了整个清朝,在老百姓心中有着广泛的认同的基础。

所以等到清朝覆灭后,由于其政治文化上一直警惕着汉人,使得汉人根本没有什么归属感,也造成了想要复辟清廷的百姓远远比不上前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5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吴三桂打着朱三太子旗号反清复明,他和朱三太子是什么关系?
...己,吴三桂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等到他打着朱三太子的名义起兵时,已经没什么人愿意响应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任何人起兵反清复明,都值得托付。唯独吴三桂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不
2023-04-22 17:35:00
崇祯的儿女们竟然无一善终是为何?
...晚上,崇祯把三个儿子叫到了面前。“记住,你们今天是太子、皇子,明天就是普通百姓了,外面兵荒马乱,千万要低调低调再低调,名字也不要再用了,看见老人家要叫爷爷,看见年纪轻一点的则
2023-02-21 20:43:00
朱三太子:清朝80年未解之谜,一位皇族引发的历史风波
前言朱三太子,一个名字听起来似乎平凡,但却是一个让大清朝困扰了整整80年的谜团。他的身份、地位以及所引发的一系列事件,都成为了清朝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存在。这位太子的身份并非寻常
2024-04-06 03:14:00
她是明朝最后一位公主,一直被清朝所利用
...禁城之前,提前杀了自己的妻妾,以免受到贼人的侮辱。太子以及几个皇子都被悄悄的送出了紫禁城,只有六岁的小女儿也是被亲手杀掉,崇祯看着他最宠爱的长平公主,无奈的说到“你为何偏偏要
2023-07-13 13:28:00
刘宋王朝:兄弟相残与皇位争夺
...王和悼良王。长子朱慈烺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立为皇太子,第三子朱慈炯封定王,第四子朱慈炤封永王。对于这三位皇子,“我大清”修纂的《明史》对其给出的结论都是“不知所终”。目
2023-11-19 08:44:00
吴三桂起兵反清的口号是什么
...檄文中虚构了“适值周、田二皇亲密会太监王奉抱先皇三太子,年甫三岁,刺股为记,寄命托孤,宗社是赖”的故事,并声明自己投清是忍辱负重“姑饮泣隐忍,未敢轻举,以故迎居穷壤,养晦待时
2023-05-28 21:45:00
崇祯帝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永王与定王,他们的结局如何?
...,他的三个儿子结局如何呢?崇祯帝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永王与定王。 太子朱慈烺在兵荒马乱中活了下来,此时的朱慈烺想要投靠到外祖父周奎那里。由于太子生养在深宫中,因此朱慈烺
2023-02-22 20:31:00
康熙年间的朱三太子案到底是怎么回事?
...利用各种方式掀起同异族的斗争,清初不断发生的“朱三太子案”正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个曲折的反映。崇祯皇帝有七子,明末时,崇祯皇帝尚有三子,即太子朱慈烺和皇子定王、永王、朱由检吊死
2022-12-25 16:24:00
崇祯皇帝自杀后,太子落到了多尔衮手中后下场如何
...亡。在他自尽前,曾密令太监速速将皇子们送走,尤其是太子朱慈烺。朱慈烺然而,一切为时已晚,太子朱慈烺不幸落到了李自成的手中。好在没多久后,李自成与清军决战败北,朱慈烺趁乱溜了。
2023-06-27 11: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