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川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张立峰
近日,吉林市拟组建“锅包肉办公室”的话题引发热议。为锅包肉专门设立一个机构有没有必要?有的网友支持,认为这样有利于打造地标性美食,带火吉林;有的则认为没有必要,设立了只会给地方财政增添负担。
群众的质疑合乎情理。过去的馒头办、西瓜办、禁止午间饮酒办公室,甚至还成立过推广足疗保健工作领导小组,这些机构最终都因职责不清、徒有虚名、事倍功半而销声匿迹。这一次有人甚至调侃,给锅包肉配办公室了,那么天津也该有个狗不理办公室,柳州更应该有个螺蛳粉办公室。
面对质疑,有关方面仅回应“安排吉林市商务局内业务相近科室承担、不增加任何额外编制”还不够,不妨把商讨中的办公室工作内容、人员考核机制、短期发展目标理清楚、晒出来,以此更好地回应公众关切。这两年,以美食出圈的城市不少,如烧烤带火了淄博,麻辣烫带火了天水。锅包肉作为一道知名的东北菜,其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不乏锅包肉起源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吉林市富春园饭庄创店招牌菜“辣瓦肉香”的观点。在文旅经济热浪席卷之下,吉林市以地方美食为突破口,举办世界锅包肉大赛,成功登顶抖音、小红书热榜第1名,省外到达吉林市人数同比增长25.37%,吉林33家A级景区旅游收入同比增长更是达到38.27%。显然,种种举措颇有成效,吉林市和吉林锅包肉已成功火出圈。
“出圈”是目的,但远不是终点。想要接住这泼天的流量,组建一个锅包肉办公室的想法值得肯定,但还需要牢记“专注于锅包肉的推广与传播”这一初心,谨防机构昙花一现。倘若日后机构真成立起来,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积极采纳多方意见、倾听各方声音,时刻以“吉林锅包肉”的招牌响不响、口碑好不好、传播度有多广为检测依据,以锅包肉累计销量、产业产值、景区收入、食宿收入、带货收入等为考核依据,把质疑当成一种鞭策,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压实责任,落到实处,用实际成绩说话,才能打破质疑,让吉林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锅包肉之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1 08: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